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锚杆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9508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锚杆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深基坑锚杆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深基坑锚杆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深基坑锚杆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深基坑锚杆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锚杆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锚杆支护专项施工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编制日期:二 XX年三月一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一、项目概况1二、编制依据1第二章基坑支护设计概况3一、基坑支护设计方案3二、基坑地下水治理3第三章施工部署4一、项目班组组织和管理4二、施工管理目标4三、施工准备工作6四、临时道路6五、施工平面布置6六、施工机械配备和劳动力组织7七、施工临时用水管线敷设8八、临时施工用电方案8九、基坑总体施工顺序11十、本基坑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11第四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2一、施工总概述和总施工安排流程12二、土钉喷锚及预应力锚杆施工12三、基坑降水方案14四、施工监测方案15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19一、工期分析

2、19二、施工进度措施19第六章应急措施20一、应急处置的原则20二、施工水电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20三、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21四、突发事件应急准备24五、应急材料准备26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9一、组织措施29二、土钉及预应力锚杆的质量控制29第八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0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0二、安全生产制度30三、安全措施31第九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4一、文明施工措施管理目标34二、场容场貌、文明建设保障措施34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项目概况工程位于 XXXXXXXX。本工程分南地块与北地块。其中北地块为地下二层地下室和地上一层半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

3、A1、A2 栋 30 层住宅)及一层裙楼组成;南地块为地下二层地下室和地上一层半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A32层住宅、 A4 栋 29 层公寓)及一层裙楼组成;北地块负三层为人防平战结合停车库和设备用房,负一层、负二层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2根据建筑设计图,北地块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24342m,南地块地下室总建2筑面积为 232162m。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北地块地面标高为 175.000m 175.500m,建筑 0.000 地面标高为 175.300m,支护高度 12.2m7.7m。南地块地面标高为175.000m174.000m,建筑 0.000 地面标高为 175.200m,支护高度 12

4、.3m11.3m。地下室底板标高均为162.8m。本工程为临时支护, 设计使用年限为2 年,安全等级为一级。北地块基坑西面为湘南地质勘察院生活区及小区道路,小区道路中线距离基坑边线为 6.5 7.0m;东面为新修的郴州市市内道路文锦巷,道路路缘石距离基坑开挖开口线有4.5 7.0m;南面、北面因有足够宽的平台, 基坑施工影响较小。南地块基坑西面为种子公司仓库, 现已废弃不用; 北面为湘南地质勘察院生活区及停车场,湘南地质勘察院办公楼距离边坡线 1820m;东面为居民楼房,距离基坑开挖开口线有 1520m;南面为新天地高楼,距开挖开口线 30 米。二、编制依据(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工程

5、设计图纸(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5)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 DBJ/T15-20-97 )( 6)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SJG05-96)1( 7)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22:90)( 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79-2009)( 9)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DG/TJ08-202-2007)( 1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300-2001)(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建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6、ml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范围内的地层由第四系素填土(Q4 )、硬塑粘dl+eldl+elal)、石灰( C)岩组成。土( Q4)、可塑粘土( Q4)、卵石土( Q4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场区内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ml1)素填土( Q4 ):褐黄色,主要由粘粒、碎石及块石组成,系人工堆填和改造而成。dl+el2)硬塑粘土( Q4):砖红色、棕红色、褐色,中等压缩性。3)可塑粘土( Q4dl+el ):黄褐色、灰褐色,主要成分为粘粒,中等高压缩性。al4)卵石土( Q4 ):褐色,卵石含量为50%-60%。5)石灰岩( C):灰色,灰白色,浅灰色,岩石较硬,中微风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III

7、级。2、 地下水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赋存于圆砾层空隙中, 水量较小; 其次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二类地下水有水力联系。当大幅降低地下水位时,可能对周边地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引起地基沉降,开裂,甚至塌陷,因此不能大量抽水,以避免大幅度降低地下水位。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第二章基坑支护设计概况一、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本工程周边环境较为复杂, 施工周期短, 综合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以及相关工程经验分段对基坑进行支护。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V7.0 )根椐地质条件分段进行设计和验算,北地块基坑的西面深度为12.2 米,采用分阶土钉墙支护 +预

8、应力 25 锚杆支护,其他东、南、北三面深度为7.7 米, 采用一阶土钉墙支护。南地块基坑的支护高度12.3m11.3m,北面、西面采用分阶土钉墙支护+预应力 25 锚杆支护,南面东面采用一阶土钉墙支护。在南地块进行土方分级开挖分层支护时,西面边坡种子公司地面及墙体出现一些裂缝,对北面院内进行了注浆处理,西面进行预应力28 锚杆加 25b 槽钢加固,二排 15 米。效果较好,在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沉降观测未发现有位移和沉降。二、基坑地下水治理1、在基坑底修筑排水沟,尺寸300300,按 3%坡度流向集水井中,排水沟采用 M7.5 水泥砂浆, MU10红砖砌筑, M10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1

9、0mm。2、根据基坑内实际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每80 米设置一个,当水量大时适当增加。 尺寸 100010001000mm,用 M7.5 水泥砂浆、MU10红砖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10mm。3、距坑边 1m范围内,地面喷射厚100 的素砼,以作防水。同时做好坡顶和坡脚的排水工作。截水沟采用M7.5 水泥砂浆, MU10红砖砌筑, M10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 10mm。4、桩间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见桩间防护大样图。5、在土钉墙坡面设置适量的泄水孔,水平间距为2.5m,泄水孔端部用土工布包裹。6、如基坑内的水量较大,利用事先贮备的抽水泵24 小时专人负责抽水,并注意天气预

10、报情况。7、基坑侧壁有透水点, 可采用水玻璃浆液堵塞或采用桩前增设排水管排泄。3第三章施工部署一、项目班组组织和管理1、施工管理机构根据工程的特点 ,为了确保优质、 高效、如期地完成工程, 将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 对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进行整体部署和综合管理。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监理单位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协安物试工计财调全质验程量务部保供室技合部卫应术约部部部部土挂锚杂方杆网工施土喷班工钉锚组队施施工工队队二、施工管理目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具体工程量,以及业主进度计划的要求,本公司4要配备好各种资源,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监控,确保进

11、度计划如期实现, 我公司将充分发挥优势, 利用成熟施工工艺和技术优势, 科学地组织交叉流水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以一流的项目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文明施工、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确保实现如下目标:1、质量管理目标质量标准:工程质量要求一次验收合格,并且严格按照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进行本工程的质量管理, 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规程进行施工, 按照有关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其它有关标准进行评定,按照有关验收规范进行验收,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 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在工程施工中,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 ,以风险控制

12、为管理核心,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努力创建一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实现以下健康安全管理目标:a)杜绝发生一般事故等级以上的伤亡事故;b) 不发生一般及以上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c) 不发生火灾事故;d) 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e) 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坍塌事故;f ) 不发生违章作业事故;3、 环境管理目标严格执行湖南省及郴州市相关的环境保护条例,坚决杜绝一切不必要的环境破坏。以保护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为核心,开展环保施工。4、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现场按照“环境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国家、地方政府、建筑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 以及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施工组织周密有序,区域功能齐全,现场整洁,道路平坦,排水畅通,机械设备完好,技术资料完整,工艺美观,物料堆放有序,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作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