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98450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8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大电路中的反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习题6.1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A.无信号源B.无反馈通路C.无电源D.无负载而所谓闭环是指。A.考虑信号源内阻B.存在反馈通路C.接入电源D.接入负载(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卮,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3)直流负反馈是指。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4)交流负反馈是指。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

2、入A.直流负反馈B.交流负反馈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为了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为了抑制温漂,应引入;为了展宽频带,应引入0解:(1)BB(2)D(3)C(4)C(5)ABBAB6.2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A.电压B.电流C.串联D.并联(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_负反馈;(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_负反馈;(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_负反馈;(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_负反馈;(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_负反馈;(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_负反馈。解:(1)A(2)B

3、(3)C(4)D(5)B(6)A6.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填入或“X”来表明判断结果。(1)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2)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3)反馈量仅仅决定于输出量。()(4)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I)解:(1)X(2)X(3)V(4)X6.4 判断图P6.4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第1页共17页图P6.4解: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正反馈。图(c

4、)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直流负反馈图(d)、(e)、(f)、(g)、(h)所示各电路中均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6.5电路如图6.5所示,要求同题6.4(g)图P6.5解:图(a)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图(b)所示电路中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图(c)所示电品&中通过R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s、Ri、R2并联引入交流负反馈,通过C2、Rg引入交流正反馈。图(d)、(e)、(f)所示各电路中均引入了交、直流负反馈。图(g)所示电路中通过R3和R7引入直流负反馈,通过R4引入交、直流负反馈。6.6 分别判断图6.4(d)(h)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解:各电路中引入

5、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d)电流并联负反馈(e)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g)电压串联负反馈(h)电压串联负反馈F = Uf UoRiRiR2F =UUo =199. 9oF 二Uf Uo 二 RiR2,DF =Uf Uo =RiR36.7 分别判断图P6.5(a)(b)(e)(f)(g)所示各电路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解:各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a)电压并联负反馈F=IfUo=1R(b)电压并联负反馈F=If/Uo=-1R4(e)电流并联负反馈F=If/I。=-2-RiR2(f)电压串联负反馈F=UfUo二R1R4(g

6、)电流串联负反馈F =Uf I。=R2R9R2R4 R96.8 估算图6.4(d)(h)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d)Auf=UoUiIoRlRz:sS3-IiRiLoRlIfR1Rl一R1(e)AufUo-UiUo=1UfR3R1AufUo一UiUo一-1Uf(g)Auf_U2一UiUod11UfR2R(h)Auf_Uo一5.Uo1UfR3R16.9 估算图6.5(e)(g)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e)(g)Ausf = U-UiAuf= Uo :U iUiI

7、o(R4 II Rl)IfRsUo 1R4二 1 UfRi二喂喋Io(R7 / R / Rl)Uf(R2+R4+R)(R7IIRIIRl)R2R96.10 分别说明图6.4(d)(h)所示各电路因引入交流负反馈使得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所产生的变化。只需说明是增大还是减小即可解:图(d)所示电路因引入负反馈而使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图(e)(h)所示各电路均因引入负反馈而使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6.11 分别说明图6.5(a)(b)(c)(e)(f)(g)所示各电路因引入交流负反馈使得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所产生的变化。只需说明是增大还是减小即可。6.12 .5(a)(b)

8、(c)(e)(f)(g)所示各电路因引入交流负反馈使得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所产生的变化如下:(a)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减小。(b)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减小。(c)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增大。(e)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f)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g)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增大。6.13 电路如图P6.12所示,已知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均近于无穷大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4V。填空:电路引入了(填入反馈组态)交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趋近于,电压放大倍数Auf=uo/zui=。设ui=1V,贝Uuo=V;若Ri开路,则uo变为V;若Ri短路,则uo变为V;若R

9、2开路,则uo变为V;若R2短路,则uo变为V。生lOOkQR, il=H -L 1() kQ图 P6.12解:电压串联负反馈,无穷大,11。11; 1; 14; 14; 1。6.13电路如图P6.13所示,试说明电路引入的是共模负反馈,即反馈仅对共模信解:若UB1= UB2增大,则产生下列过程:UB1= UB2 T -UC1= UC2 J(UB4= UB5 J )iE行iE5 J fR51(UB3 J )一匕3 J UR1 JUC1= 92 T 号起作用图P6.136.14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A=105,F=2X103。(1) Af=?(2)若A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Af的相对变化率

10、为多少?解:(1)因为AF=2001,所以Af=1/F=500(2)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1 12:0.0051AF121021Af相对变化率为A的相对变化率的,故Af的相对变化率约为0.1%。1+AF6.15 已知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f=20,其基本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的相对变化率为10%,Af的相对变化率小于0.1%,试问F和Au各为多少?解:先求解AF,再根据深度负反馈的特点求角缺。AF10%0.1%二 100AF1所以f。=0.05Af20.AFAu=A2000F6.16 电路如图P6.16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Wz作为输入电压,则当R2的滑动端位置

11、变化时,解:Uo的调节范围约为R +R2 +R3 U R +R2 +R3 URR2Z R1Z6.17已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A =即R1R.R3R1 R21046V ff 2(1 j104)(1 j105)试分析:为了使放大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振荡,)反馈系数的上限值为多少?解:根据放大倍数表达式可知,放大电路高频段有三个截止频率,分别为45fL1=10Hzfi_2=fL3=10Hz因为fL2=f_3=10fL1,所以,在f=f_2=超3时,A约为60dB,附加相移约为一180。为了使f=fL2=fL3时的201gAF小于0dB,即不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反馈系数201gF的上限值应为

12、一60dB,即F的上限值为103。6.18 以集成运放作为放大电路,引入合适的负反馈,分别达到下列目的,要求画出电路图来。(1)实现电流一电压转换电路;(2)实现电压一电流转换电路;(3)实现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的电压放大电路;(4)实现输入电阻低、输出电流稳定的电流放大电路。解:可实现题目(1)(2)(3)(4)要求的参考电路分别如解图P6.18(a)(b)(c)(d)所示。(c)解图P6.186.19 电路如图P6.19所示。(1)试通过电阻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使输入电压I转换成稳定的输出电流iL;(2)若Ui=05V时,iL=010mA,则反馈电阻Rf应取多少?解:(1)引入电流串

13、联负反馈,通过电阻R将三极管的发射极与T2管的栅极连接起来,如解图P6.1的示解图P6.19(2)首先求解F,再根据Af也1/F求解Rf。一RiRfR6RRRRiRf代入数据10 Rf 1.5 = V0510 1.5所以Rf=18.5kQ6.20 图P6.20(a)所示放大电路AF的波特图如图(b)所示。(1)判断该电路是否会产生自激振荡?简述理由。(2)若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则应采取什么措施消振?要求在图司中画出来。(3)若仅有一个50pF电容,分别接在三个三极管的基极和地之间均未能消振,则将其接在何处有可能消振?为什么?图P6.20解:(1)电路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因为在f=103Hz时附加相移为75?,在f=104Hz时附加相移约为一135?,在f=1C5Hz时附力口相移约为一225?,因此附加相移为一18C?勺频率在104Hz105Hz之间,此时AF0,故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2)可在晶体管T2的基极与地之间加消振电容注:方法不唯(3)可在晶体管T2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消振电容。因为根据密勒定理,等效在基极与地之间的电容比实际电容大得多,因此容易消振。6.21 试分析如图P6.21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正反馈(即构成自举电路,)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