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99119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古往今来,人人都希望健康。因为健康总是与家庭的幸福、学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曾这样描绘:人生有两大意愿,一是家庭幸福,二是事业有成。假如家庭幸福为10分,事业有成为100分,那么健康就是0前面的那个“1”,可见, 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关于健康的含义,按照传统的观点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而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所包含全面的内容,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因为全国小学生基数大,即使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只占百分之几,也是一个不小的

2、数目,更何况存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也有可能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所以,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方面的问题。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教育要求过高及家长期望值的持续攀升而引起的厌学、弃学、逃学行为;视学习为最大的痛苦,疲于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作业,对考试产生焦虑甚至达到恐惧水准。第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不能和父母、教师形成亲密关系,不服从父母、教师的管教,与同学关系紧张,鲁莽好斗或者过度胆怯、退缩,缺乏知心朋友,总是独来独往。第三,情绪方面的问题。如情绪抑郁、冷漠、缄默、易于幻想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激怒,过度焦虑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多疑、害

3、怕、烦躁不安,过度依赖父母等。第四,个性方面的问题。如攻击性行为,懒惰,自卑,依赖,破坏公共财物、说谎、偷窃、过度任性、孤僻,离家出走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想从个性心理的问题中的攻击性行为,自负,懒惰等方面讲述一些案例,并做一定的分析。一、攻击性行为案例:我班里有几位男同学总爱打人,要不就动手抢别人的东西,要不就揪女同学的辫子,甚至公开挑衅,追着同学打。据理解,这些孩子的父母工作都较繁忙,对孩子疏于管理,或是因内疚心理对孩子的行为不加批评引导。分析攻击性也叫侵犯性,指的是个体有故意侵害他人的倾向性,不但包括外显的攻击性行为,而且包括隐性的攻击或侵犯他人的意图。父母绝不可纵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否

4、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固化,最终会导致严重的个性偏差。小学生因为好动,常有攻击为发生,尤其是男生。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常常是工具性的,即为了达到非直接伤害他人的其他目标,如为了抢东西,很少是敌对的,即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标。所以教师、家长在纠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时,切勿鲁莽急躁,一定要分清性质、找出原因:是对别人产生了敌意还是内心受了压抑?是受了欺负还是因为嫉妒别人?然后再实行针对性处理。方法1让小学生明白攻击别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同时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同学之间理应相互关心、团结友爱,有了矛盾应该通过商量、说理来解决。2假如小学生是因为内心过度压抑,需要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教师能够协助小学生转移注意

5、力,即转移小学生的攻击目标,使之把敌意转向一般的物品。假如是嫉妒心导致的攻击性行为,要看到嫉妒心常伴随自卑感产生,认为别人在某方面确实比自己强而自己又确实赶不上人家时产生的,教师要针对这种心态加以疏导,解除对嫉妒对象的敌意,理解自己的长处与缺乏。4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明确攻击性的危害,可能造成粗暴、虐待的个性,但又不能简单用批评、体罚来强行压制。二、自负心理案例:班里有个女孩,思维敏捷也很聪明。她上课很会表现,发言踊跃,语言流畅,各科成绩都不错,老师们都喜欢她、夸奖她。但是,她在与同学相处时总是瞧不起别人,做错事,从不向同学道歉,总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有时甚至对成年人也非常傲慢无礼,所

6、以,总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分析儿童自以为了不起的自负心理,是自我认知缺陷的一种表现。处处瞧不起别人、对大人也常常傲慢无礼,是一种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缺陷。一般地说,自负多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或是表现在家庭条件较优越、具有某种先天优势的孩子身上。自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家庭这方面来讲,多是因为家长对孩子过度宠爱、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他们所导致的。一些过度的夸奖。客观上助长了她自视过高,不能准确评价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这说明,孩子还缺乏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水平。假如成年人再对孩子评价不适当,就会给孩子带来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真的像人家评价的那样毫无瑕媲。方法1通过家庭教育逐渐改变对孩子的

7、评价方式,对孩子的评价应客观实际。孩子总是有缺乏的地方,家长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就不切实际地吹捧孩子,尤其不要在客人面前没完没了地表扬孩子,这样易形成孩子的自负心理。 2给孩子适当的批评。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的表扬要适当、合理,对孩子的批评也要恰如其分,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掩耳盗铃、视而不见,而要客观地指出孩子的缺乏。这样才能协助孩子准确地理解自己。 3让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给孩子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使孩子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度自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 4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孩子身上的缺点多半是因为成人教育方式不当所引起的,无论是孩子的自理水平差,还是孩子的

8、意志软弱、自负心理严重,多半是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保护孩子所导致的。所以,我们建议家长们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科学地爱孩子。 5让孩子多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当他们看到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接触到比自己更优秀、更具专长的人,理解到“强中还有强中手”,就不会为自己的一点点小成绩而自负了。所以,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而不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以上案例及解决办法仅仅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及本班实际所提供的资料,要真正解决小学生现存的其他心理问题及今后出现的新问题,还有待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予以注重,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度过童年时光。三自闭倾向案例:我们班有位

9、男同学,平时沉默寡言,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叫到他时,他也会低着头,一声不吭;课下也不与同学一起玩耍,不和同学老师交流,总是坐在座位上发呆。在家里也基本如此,很少与家人说话。分析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没有伙伴,加上父母忙于工作,只关心孩子的吃饭,穿衣,对孩子的思想不够重视,与其缺少交流。所以,孩子独处的时间太多,慢慢的习惯了这种生活,就会不自觉的拒绝与外界的正常交往,交际水平得不到发展,便会逐渐减弱。方法1、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精神层面的注重,有意识的主动与孩子交流,做孩子的朋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使他乐于将学校,身边发生的事及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家人分享。2、鼓励孩子与同

10、学或自己理解的其他同伴交往,并多给孩子制造与人来往的机会,教给孩子一些方法,使他感受到拥有朋友,与人交流的快乐,即时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3、对情况较为严重的,应即时去看心理医生,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解开孩子的心结,消除与人交往、交流的恐惧心理,恢复正常的心态.以上案例及解决办法仅仅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及本班实际所提供的资料,要真正解决小学生现存的其他心理问题及今后出现的新问题,还有待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予以注重,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度过童年时光。以上案例及解决办法仅仅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及本班实际所提供的资料,要真正解决小学生现存的其他心理问题及今后出现的新问题,还有待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予以注重,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度过童年时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