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988985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种模式展开全文2017年末,国办 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发改委、 教育部等部门共同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2018年上半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 法。意见更多侧重产教融合,办法更多侧重校企合 作,两个文件共同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深化产教 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组合拳”。近年来,我国各类职业院 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在推动 就业创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 式也日趋多样化,校企合作办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 内外许多成功的校企合作证明,有效的校

2、企合作是校企双方 实现互利发展的一种具有双赢的战略性措施。对于学校,有 利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增加办学活力、促 进学生就业;就企业而言,有利于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 力、改善企业员工职业素质、促进企业进步、增强企业竞争 的实力。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是& quot ;企业眼中的教育 ";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 quot ;企业手中的教育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如今已经非常成 熟,有许多可供借鉴和学习,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 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行业主导”模式、以美国、 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校企合作”模式

3、等。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在开展校企合作 上积累了许多经验,“联姻”了大量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和 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特色鲜明的合作,大致归纳为以 下几种形式:一、“校主企辅”培养模式: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 辅助地位。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 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 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 节)的培养任务。二、“校企联姻”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中实 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 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

4、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 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三、“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 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 企业对职业院校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 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企业 通过参与办学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产业部门有着天然、密 切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 性人才和具备一定技能的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 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这就奠定了加强与企业联姻,强化 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职业院校与企业有效合 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一

5、种比较理想的办学模 式。但是这种形式,自从产生就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和完备的 制度保障,一直处在自发性的发展阶段。理论界,对校企合 作有关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对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 的研究不到位,从而影响到校企合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 作。有学者认为,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就其本质来看, 绝大部分都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最 主要的弊端就是,容易偏离制定校企合作制度的初衷培 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我认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构成,应该包括校企双方 的认知因子、情感因子、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因子和 社会与政府的协调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 作,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搞清楚校企合作的本质 与特征,开拓校企合作途径,挖掘校企合作新内容,构建科 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必将对职业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