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9516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土局卫生半年工作总结 *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严格监督下,县卫生局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目标考核任务和年初工作安排,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为主线,全面提升了卫生工作效能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力促进了全县各项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卫生为民服务效能 在全县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中,县卫生局紧紧抓住当前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重视卫生事业发展这一有利契机,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认真解决三大问题,逐项落实五个务必,切实加强机关效

2、能建设,优化卫生事业发展环境,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明显好转,全面提升了卫生为民服务效能。一是找准差距,强力解决效能建设突出问题。通过主动自查、聘请1名效能建设监督员面对面提意见和征求社会各方面及群众意见,广泛查找问题,找准了差距,着重解决个别管理干部和医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作风纪律不正、服务质量不高三大问题。二是落实措施,不断优化卫生发展环境。针对存在的问题,逐项落实五个务必,即务必令行禁止、务必纪律严明、务必求真务实、务必权责明确、务必团结共事,全面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和谐发展。三是建章立制,狠抓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为确保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取得实效,县

3、卫生局建立完善了局领导值班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考评制、政务公开制、政务导办服务制、挂牌销号制等十项保障制度建设。 二、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新农合惠民工程扎实稳步推进 我县新农合工作始终坚持“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工作原则,取得了农民参合率高、补偿比例高、信息平台建设快、群众满意率高的可喜成绩。一是广泛发动,参合率高。截止月底,全县参合农民589人,参合农户为1324户,参合率达9.8%,在全市名列前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覆盖率达10%,乡镇、村、社覆盖面达10%。二是优化方案,扩大参合农民受

4、益面。逐步完善大病、小病、无病均能受益的补偿模式,扩大了参合农民受益面。为全县2902名参合农民免费进行了健康体检;今年2月建立了全县新农合信息平台,1至月,全县累计补偿636人次,补偿总额74.万元。其中:门诊补助51人次,补偿金额107万元;20*年度狂犬疫苗定额补助317人,补偿63万元;住院补助340人次,补偿金额71万元,次均住院补偿额7元,平均补偿比例162%。县外医院住院获得补偿5人次,实际补偿127.90万元,次均补偿额18元,实际补偿比例17.26%;县级医院住院获得补偿1778人次,实际补偿165.4万元,次均补偿额0元,实际补偿比3.7%;中心卫生院住院获得补偿2261人

5、次,实际补偿1224万元,次均补偿额43元,实际补偿比46.0%;乡镇卫生院住院获得补偿42人次,实际补偿15.48万元,次均补偿额352元,实际补偿比47.95%。三是强化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制定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组织6名乡镇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了新农合相关政策、管理规定、规章制度、计算机软件操作、数据统计分析及新农合信息网络等专题培训期,提高了新农合经办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监督,确保基金安全。为严格财务管理,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坚持收支分离、管用分开、阳光操作、专

6、款专用、专户储存的原则;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建立参合人员住院医疗费用补偿公示制度和独具特色的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新农合督查监管体系,经常深入新农合补偿对象家中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和核实补偿资金兑付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并全部“用之于民”。 三、狠抓重点疾病防治,进一步夯实疾病预防控制基础 为加强地震灾后、夏秋季和汛期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按照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诤和副县长刘菁的重要讲话,狠抓工作落实。一是细化措施,切断传播源,扎实做好了震灾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科学救治灾区伤病员,密切关注

7、来自灾区的学生,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消毒杀虫工作,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健康教育、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二是切实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切实加强了以霍乱、痢疾、甲肝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为主的夏秋季传染病防制,切实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乙脑等重点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1-月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生乙、丙类传染病76例,报告发病率1348/10万,比20*年同期下降1843。三是狂犬病防制工作取得实效。经市、县政府督查室督查,我县狂犬病防制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到目前为目,报告仅发生了例狂犬病例,比去年同期降低%。四是全力实施国家

8、免疫规划。完成第一类疫苗的9195人次的常规免疫接种,其中卡介苗接种3人次,脊灰疫苗接种2620人次,百白破三联接种2615人次,麻疹疫苗接种3*人次,乙肝疫苗接种90人次;完成二类疫苗2932人份的接种工作,其中,甲肝疫苗0180人份、乙脑疫苗200人份、流脑疫苗90人份、人用狂犬疫苗1人份。 四、以妇幼保健年活动为契机,突击重点妇幼卫生工作 20*年是“妇幼保健年”,我县妇幼工作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一是抓好了孕产期保健。全县产妇30人,孕产妇建卡1776张,建卡率77.22%;

