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7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93236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7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7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7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7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7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7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作业测试题:作业17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课时作业(十七)(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移动能源是能源利用方式的一场革命,就是用薄膜发电随时随地提供能源。薄膜发电可以理解为“人造叶绿素”,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薄膜电池像“纸”一样可弯曲、可折叠和可携带。据此完成1、2题。1与常规能源相比,移动能源突出的优势是()A生产成本低B清洁无污染C位置制约小 D全天候发电2移动能源的应用,最适宜的地区是()A广阔的畜牧业地区 B工业密集地区C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森林茂密地区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由材料“移动能源是用薄膜发电随时随地提供能源”可知,移动能源最突出优势是位置制约小,C项正确。第2题,由材料

2、“移动能源,让人类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可知,应建在太阳辐射丰富的地区,广阔的畜牧业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A项正确。(2017福建厦门5月模拟)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35题。3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人口锐减 B资源耗竭C产业升级 D生态恶化4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A改善生态环境 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 D促进商业发

3、展5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A甘肃玉门 B福建厦门C辽宁鞍山 D湖北武汉答案3.B4.A5.C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该地的棕地形成原因为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而形成的,与人口、产业升级及生态无关,故选B项。第4题,随着棕地的形成,该地生态环境恶化,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首先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都是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措施,故选A项。第5题,由材料可知,卢萨蒂亚为矿产资源开发形成棕地的综合整治,辽宁鞍山为我国铁矿石产地,适

4、宜采用和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故选C项。(2017济南三模模拟)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下面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和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6下列与运城盐池的形成不相关的是()A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泊B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C降水带来盐分在湖内累积D地处内流区,蒸发较旺盛7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8关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对盐池的保护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堤

5、蓄洪和滞洪的作用B渠导流和分洪的作用C河供水和泄洪的作用D滩阻挡隔离山洪作用答案6.C7.B8.B解析第6题,运城盐池是由于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中条山北麓造成断裂,出现了一个狭长的凹陷地带,逐渐形成湖泊,天长日久,水中的钾盐、石灰石、镁盐、硫酸盐以及食盐慢慢与早期淤积层结合,经过长期自然蒸发作用,盐类沉淀,结成了很厚的矿石层,才形成了盐湖。与运城盐池的形成相关的是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泊,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地处内流区,蒸发较旺盛。降水不可能带来盐分,故选C项。第7题,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利于晒盐,其他季节没有这个季节气温高,故选B项。第8题,堤主要是阻挡水注入盐池,不是蓄洪和滞洪的作用,A

6、项错误;渠主要起导流和分洪的作用,B项正确;河主要是排水,不是供水和泄洪的作用,C项错误;滩主要是蓄水作用,D项错误。(2017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下图所示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分布广泛。该国大量出口铜矿石,开采铜矿需要用大量水来控制粉尘。铜矿经济给本国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很多问题。据此完成911题。9该国铜矿资源埋藏浅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流水侵蚀作用强 B岩浆侵入接近地表C地势高,沉积土层薄 D火山喷发作用强烈10与B区相比,A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地形 B水资源C技术 D交通11出口铜矿石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7、有()有利于扩大就业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A BC D答案9.B10.B11.C解析第9题,铜矿的形成和变质作用有关,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岩浆活动多,岩浆侵入接近地表导致铜矿埋藏浅。第10题,与B区相比,A区纬度较低,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缺少水资源成为铜矿开采的主要制约因素。第11题,出口铜矿石是出口原材料,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但铜矿石出口,一方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铜矿加工环节在国外,会减少环境治理的费用。12(2017河南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是国际化、科技化的现代矿山城市典范。基律纳铁矿蕴藏量约18

8、亿吨,是世界最大的铁矿中心之一,以出产高品位铁矿石(含铁率超过70%)而著名。该地采矿设备先进,且矿产运输、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协作公司众多,采出的矿石90%出口国外。基律纳铁矿开采模式领先全球,目前已由早期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受地下开采影响,基律纳城址于2014年开始迁移至东部两英里外新城。与老城区相比,新城规划建设高密度、紧凑型城区。图1为基律纳位置示意图,图2为基律纳铁矿地下开采过程示意图。(1)分析基律纳成为现代矿山城市典范的主要原因。_(2)说明铁矿地下开采导致基律纳城区被迫迁移的原因。_(3)结合基律纳地理环境,说明其建设高密度、紧凑型新城的意义。_答案(1)铁矿石储量大;品质优

9、良;重视科技投入,开采模式和采矿设备领先,生产效率高;国际市场广阔;铁路线直达港口,便于铁矿石运输;纳尔维克港终年不冻,为铁矿石出口提供海运保障;矿业集团形成良性协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2)地下矿床倾斜延伸至基律纳城区下部,地下开采导致地表变形、断裂和塌陷,随地下开采深度的增加,塌陷区向城区延伸,威胁城区安全,导致基律纳进行城区迁移。(3)基律纳冬季寒冷,紧凑型城区降低风速,减小热量散失;紧凑型城区,人类活动密度大,通过热岛效应提升城区温度;高密度城区可以缩小城区面积,为地下采矿区预留更大拓展空间;高密度城区出行距离短,利于公共交通的普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2017广州二模模拟)阅读图

10、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灵武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毛乌素沙漠的前沿,也是黄河灌区的重点地段,土地面积4 639平方千米,山地、缓坡丘陵、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88.7%。全市总人口23.7万,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总人口的48.5%。灵武市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煤炭等埋藏条件好,易开采。灵武市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等工业为主,现成为我国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下图为灵武市地理位置图。(1)指出灵武市成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_(2)简述灵武市发展能源重化工基地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_(3)分析灵武市发展能源重化工基地对当地产生的负面影响。_(4)近年来,有人提出

11、将灵武市能源重化工基地从该市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_答案(1)地处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地处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市场广阔。(2)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疏,劳动力短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3)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三废”排放量较大,导致环境污染;工业用地规模扩大,耕地林地面积萎缩,人地矛盾突出;基地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基地内过度采矿导致地质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人类居住区的环境安全等。(4)赞同。理由:灵武市西部地区城市、乡镇密度相对较大,劳动力相对充足;靠近黄河,水源充足;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不赞同。理由:灵武市西部地区距离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产地较远,运输成本高;距离黄河较近,易对黄河水源造成污染;危害西部黄河灌区的农作物生长;工业基地转移,投资成本较高等。解析本题以宁夏灵武市地理位置图及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的区位条件、不利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产业区位转移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