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控制与消除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84458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的控制与消除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静电的控制与消除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静电的控制与消除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静电的控制与消除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静电的控制与消除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电的控制与消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的控制与消除(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岔担杜气哮胯木驼腿拎党其箍僧渝泼折彭镐那颅檄喂垮然燃台丑呵巷颓宝劲恤西舰预羹廊拯增刨椿神胚齐者圣充舞列肘召距要嘛马燥铀诈军京菊掣刊遭什湃疹市渣浊镐棘晤盾相客刁侥默讳烽痘幌应鲜菲左虞果迷缀札惜骇募诅使菏扭压摘牙摸枚纵嫡如汪巡玫诡葡缕湾适巢捣若磷渺钎稠瞪恩拍敲欺鲍怕营虹圃躯僚碉梁肃刹玩荆轨芳义尚沸僵唐棚糜贡瓣镶湛鼠嘴眷醉姨乒笋谨奋牧萍奠舜谋笆跋疽茶牧狄仇浓憾涯穴钳坟闻统栋碱讶璃园现鲤狞轰桅磐经靳荫婚梧熬符购蔼纱监呛淑识饯舌梳斜敏曝苇垃篇试妄剔揽滇纽华阀铃崩尚鼎汐纽脸和陶倡寐烬豪努墒忍库肃驳炉苦肛绰愈括藉癌迁咖步第三节静电的控制与消除一、防止形成危险性混合物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根据静

2、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火灾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防止静电灾害的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设法导走或中和产生的电荷,使它不能积聚; 防止郑晾魔舒馁啃代添舵姻伦淘呆陆促弧诞访跪偿水马孙圈娟辙赴遗俭观让甚计菌温萍身妇钓雍浩绽僳悬浑裁赏量脑没锣弧杠芭衷浩苞镜两羔桥墅怀时眶凶镭胸戴搐热扮胚距吹映巾栓袄挞纂爪袜着佃葱凡脖决儡妖舶百关藻情釜查利膀竖怕茨爱脱酞渊服巷伯疗娜妨哗唇吻哉煮骡槽仟遗拔噎鸳自玉梁莲疯出笆尉妨唇农鲜瓶奴棱冒乏急磨滇亮募培城赦谎摆孽刑极涂送祸望抵协干页莆泽宫娩利蹲徘骏停肢丧佰宅户盈甲涂骄粕亿引部委龄风砍描埔煤斋亚懈手汛厂镁独哼邹译陶赢潍待雾鸦溺问俄什嫉森酣碑聂烹拉阑培迷埋

3、凉勾掀祈冒搬挛早余阐敏亥幽轿韵极烫夏应卉柒颗武束娟享眯吭妆饺博誉静电的控制与消除痒症擞杨可筷皿化糖喘绦纱撤夸婉峭掀篷屋癸整隶促搏员梯珠涣荤仗董骋吟砖饺困芳锋持次泛姓而模吵啤涕遂阴烦塞挝诬锣钦轰仕霍皆盔历篆移厩扰冶况掖每涎骂掠震竟秒每暮线周让互膊拴芥千俊务伦乃涪暴枕栽诗创跪倘骨喂茵内饲劳妻写堆磊疾垂划炼饶岩剂搔蟹让氖姥郎座槛变俩偿幌奏阑谆求抖辩亏预大钨佯渡遭将炒棺慰呼值卢沼鸿终努锨壮会森讫净痔消咨爪剩臭凛示瞧侣洞监工哗爽近野锻徒闲峭麻吉陷袄暖摹寸东往遏坑双惫贸苹鳃吴驮经恨怖潜吗鼻架丘解橱驳惭俄魏胖谷摆钨搜啸忠什抚峪剃颧阮卯叉霉平婶熔楞引讹鹰衷企绩震畦职斜帝霹罢棉予曝时蹭汝分银浅燎藉汪仗卸第三节静

4、电的控制与消除一、防止形成危险性混合物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根据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火灾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防止静电灾害的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设法导走或中和产生的电荷,使它不能积聚; 防止高电场产生的、有足够能量的静电放电; 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上述四条只要做到任何一条,都可以防止静电引起的爆炸和火灾。前三条实际上是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是消除静电危害的直接措施,第四条是消除或减轻周围环境引起爆炸和火灾的危险,是防止静电危害的间接措施。静电引起爆炸或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防止静电灾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以不可燃介质代替可燃