9、产前检查7人,检查率77.22%,系统管理1人;系统管理率71.;住院分娩159人,住院分娩率67.5%。二是加强了儿童保健工作。全县三岁以下儿童14937人,系统管理571人,系统管理率38.2%;全县五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12%,婴儿死亡1人,婴儿死亡率0.57;五岁以下儿童死亡0人,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7;对辖区5所公立和9所私立幼儿园、学前班213名儿童开展了健康体检工作。应检儿童数2378人,实检数138人,体检率89.9%,疾病检出率17.36。三是做好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1-5月,新生儿疾病筛查5人,筛查率为6.30%,无一例阳性。四是继续做好了“降消”项目和“

10、三网”监测工作。我县共救助469人,发放救助金11.91万元。4月,对2例孕产妇死亡案例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审,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五、突重点,抢关键,严监督,努力开创卫生监督执法新局面 一是强化了食品卫生监督。全县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认真开展了元旦、春节和夏季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2起,责令7家限期整改,收缴不符合卫生要求食品230余公斤;出动卫生监督员9人次,车辆2台次,完成全县重大活动食品、餐饮卫生保障工作。二是强化了医疗行业监督。对各医疗机构和单采血浆站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加大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力度,依法取缔无证行医5起。三是强化了

11、学校卫生监督。对全县52所中、小学校、123所托幼机构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限期整改43所学校,行政处罚2所学校。四是强化了生活饮用水监督。对全县19家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了突击监督检查,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五是强化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对全县11个化妆品专卖店、个美容院(店)、7个美发店、5个足浴店和60个超市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收缴不合格化妆品种20盒(瓶)。 六、科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力以赴投入“52”特大地震抗震救灾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县卫生局科学指挥,紧急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精心组织、快速反应,迅急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一是临危不乱,科学指挥。地震发生时,办公楼强烈震荡

12、,局领导班子成员立即疏散单位职工,并及时将职工住宅楼的职工家属迅速撤离到大街空旷处;地震平息后,立即询问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各乡镇卫生院是否发生灾情,及时做好了防震避灾工作部署。二是积极抢险,收治伤员。在震后第一时间,就近派出县第二人民医院台救护车,12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护队,火速赶赴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进行了6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县医院和中医院积极接收3名来自重灾区什邡市和都江堰市的重伤员,并全部免费进行救治。三是防止余震,转移病员。为防止强余震对病员造成伤害,县委书记杨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郑建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诤等县委、县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看望住院病员

13、。按照杨娟书记指示,县卫生局将全县所有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病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治疗。县人民医院因病员较多,搭建了临时帐篷15个,全县共转移伤、病员120余人。四是统一调度,奔赴重灾区。于日清晨7点30分派出了第一批医疗救援队。截止到6月13日,全县卫生系统共派出8批次6人到重灾区支灾,其中,医疗救援队已派出四批27人,累计出动救护车70余次,医护人员220余人次,行程3000多公里。先后深入青川县乔庄镇、木鱼镇、关庄镇、凉水乡、洛安乡和前进乡等乡镇运送伤员105人次,往成都双流机场转送伤员人次,运送各类药品14次,巡回诊治病人3人;卫生监督突击队人,据统计已出动卫生监督车30次,卫生监督人

14、员2人次,在绵阳市区和北川等地开展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对1个食品发放点、4个临时就餐点和2个居民集中饮水点进行了卫生监督,监督发放食品01余件、矿泉水1000余件,严把了灾区群众“入口关”;卫生防疫小分队3人,前往震中映秀镇开展灾后防疫工作。六是奉献爱心,踊跃捐款。截至5月底,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和干部职工一边搞好抗灾自救,一边通过县委组织部、县慈善总会、县红十字会、乡镇人民政府等多种渠道向灾区捐款20.67万元。 七、加强项目建设,夯实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年初就开始对所有项目进行统筹谋划,全面部署,确保项目专人逐项落实,扎实推进,目前各项目开展情况良好。一是确保质量,竣工投入一批。8所卫生院

15、00平方米,项目资金合计00万元的国债项目建设和6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精心施工,加快进度一批。为加快推进在建的卫生项目建设,强化了对县人民医院管网项目建设进展的督查力度,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三是逐项落实,争取开工一批。省发改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已下达总投资650万元的*县中医院门诊综合大楼项目、总投资4万元的县人民医院的科技楼建设项目、总投资20万元县妇幼保健院的住院大楼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四是统筹谋划,前期立项一批。全力做好194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址建设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卫生执法大队建设项目和县卫生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力争年底前通过立项审批。 八、加强医院管理,强化卫生行风建设 以开展政府质量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继续深入开展“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疗管理年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认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完善药品和医疗耗材集中上网采购制度;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规范医院收支管理,积极进行医药收入分开、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探索,医疗机构全面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