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信息技术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994633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信息技术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节 网络无处不在【备课时间】 年 月 日【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所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性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以及它的主要功能和分类;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2、技能性目标:能够分析网站的结构,辨别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能够根据主题策划与设计网站。3、情感性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的网页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通过活动体验协作的乐趣,培养客观真实的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以及它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常用的网络拓扑结

2、构。【教具和学具】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第一章 走进网络世界第一节 网络无处不在一、引入二、新授:任务一 寻找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使用计算机的场所办公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馆售票处书店邮局银行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任务二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以邮局汇款为例(课件呈现)任务三 了解不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覆盖范围(分组讨论)计算机网络及其主要功能1、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有线和无线),将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 和信息传递的系统。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数据传送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

3、性分布处理数据传送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的资源有: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硬件:大型存储器,如网络硬盘。特殊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大型机、巨型机的CPU处理能力,如云计算软件:各种语言处理程序服务程序和应用程序等数据:数据文件,如网络共享数据库,如银行通存通况,跨行交易3、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可靠性: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成为后备机, 如超市收银、银行办理业务。 可用性:当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可以将部分任 务交给网络中较空闲的计算机,从而提高了每台计算机 的可用性俗称”负载均衡“。4、分布处理 什么

4、是分布处理?就是利用分布处理算法和技术,可以将一些原来需要用大中型计算机解决的复杂的大型综合性问题,分配给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分别完成一部分数据处理任务。 什么是分布处理?就是利用分布处理算法和技术,可以将一些原来需要用大中型计算机解决的复杂的大型综合性问题,分配给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分别完成一部分数据处理任务。 分布处理的好处是什么?1、充分利用了网络中计算机的处理能力。2、比使用同样性能的大中型计算机节省费用。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标准,最常用的分类标准是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互联的距离来分类,也称”按网络规模(作用范围)“分类方法。按网络规模分类:局域网(LA

5、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局域网:范围:一间机房、一幢大楼或一所学校传输介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传输速率:10100M、数百兆、千兆甚至万兆城域网:范围:一个城市传输介质:同轴电缆或光纤传输速率: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广域网:范围:一般其覆盖范围超过100千米传输介质:光纤传输速率:低于城域网计算机网络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进行分类,如按通信介质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按通信速率分为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按网络的控制方式分为集中式网络和分布式网络,按数据传输和转接系统的所有者分为公共网和专用网【上机操作】【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 题1.2了解校园网教 学时 间教 学目 标1、

6、了解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计算机设备、网络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2、掌握网络拓朴结构。重 点网络拓朴结构难 点网络拓朴结构方 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问答法等教 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任务一、了解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1、与小组成员一起,了解学校校园网覆盖的区域。我校校园网覆盖的区域包括: 网络中心、教学楼、物理实验楼、生化实验楼、行政楼、电教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师食堂、教师公寓等 。从覆盖范围来看,我校的校园网是: 广域网 城域网局域网2、了解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我看到的组成校园网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设备、传输介质(连接线)、网络连接设备 。注:计算机设备

7、包括: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及打印机等;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及无线传输介质等,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网络连接设备是用于网络之间相互连接的中继设备,常见的有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1)、各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对比如下:(2)、各种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对比如下:任务二、绘制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的设备连接图1、观察计算机教室的网络设备,完成下图中设备之间的连线。正确绘制如下:2、绘制校园网的连接示意图。正确绘制如下:二、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网络的拓朴结构是指网络中的指点(包括计算机和连接设备)间的相互连接关系。前面活动中绘制的计算机教室的网络连接示意图,就反映了计算机

8、教室中的网络采用的拓朴结构。较常用的网络拓朴结构有星形结构、总线结构和环形结构等。各种常见的网络拓朴结构对比如下:教学后记由于学生对网络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操作也不熟练,因此的执行任务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较多疑问,要注意把握。第二章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与局域网第一节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备课时间】 年 月 日【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所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性目标:网络中数据交换的方式及其用途2、技能性目标:观察演示内容,了解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和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3、情感性目标:通过对数据交

9、换过程的观察,激发求知欲【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演示实验现象,理解数据交换的方式及其用途。【教学难点】概念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具和学具】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二章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与局域网第一节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一、引入二、新授:1、通信信号a、通信:意味着把信息从A点传送到B点。b、电话的原理: 电话就是将人的声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之后来传送的。接收时,再通过逆转换装置把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c、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中的。数字信号只有两种状态:0和1,所以可以用二进制数字“0”和“1”来对信

10、息进行编码,然后传送。d、模拟信号:信号中没有断开或不连续的的地方,如时间、温度、电波、声音等。数字信号:信号仅取一些有限数目的值,如字符、二进制数、电脉冲等。e、调制解调器(MODEM):是一种信号变换器。包含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的双向功能。把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调制;把模拟信号反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解调。f、ADSL及其工作原理ADSL,全名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中文叫作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DSL因为上行(从用户到电信服务提供商方向,如上传动作)和下行(从电信服务提供商到用户的方向,如下载动作)频宽不对称(即上

11、行和下行的速率不相同)因此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普通的电话线分成了电话、上行和下行三个相对独立的信道,从而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干扰。通常ADSL在不影响正常电话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最高1Mbps的上行速度和最高24Mbps的下行速度。 ADSL的特点:a.一条电话线可同时接听、拨打电话并进行数据传输,两者互不影响。b.虽然使用的还是原来的电话线,但adsl传输的数据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所以adsl上网不需要缴付额外的电话费,节省了费用。c.adsl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根据线路的情况自动调整的,它以“尽力而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2、信道与带宽信道:是通信双方之间以传输介质为基础传

12、递信号的通路,由传输介质及其两端的信道设备共同构成。带宽:是指通信信道的传输容量。一般地,具有高带宽的信道能够比低带宽的信道承载更多的数据。如带宽为4M(二进制位)的宽带网,即为每秒传输410241024/8=512KB。3、信息交换方式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方式(1)介绍数据通信教学演示软件的使用方法。(2)引导学生使用演示软件进行观察和记录,完成教材中要求记录的内容。(3)组织学生阅读“学习指引”中的“信息交换技术” ,分组讨论3种不同交换技术的异同,并分别列举3种交换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4)组织学生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与总结。三、教学设计后记 第2章 网络通信技术与局域网第

13、2节 局域网的构建【备课时间】 年 月 日【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 年 月 日(星期 )【所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性目标:了解一般局域网的构建方法;理解计算机协议的作用;世道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的概念,掌握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了解小型局域网搭建的一般过程和注意事项。2、技能性目标: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局域网内的通信及资源共享;XP下能实现通信及资源共享;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掌握处理一般网络问题的能力与方法。3、情感性目标:感受组网所带来的成功喜悦,激发对网络技术兴趣,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人们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小型局域网的价值。【教学重点】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的一般过程;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和设置TCP/IP属性;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和学具】多媒体教室、课件【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讲授法、自主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设计】第2章 网络通信技术与局域网第2节 局域网的构建回顾知识导入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