煤层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95358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层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层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层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层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层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层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层气行业发展基本情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A- -Hb第一节煤层气行业发展煤层气作为一种独立的新能源在我国进行勘探与开发始于上世纪80 年代中 期,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由于美国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 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煤层气勘探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煤层气的勘查开采技 术、设备和认识水平存在问题,同时煤层气勘查开发处于无序和各自为政的局面, 煤层气勘探开发基本没取得什么成果。1 我国煤层气产业的现状1. 1 有利条件(1) 资源丰富。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煤层厚,含气量高,煤层气 相对富集,勘探开发条件比较有利。(2) 完成了煤层气资源评价,基本搞清了煤层气资源分布和潜力。(3) 初步具有煤层气规模

2、化勘探开发必要的技术储备。我国已形成煤层气资 源综合评价技术,建立煤层气勘探目标区优选方法体系,提出并实践煤层气开发配 套技术,并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4) 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下发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 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了鼓励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优惠政1. 2 不利条件(1) 我国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滞后。我国主要煤层气富集区,煤阶 偏高,渗透率很低,构造条件复杂,煤层气成藏保存条件较差。缺乏适合我国地质条 件的成熟的煤层气地质理论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层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2) 煤层气开采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我国煤层气开发投资较大,输送费用

3、 高。价格偏低,使得煤层气开发投资回收期较长。加之起步阶段又缺乏国家政策 的有力支持,经营风险较大,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3) 煤炭生产与煤层气开采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且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在煤炭和煤层气矿权分别由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管理的情况下,经常出现煤炭 优先、“以煤压气”或排斥和侵犯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问题。煤炭生产 与煤层气开采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也将直接影响我国发展煤层气产业 的进程。*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最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埋深 2000m 以浅煤气地质资 源量3618万亿m3,1500m以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1019万亿m3。评

4、价结果显示,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 西部以及南方4个大区,东部区地质资源量11132万亿m3、可采资源量4132万亿m3,分别占全国的3018%和3917%,是我国煤层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区。中部区煤层气地质资源量10147万亿m3、可采资源量2万亿m3,分别占全国的2814%和1814%。西部区煤层气地 质资源量 10136 万亿 m3、可采资源量2186万亿m3,分别占全国的2811%和2613%。南方区煤层 气地质资源量 4166 万亿 m3、可采资源量117万亿m3,分别占全国的1213%和1516%。本刊通讯员三国内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我国煤层气勘

5、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截止 2004年底我国煤层气可采储量 470亿立方米,全国已正式登记煤层气区块56个,面积 6 577万平方公里,共施工地 面煤层气井 287 口,试验井组 6个;全国共有 133个矿井采用井下抽放技术抽取煤层气,年抽放量达15 亿立方米,已 建成瓦斯利用工程 60多个。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山西、辽宁、内蒙 古、安徽、云南、河南和贵州等省(区)。在地面钻井回收煤层气方面,我国自 20 世纪 70年代开始在抚顺和焦作等矿区进行地面煤层气预抽试验,并从 90 年代初 开始引进国外煤层气开发技术,目前已进入全面勘探开发阶段,煤层气的井下抽放 始于 50年代,目前山西阳泉

6、、安徽淮南、辽宁抚顺等高瓦斯矿区抽放瓦斯量均超 过 1亿立方米/年。我国煤层气利用始于20 世纪 70年代末。1982年,国家将矿 井瓦斯利用工程正式纳入国家节能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到目前为止,已建成瓦斯 利用工程 60 多个。2000 年,煤层气利用量 5 亿立方米左右。晋城无烟煤集团公 司是最早利用煤层气发电的企业之一,其投入运营的煤层气电站总装机容量已达 5 840kW,目前该公司正计划建一座120MW的煤层气电厂。山西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已经启动,该项 目 2008 年建成后,将向大约 9 万个家庭和工业及商业用户提供煤层气至少117亿 立方米/年,并为正建设的 12 万千瓦的煤层气发

7、电厂提供燃料,仅晋城地区就将有 41 万人直接受益。目前,我国煤层气产量主要来自井下抽放系统,地面井回收的煤 层气尚未形成规模。井下抽放系统回收的煤层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和工业锅炉 燃料,少量用于发电和生产化工产品。我国有3个矿区已建立了煤层气发电项目, 另有 3 个矿区用煤层气生产炭黑产品,而用煤层气作民用燃料的矿区已超过20 个。(一)我国实现煤层气地面钻井商业开发阜新矿区煤层气资源储量为52亿立 方米。阜新刘家煤层气一期工程竣工,煤气厂实现煤层气与煤制气的气源转换,新建 刘家煤层气输配系统,向煤气厂提供煤层气 116 万立方米/天,这标志着我国煤层 气地面钻井商业开发实现了零的突破。(二)

8、我国打成第一口多分支煤层气水平井中原油田钻井公司在山西成功完成了国内第一口多分支煤层气水平井DNP02 井的施工。该井有1 个主井眼, 12 个分支井眼。该井的施工是将水平钻井 技术用于煤层气开发,为解决煤层抽放瓦斯的技术难题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三)云南煤层气实验井日产气 2 000 m3 云南省的煤层气主要富存于滇东恩洪及老厂矿区,其煤层气资源达 870 亿立 方米。2005年 2 月 20日,位于云南省富源县竹园镇境内的一口煤层气生产实验井,经压裂改造后,初步进行排采实验,日产煤层气 2 000 m3。(四)XX利用混合瓦斯的模式阳泉矿20 世纪 80年代初就着手开发利用井下混合瓦斯。