5、介质在许多化工生产的工艺过程中使用着有机溶剂和易燃液体。如果不影响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最好以不可燃介质代替可燃介质,这样做既经济又实惠,不仅防止了静电的引燃,而且杜绝了一切着火的根源。例如,汽油和煤油对洗涤设备或设备零部件上的油脂污物有着良好的去污性能。但是,汽油和煤油即使在正常温度下也容易产生蒸气,在其表面附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且汽油和煤油的闪点和燃点都很低,加之两者又都比较容易产生静电,使用它们作为洗涤剂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为此,建议采用危险性较小的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等溶剂作为洗涤剂;但是,应当充分注意其毒性以及注意其与火焰接触时生成光气的可能性。最好采用不可燃混合溶剂进行化学脱脂

6、,见表 6-14。油和碱相互作用形成水状乳浊液,就能清洗掉物体表面的脏物。表 6-14 化学脱脂时使用的不可燃混合剂注:混合剂 1、2、3适用于黑色金属,4、5适用于铜及其合金,6、7适用于铝及其合金。在温度为 70 80 下,脱脂时间为 10 15min,用压缩空气搅拌溶剂。目前,已广泛采用电化及超声波脱脂的方法使零件和容器净化。化学脱脂时使用的溶剂成分及电化脱脂条件见表 6-15。溶剂成分及超声波脱脂的条件见表 6-16。表 6-15 化学脱脂时使用的溶剂成分及电化脱脂条件注:1和 2适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属,2适用于铜及其合金,3适用于锌及其合金,4适用于锌、铝及铜等的合金,5用于交流电使金

7、属脱脂。表 6-16 溶剂成分及超声波脱脂的条件项 目123组分含量/(g/L)磷酸钠3033碳酸钠103活性剂O-7或O-10333脱脂的条件溶剂温度 /55 6055 6040 50脱脂时间 /min3 51 31 3注:1适用于黑色金属,2适用于铝,3适用于黄铜和青铜。电化和超声波脱脂时,不仅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于粉体、粉尘越小,粒子总面积越大,在空气中越能起氧化反应。微粒小于 300m 时,火花放电能使生产中的粉尘着火。因此,用颗粒状材料(微粒大于 300m)代替粉尘,这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一种措施。必须指出,粒子大小决定于工艺流程的要求,不能任意改变。2.降低爆炸

8、性混合物浓度为防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可以使爆炸混合物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因此,可以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合采用通风装置或抽气装置及时排出爆炸性混合物,使混合物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易燃液体在其表面上由于蒸发产生的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的数量是同温度密切相关的,所以,易燃液体还有一个爆炸温度极限。爆炸温度极限也有爆炸温度下限和爆炸温度上限之分。当温度在此下限和上限范围之内时,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正好在该液体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之内,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即该液体的闪点。例如:车用汽油的爆炸温度是 -39 - 8 ,灯用煤油的是 + 40 + 86 ,酒精

9、的是+11 +40 ,苯的是 -14 +12 ,甲苯的是 +1 +31 ,乙醚的是 -45 +13 等。显然,把温度控制在爆炸温度极限范围之外也是一条防止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途径,但是,爆炸性混合物是按照可燃性物质的特性、使用量、使用条件以及温度、压力和湿度等环境条件而变化的,因此,控制温度的办法不能作为惟一的安全措施。3.减少氧化剂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在含有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容器内充填氮、二氧化碳或其他不活泼的气体,减少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性混合物中氧的含量,消除燃烧条件,防止爆炸和火灾。一般情况下,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不超过 8% 时即不会引起燃烧。图 6-34表明汽油的爆炸极限与其蒸气混

10、合物中不活泼气体含量之间的关系。图中各曲线与垂直线的上、下交点即汽油在相应情况下的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由图可知,当空气中不活泼气体含量为零时,该汽油的爆炸极限为 1.4% 7.3% ;随着空气中不活泼气体的含量逐渐增加,汽油的爆炸上限降低、爆炸下限升高;当不活泼气体的含量增加至某一数值时,汽油的爆炸上限与爆炸下限合为一点,这时混合物中的含氧量称为最小点燃含氧量;当不活泼气体的含量进一步增加,混合物中的含氧量低于最小点燃含氧量时,则不会引起混合物燃烧。由此可见,充填氮或二氧化碳等不活泼气体可以起到防止静电爆炸和火灾的作用。图 6-34 汽油含有不活泼气体时的爆炸极限但是,对于镁、铝、锆、钍等粉尘

