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唐秋霞第七期语文作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99441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唐秋霞第七期语文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唐秋霞第七期语文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唐秋霞第七期语文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唐秋霞第七期语文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唐秋霞第七期语文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唐秋霞第七期语文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唐秋霞第七期语文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图画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第二中心小学 唐秋霞一、读图时代的图画书阅读特征分析 1998红风车经典漫画从书的出版,之后伴随着蔡志忠、朱德庸、几米漫画的走红,以及老照片老房子黑镜头系列的热销,“读图时代”成为最具时尚的名词。面对读图时代,许多有识之士担忧文字阅读因此而走向边缘化,直至最终可能退出人们的阅读视线。有人认为这种想法有些杞人忧天,一如电视、网络的普及并没有取代报刊、杂志一样,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图像时代的到来。具体到图画书的阅读来说,我们可以问:读什么样的图画书?怎么样读图画书? 1.读什么样的图画书 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形象表示插图读物与图画书间不同

2、的图文关系:图+文=插图读物,图文=图画书。这说明真正好的图画书应该是图文互动,即图能表现出文字的内涵与特征,文能体现出图的意蕴与张力,图因文而韵味尽显,文因图而耐人寻味。 美国凯迪克奖和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是世界权威的图画书大奖。我们可以从它们评选优秀图画书的标准来进一步了解图画书对“图”的要求。凯迪克奖有如下基本的标准:是否使用优秀的艺术技巧?图画是否能够巧妙地呈现此书的故事、主题或概念?图画的风格是否非常适合此书的故事、主题或概念?透过图画,否能完整传递出书中的故事情节、角色、气氛与信息?凯特格林纳威奖标准是:图画选择的媒体材料是否恰当?画家的个人风格是否有创意而且独特?风格是否有利于表现

3、主题?整本书的画风是否一致?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文”的标准:文字能否传递“图”的意旨?文字能否引领阅读者走进更为丰富而瑰丽的想象世界?语言是否简练、传神、形象、生动等。 2.怎么读图画书 正确的读图能力的形成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不仅要观察图画的细节,还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感悟图画,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从而和图画达成共鸣。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图画的阅读不仅要理解其表层的意义,还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领略其深层意蕴。第三,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由于图画书是由图画和文字两种元素组成

4、,在阅读图画书中,要培养学生因图去读文,因文去品图的能力,即图画书阅读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而是一个“由图而文,由文而图”反复、递进的过程。 二、图画书及课程资源开发 图画书作为低年级课程资源被许多一线教师认同,并积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先后出现了“图画书阅读”“图画书写作”“图画书说写”等有创意的课例,课堂上教师们一个个有创意的引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精彩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图画书作为有效课程资源的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造成学生阅读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一二年级进入阅读还是三年级以后进入阅读,而在于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课内外的实际阅读量以及阅读指导的有效性。从这个结论推断可知,把图画书作为小学

5、低年级段学生阅读的一种资源是可行的。那么图画书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有哪些特点呢? 1.形象性 图画书通过生动、直观的图片向孩子们传递一个个美丽的想象,表达着一个个丰富的故事。这种表现形式,与儿童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求知世界充满着无穷想象相关联,使得阅读过程与儿童接受、理解事物的过程一致,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对于儿童知识增长有正迁移作用。此外,形象性的图片和生动的故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与兴趣,增加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调动其参与精神和探究意识。 2.叙事性 图画书作为一本书,自有其结构与情节。由于创作者的风格各异,叙事的语言、表现的角度、绘画的技巧和风格也不相同。作为低年级段学生

6、的课程资源,图画书的叙事性往往能引领学生走进图画书,走进作者的想象世界。同时作为整书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成就感。有研究表明,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于阅读普遍有畏难情绪,“无论是更适合于成年人阅读的流行性作品,还是更适合于小孩子阅读的时下流行性作品,中学生都很少有完整阅读过的”(郑惠生:中学生离经典名著有多远,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12)。可见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局部的几张有创意的图片上,而是从整体意义的角度进行的思考,感受故事的整体构思。作为叙事性的作品,其叙事的语言和结构,包括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是小学生乐于探究的内容。而目前作为课程资源对于图画书的叙事性研究还不充分,很大程度上都对图画

7、本作为选择性的取舍,对于图画书中的人物探究得比较多,而其他方面有所忽略,这也应引起教师的思考。 3.易操作性 简单、便捷、易操作是课程资源能否有效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图画书作为一种儿童流行读物,易于购买和使用。而且教师可以利用数码技术把相关图片制成幻灯片,便于课堂教学,极大地节约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图画书的图片的组合灵活、多变,可以利用单个图片,也可以一组,一本书,或者几本书对比阅读,开展方式便捷,课堂教学多样,易于操作性显示了图画书极为重要的价值。 4.开放性 因图片和文字传递信息的差异,图片往往包含着更为广阔的内涵和意义,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同一图片由于观察视角和思考角度的

8、不同,往往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在比较优秀的图画书中,图与文往往是互动关系,图与文关系紧密,互相补充,互为意义,这种意义的递增与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相吻合。三、图画书作文及其课程论意义 利用图画书这种课程资源进行写作教学时,就出现了图画书作文这种教学形式。从写作形式上,图画书作文属于读材料写作,属于观察作文、想象作文或阅读作文的一类。不过学生读到的材料是一种经过艺术创作的图片,这种图片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并使用了比喻、夸张、色彩、对比等手法。从本质上说,图画书作文与其他类似的给材料作文是一致的。从写作内容上看,由于图画书这种课程资源的独特性,使得学生的写作和学生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 从写作内容上说,

9、图画书作文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的引导,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仿写的范本。可以说比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了“写什么”与“怎么写”,对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写作阶段具有帮助的作用。 四、绘本书使用的反思 1.译制绘本书的文化差异 对于出版市场的考察不难发现,目前图画书基本上属外国人的创作。“通过观察2007上半年和2006整年图画书图书畅销书排行榜来看,绝大部分席位被来自台湾和国外的畅销书作家所占据(薛蕾:绘本类图书本土市场亟待发展,出版参考,2007,10)。由于生活习性、语言风格、绘画技巧、审美感受的差异,这必然产生创作者和欣赏者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10、,我们要反思的是对于译著类的绘图市场的我们如何看待,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2.图画书的价格较贵,图书良莠不齐 图画书的价钱一般比较贵,达到所谓的普及性阅读也不太现实,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画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此外,现代图画书虽然在我国刚发展了几年,但风头渐旺,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粗制滥造、文图不符等,最主要的是缺少本土图画书画家和画风,因此研究继承和发扬传统图画书中的优秀元素就显得十分必要(李瑛:作为历时形态的中国绘本发展,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要精选图文优美,意义深远的作品,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11、和身心健康成长服务。 3.浅阅读与功利化阅读 图像以其直观的画面、形象生动的表现力带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但同时由于受画面的影响,也会制约人们的想象力,束缚人们的思维。对于读图,人们反思最多的是人们在追求视觉快感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被图画所遮蔽,读图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浅阅读、功利化阅读和快餐化阅读。夏学銮教授认为:“图文书的畅销,体现了后现代文化对于知识的一种解构,人们从中获得的知识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在这里,图片遮蔽了文字,游戏取代了阅读,娱乐替代了思考”(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编辑之友,2005,1)。图画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主流课程内容,读图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读文,从文字中领略故事,感受人物,体味精神,切忌以图代文,喧宾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