9、1984 年开工建 设,1985年开始陆续送气。设计能力为日供混合瓦斯46万立方米,用户315万户, 总投资 3133万元。阳泉矿务局对矿井建立了瓦斯抽放系统,总装机容量3 227KW_四我国在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活动中,主要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有: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 记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简称三个办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煤炭法第二节 2008-2009 年我国煤层气行业发展分析受政策支持,我国煤层气产 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近两年我国下瓦斯抽采量、地面煤层气产能成倍增长。 2007 年全国瓦斯抽采47.35 亿立方米,利

10、用 14.46 亿立方米。其中井下煤矿瓦斯抽采量44 亿立 方米,完成规划目标的 127%。形成地面煤层气产能10亿立方米,是 2006年的 2 倍。地面煤层气产量 3.3 亿立方米,比 2006 年增加 1 倍多。煤层气产业快速 发展得益于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的正确引导。根据规划提出的主 要目标任务和战略布局,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 个煤层气田开发利用规划,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建设步伐。2008 年原油 价格的高位运行和我国多煤少油的能源结构使未来的投资热点转向了与煤炭相 关的替代能源领域。其中,在煤炭开采中排出的大量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能 源,因其具有独特

11、的优势,是优质的能源和基础化工原料而备受青睐。中国煤 层气产业经过了 20年经验、技术积累,特别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2008 年进入了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煤层气开发热遍全 国,除山西等产煤大省外,四川、山东、内蒙古等省也在积极进行煤层气招 商,我国煤层气产业大规模商业化发展将加速实现。2008 年全国将新增煤层气 生产井超过 1000口,煤层气年产能将超过5亿立方米。从国家的规划看,2010 年国家计划把地面煤层气产能提升至50 亿立方米;到 2015年年产能力突破 100 亿立方米;到 20 年计划达到 500 亿立方米,速度可谓迅猛。2008年 7 月份,中石油

12、转让所拥有的中联煤层气公司50%股权,退出中联 煤层气公司,独立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业务,从而使合作了12 载的两家中央企 业中石油与中煤集团由昔日的合作伙伴变为竞争对手。为了获得更多煤层 气区块和煤炭资源,必然会加大对煤层气开发业务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继而推 动全国煤层气产业化进程。无论是中石油的撤资还是外国公司的参与,抑或是 国内大型煤炭企业跨省区开发煤层气,对国内煤层气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件好 事,有助于企业间的竞争和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吸引更多 资金、更多优势企业和优秀人才加盟,将加快我国煤层气产业化进程。我国煤层气产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同发达国 家相比

13、,我国煤层气产业起步晚、起点低、难度大,前景不容乐观。2008 年国 企、民企、外资“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将竞争与活力引入煤层气产业,有利 于加快煤层气的产业化进程,必会带来煤层气开发的新气象。但外界对煤层气 的前景过于乐观,出现虚假繁荣景象,虽然该行业刚刚起步,但已经存在泡 沫,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正充斥其中。许多企业进入煤层气领域的目的不纯, 看重通过开发煤层气可能获得煤炭开采权这一潜在商机,加上环保意识和资 金、技术方面的缺乏,煤层气开发并不一定会顺风顺水。第三节我国煤层气行 业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一在勘探开发商的现状及问题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几年来的勘探,我

14、国 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1)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有待深化和加强;(2) 由于我国煤层气储层具有自身特点,且勘探程度低,寻找煤层气高渗富集区 的难度较大;(3) 煤层气勘探、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4) 煤层气在赋存规律、储层特征方面与石油天然气有很大差别,在煤层气钻 井、完井、试井、压裂、排采等工艺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5) 有关煤层气勘查、开发法律规定大多散见于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当中,缺少 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二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的煤层气生产和利用规模已经达到一定数量,但和美国、加拿 大等国家相比,规

15、模仍然很小,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历程仍然漫长,以下几方面 是我国煤层气产业化需要面临的具体问题:1.施工设备问题目前我国煤层气开发几个关键工序所用施工设备供应不够充足,设备紧缺,施 工价格偏高。在目前煤层气垂直井钻井施工中,我国普遍采用煤田地质勘探钻机和泥浆钻进,而对煤层气开发有利的空气钻进设备, 目前国内仅有有限的几台套,而且是最近几年才装备,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煤 层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煤层气增产所需要的压裂施工设备,目前国内除满足石 油天然气行业施工以外,可供煤层气开发使用的压裂设备极其有限,而且多为老旧 设备,性能较差,液氮压裂泵车更是稀缺,很难组织规模化的施工。煤层气多分支水 平

16、井施工所需要的随钻定向设备目前仍依赖于国外。旨在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的连续油管设备,在我国油气开发中很难达到利用。这些技术设备的短缺,不仅使 煤层气井规模发展的速度受到限制,而且物以稀为贵,施工价格较高,增加了煤层气 开发的成本,使本身经济可行性就差的煤层气开发雪上加霜,难以靠自身的赢利滚 动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制约了煤层气开发的产业化。相比国内而言,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设备制造力量雄厚,可供选择的施工 设备充足。全球著名的压裂设备制造厂家哈理伯顿公司和双 S 公司都在美国,双 S 公司还在加拿大设有子公司。这些公司每年生产的数百台压裂设备, 首先满足 了本国的需要,而且这些设备不存在远程运输费用和进口环节费用,相对折旧低,施 工成本也低,同时这些设备的维护也便捷、及时,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