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心得体会读苏霍姆林斯基心得体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994666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心得体会读苏霍姆林斯基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心得体会读苏霍姆林斯基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心得体会读苏霍姆林斯基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心得体会读苏霍姆林斯基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心得体会读苏霍姆林斯基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心得体会读苏霍姆林斯基心得体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学主导者必须具备优良的师德、师智、师能。老师可以也应该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那么,老师在读书中聆听前人的教导,不仅是寻请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灵感,也是情感与意志的洗礼。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告诫“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是激活教学与科研的最重要的头“活水”之一。经常走进大师的心灵,与圣贤对话,可以体悟教育真谛,更好守望道德,人文和科学领域,进而探究教育理想及职业生涯,最终超越昨天之自我,完美地实现老师明天的人生梦想。教育不仅是科学

2、,教育更是艺术,要请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阅读无非是与智者、经历和大师分享,而不是孤芳自赏和惟我独尊。分享是双向沟通、彼此给予、共同拥有,教育其实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的精神财富,就是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分享,意味着老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迫;是平等的传递,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老师要在务实、求新、求活、求精上多下功夫,勇于和蔼于挑战自我,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尽管外界的诱惑很多,但是有益的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大家适当投入一些时间、精力和情感,去与书共舞,与时俱进,使老师、学生与社会一起成长,何乐而不为呢?“书到用时

3、方恨少”,读书会让老师更加深沉,远离浅薄.。真正的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使你体会到如坐春风之中,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旅行。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也是心灵的涤荡与素养的提升。当然,读书有时也劳累、孤寂和贫寒,但其中的乐趣你体验了吗?伴随着心领会神,豁然开朗,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而又进取的心态。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成长过程。面对浩如烟海的书山文海,有些不知所措,很重要的要精选,如培根所言:“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渐渐品味。”读书不仅要多读,还要“奇文共与赏,疑义相与析 ”,同时千万别把书读死,沾染“唯书唯上”积习。同时,还有注意和教学的结合,把阅读、考虑和反思有机结合起来。“处处留心皆学问”,更新、充实、优化自己已时不我待,因为假设一个不读书的老师,必然缺乏文化积淀,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尽管目前学风还是比拟功利和急躁,只得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切忌怨天尤人,让我们为中学教育教学默默耕耘,相信明天会更好!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