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学第1讲传播与人际传播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93757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传播学第1讲传播与人际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际传播学第1讲传播与人际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际传播学第1讲传播与人际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际传播学第1讲传播与人际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传播学第1讲传播与人际传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传播学第四章人际传播的形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对人际传播的形成有大致了解;了解人际传播中如何对 他人和自己进行感知;明白人际印象的要素与形成,知道人与人是如何相互吸引 进而形成人际关系的。在人际传播学的理论学习后,学生逐渐对当前社会人际传播现象能够用理论 去解释、分析、解决问题。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人际传播是如何 形成的?本章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学生同通过单一人际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具体 的人际关系形成或恶化的过程,来对人际传播过程的微观或简单模式进行研究。二、教学内容(一)人际认知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人际认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际认知是了解别的 个体的基础,是与别的个

2、体协调行动和建立各种关系的基础。人际认知和人际交 往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人际交往都包含有认知的因素,只有在对交往的对象了解 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进行个人的人际传播。人际认知是在交往中实现的,人际 认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交往的过程中,认知双方多次反复的,逐步深入的过 程。(二)人际印象所谓印象是指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人际印象是对 人、对由人构成的群体和社会的印象,而对群体和社会的印象实质上也是对人的 印象。在实际生活中,对物的印象,也常常可以构成为社会印象。比如,被美化 了的城市给人们留下的好印象,实际上包含着市民们和谐的美,热爱生活和大自 然的人格,人们辛勤劳动的精神;被毁

3、坏的古迹和市容留在人们脑中的,往往含 有落后和愚昧的行为以及在荒废和混杂中挣扎着的人群的印象。人际印象在本质 上是对人的面貌和特点、即人格的反映,它比人际知觉更接近人的内在的东西。(三)吸引人进行人际交际的因素个人方面的因素一一仪表因素、品质因素、能力因素相互方面的因素相近因素、相似因素、相补因素、相悦因素(四)人际沟通的类型按照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按照是否借助中介分: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按照传递有无反馈分: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按照语言工具分: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按照功能分:工具性沟通和满足需要的沟通。(五)人际沟通的网络人际传播的网络是相互交流信息的人们之间所形成的某种交

4、往状态的模式。在社会错综复杂的交往关系中,一个人可以定位于多种人际传播网络的模式中。图4-4组织中的人际传播网貉重点: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人际认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际传播行 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提高人际传播的有效性,就要让学生们研究、掌握人 们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们掌握在人际传播中如何对他 人和自己进行感知。难点:掌握人际吸引中的相关理论和因素,结合实际体会人际关系的形成, 并能够尝试用人际传播学的知识表述过程。三、课时安排4课时四、教学媒体PPT (中文):中文授课五、教学形式讨论课,小班六、教学方法本章学习采用讨论法和合作探究法的学习方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讨

5、论,共同研讨人际传播的形成过程,对人际认知的差异、 特性分类和归因。借用生活中的案例,分析人际传播中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对 他人的了解和判断。探究法:学生组成团队进行探究性学习,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自主、独立 地发现人际传播形成中的问题,并展开调查等探索活动,最终得到答案,培养学 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七、课程作业1什么是自我表露?自我表露的评价尺度(行为准则)是什么?自我表露中 你会怎样衡量价值与风险?2.个体应当如何进行人际认知?3什么是人际印象,人们在交往中容易产生哪些印象偏差?4新媒体的出现对人际传播的过程构成了怎样的影响?对哪个过程的影响 最大?5想象你与现在的好友熟识的过程,最初大家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初识,而 后对对方有一定的印象和认识,交换联系方式并不断进行互动,关系日以增 进试着用人际传播学的知识表述这个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