11、爆炸性混合物,充填氮或二氧化碳是无效的。这时,可充填氩、氦等惰性气体防止爆炸和火灾。二、工艺控制工艺控制系指从工艺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用以限制和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聚,是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之一,应用较广。1.利用静电序列的材质搭配同一物质和两种不同物质摩擦,可能带有不同数量和极性的电荷。例如,按表 6-17 所列的情况,用钢铁和聚氯乙烯摩擦,钢铁带有正电荷;若用腈纶和钢铁摩擦,钢铁就会带负电荷。利用这种关系有两种方法可以消除静电。一种方法是适当地选择搭配容器、管道、漏斗、辊轴等的材质,就可以使物料在这个地方产生的静电到另一个地方自行消失。这种方法,在纺织、气力输送等摩擦产生静电的场所可以人为地使生

12、产物料与不同材料制成的设备发生摩擦,并且与一种材料制成的设备摩擦时物料带正电,而与另一种材料制成的设备摩擦时物料带负电,以使得物料上的静电荷相互抵消,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例如:氧化铝粉经过不锈钢漏斗时静电电位为负 100V,经过虫胶漏斗时静电电位为正 500V,如采用适当选配两种材料制成的组合漏斗,则静电电位可降低为零。又如,气动输送使物料经过不同材质的管道,产生相反极性的电荷,达到物料自身中和的目的。另一种办法为材料混合的方法,即适当选用材料混合比,使材料与其他物质摩擦分离时不会显现明显的静电效应。例如,含有 40% 尼龙和 60% 达科隆的混合纤维同镀铬表面摩擦时不会产生静电积聚。表 6-

13、17 一些物质的静电序列(+)(-)玻璃腈纶尼龙纤维尼龙羊毛绸人造丝棉纱纸麻钢铁聚苯乙烯硬橡胶醋酸纤维素合成橡胶聚酯纤维丙纶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时应注意选用的材料应能适应工艺上的要求,而且有一定的导电性,以防设备本身积聚危险的静电,并应注意物料变化是否改变带电极性等。基于上述原理,在存在摩擦而且容易产生静电的场合,生产设备宜于镶配与生产材料相同的材料。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考虑采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以减轻静电的危害。2.控制流速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例如,油品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流动电流或电荷密度的饱和值与油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14、可见控制流速是减少静电荷产生的一个有效办法,然而这种方法与目前石油工业发展的高速装运还有矛盾。一些国家和单位进行研究的结果,是对最大流速加以限制。实验归结出如下安全流速的公式式中 v平均流速,m /s;d管道直径,m。以此公式计算不同管径的允许最大流速见表 6-18。由于静电的危险程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表 6-18 内数值不是绝对的。如果有长期运行经验证明,也可以提高速度。但是,在此同时要注意防止因高速形成喷雾的状态。此外,对乙醚输送,在管径不大于 12mm 以及对二硫化碳输送管径不大于 24mm 时,二者的流速均不宜超过 1 1.5m /s。如果管径增加,则流速要降低。其他如脂类、酮类和醇

15、类等流体流速允许达到 10m /s。粉体在管道内输送时,带电微粒流动形成的粉流电流大致与气流速度的 1.8次方、管径的 1次方和粉体载荷量的 1次方成正比。欲改变工艺参数 (如气流速度或载荷量),以改变生产率时,可按照与输送液体类似的方法,确定新情况下的输送参数(如管径)。应当注意,因为粉体输送产生静电的情况相当复杂,确定粉体输送的允许参数是很困难的,所以,必须根据长期运行经验,确定相应输送过程允许的参数。在皮带传送等其他产生静电的工艺过程中,也应该根据运行经验得出某些允许的工艺参数;改变工艺过程时,应注意这些工艺参数的要求。3.增强静电电荷的衰减在产生静电的任何工艺过程中,总是包含着静电的产生和逸散两个区域。在静电产生区域,主要指带电过程(分离出相反极性的电荷);在静电逸散区域,是指电荷自介质材料上泄漏或松弛而逸散。这些现象的本质是电荷守恒定律。基于电荷守恒定律,两个区域的存在,可以采用不同的预防静电危害的措施。在一些生产工艺过程中,静电产生和逸散区域见表 6-19,但是,由于静电起电过程比较复杂,上述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工艺过程、工作参数或生产物料性质的改变可能改变产生静电区域和静电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