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万有引力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9152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万有引力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万有引力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万有引力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万有引力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万有引力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万有引力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万有引力练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万有引力练习题2选择题 1 科学家并不比常人有太多的身体差异,只是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更好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毅力。下列规律或定律与对应的科学家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与自由落体定律B开普勒与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与能量守恒定律D牛顿与相对论2 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D

2、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3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对壳外物体的引力等于将所有质量全部集中在球心的质点对球外物体的引力。现以地心为原点O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用r表示坐标系上某点到地心的距离,则该直线上各点的重力加速度g随r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DRrORRRgrrrgggOOOABC4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由月球车(如图甲)和着陆器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行约18min后,嫦娥三号进入如图乙所示的地月转移轨道AB,A为入口点,B为出口点。嫦娥三号在B点经过近月制动,进入距离月面100公

3、里的环月圆轨道,然后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展开月面巡视勘察。已知月球和地球的质量之比约为,图乙中环月圆轨道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嫦娥三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前,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B. 嫦娥三号在图乙中环月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约为1.8km/sC. 携带月球车的着陆器在月球上着陆过程中一定处于失重状态D. 由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较小,故月球车在月球上执行巡视探测任务时处于失重状态5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类地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约是地球的5倍

4、,直径约是地球的1.5倍,现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利斯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B“格利斯581c”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小于9.8m/s2C飞船在“格利斯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小于7.9km/sD飞船在“格利斯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周期要比绕地球表面运行的周期小6 地球赤道地面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 ,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

5、 ,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 ,角速度为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宇宙速度为v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1F2F3 Ba1a2ga3 Cv1v2vv3 D132 7 “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月球半径约为1.74103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A8.11010kg B7.41013 kg C5.41019 kg D7.41022 kg8 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遵循距离平方反比规律,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将它们

6、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反映各点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EF/q,F、q为检验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和电量。在引力场中也可以有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映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如果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位于距离地心2R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AB CD9 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7、10 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A恒星的质量为 B行星的质量为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11 随着我国登月计划的实施,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已不是梦想;假如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并在月球表面附近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v0/t B.月球的质量为C.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获得的速度就可能离开月球表面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D.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绕行周期为12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

8、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 )A卫星在N点的速度小于79km/sB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km/s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N点若再适当加速则可进入过N点的圆轨道运行13 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的大致过程是:先将卫星送入绕地椭圆轨道,再点火加速运动至月球附近被月球“俘获”而进入较大的绕月椭圆轨道,又经三次点火制动“刹车”后进入近月圆轨道,在近月圆轨道上绕月运

9、行的周期是118分钟又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的1/6则( )A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半径B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C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质量和密度D卫星沿绕地椭圆轨道运行时,卫星上的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14 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A. B. C. D.15 2012年初,我国宣布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商业运行。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

10、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l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C卫星l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2015万有引力练习题316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0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

11、球引力加速度,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则关于g0、N下面正确的是( )A B. C. D. N=017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C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c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6C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18 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体积是地球的2.4倍。

12、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所受的万有引力B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C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D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9 在地球的圆形同步轨道上有某一卫星正在运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重力小于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B卫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受重力为零C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定值D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20 如右图所示,从地面上A点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假设导弹仅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ACB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

13、面目标B,C为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导弹在C点的速度大于 B导弹在C点的速度等于 C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等于 D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大于21 2011年11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9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轨道“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平均分布在倾角55度的三个平面上,轨道高度约21500公里,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00公里,地球半径约为6400公里已知0.53,下列关于

14、北斗导航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中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大B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均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中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12.7hD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静止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小“22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地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地球飞向月球。如图所示是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2轨道的近地点,B点是2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1的的运行速率为7.7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2轨道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7km/sB卫星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7.7km/sC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D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2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23 2012年6月18日,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牵手”,顺利完成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等阶段,图示为“远距离导引”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远距离导引阶段,神舟九号向前喷气B在远距离导引阶段,神舟九号向后喷气C天宫一-神九组合体绕地球作做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 km/sD.天宫一一神九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 km/s24 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