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98335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齐韩魏共攻燕原文:齐、韩、魏共攻燕,燕使太子请救于楚。楚王使景阳将而救之。暮舍,使左右司马各营壁地,已,稙表。景阳怒曰:“女所营者,水皆至灭表。此焉可以舍!乃令徙。明日大雨,山水大出,所营者水皆灭表,军吏乃服。于是遂不救燕,而攻魏雍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惧,乃罢兵。魏军其西,齐军其东,楚军欲还不可得也。景阳乃开西和门,昼以车骑,暮以烛见,通使于魏。齐师怪之,以为燕、楚与魏谋之,乃引兵而去。齐兵已去,魏失其与国,无以共击楚,乃夜遁。楚师乃还。译文:齐、韩、魏三国联军进攻燕国,燕国派太子去楚国求援。楚王派大司马景阳率军救燕。晚上宿营时,景阳派下属左、右司马分别构筑营垒,营垒已建成,

2、四角各立表柱。景阳看后大发脾气,说:“你们建的营垒,等到大水来了,表柱都会被吞没的,这里怎么能宿营呢?于是下令迁到别处。第二天下起大雨,山洪爆发,原来所建的营垒,表柱都被吞没了。全军都很信服。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去援救燕国,而去攻打魏国的雍丘,夺取了雍丘,把它给了宋国。齐、韩、魏三国都很害怕,于是停顿围攻燕国。魏军驻扎在楚军西边。齐军驻扎在楚军东边,楚军想撤回,但不可能。景阳于是翻开西面的军门,白天车马来来往往,夜里灯火照得通亮,显示出楚军与魏军正在通使的模样。齐军见这种情况,觉得很奇怪,认为燕军与楚军正结合魏军图谋齐军,于是齐军就领兵撤退。齐军已撤退,魏军失掉盟军,没有了攻打楚国的盟军,于是当

3、天晚上全军转移。楚军也班师回国。张丑为质于燕原文: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说以利。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境吏恐而赦之。译文:齐臣张丑去燕国作人质,燕王要杀张丑,张丑准备逃出燕国,边防人员抓住了张丑。张丑说:“燕王之所以要杀我。是因为有人说我有宝珠,燕王想得到这颗宝珠。可如今我已经把这颗宝珠丧失了,燕王却不相信,你假如把我送交燕王,我就说是你夺了我的宝珠,吞到肚子里去了。燕王一定要杀你,剖开你的肚子和肠子。一

4、个贪得无餍的国君,只能用私利才可以说服他。我反正是要死的,你的肠子也会一寸一寸地被切断。边防人员害怕,就把张丑释放了。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原文: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乃召昌国君乐间而问曰:“何如?对曰:“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王曰:“吾以倍攻之,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乐间入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

5、而去,那么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那么君掩盖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望有过那么君教导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天下莫不闻,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谚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以故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也;救人之过者,仁者之道也。世有掩寡人之邪,救寡人之过,非君心所望之?今君厚受位于先王以成尊,轻弃寡人以快心,那么掩邪以救过,难得于君矣。且世有薄于故厚施,行有失而故惠用。今使寡人任不肖之罪,而君有失厚之累,于为君择之也,无所取之。

6、国之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所以合好掩恶也。室不能相和,出语邻家,未为通计也。怨恶未见而明弃之,未尽厚也。寡人虽不省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那么不内盖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苟可以明君之义,成君之高,虽任恶名,不难受也。本欲以为明寡人之薄,而君不得厚;扬寡人之辱,而君不得荣。此一举而两失也。义者不亏人以自益也,况伤人以自损乎!愿君无以寡人不肖,累往事之美。昔者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柳下惠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柳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今寡人之罪,国人未

7、知,而议寡人者遍天下。语曰:论不修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绝,智不简功。弃大功者,辍也;轻绝厚利者,怨也。辍而弃之,怨而累之,宜在远者,不望之乎君也。今以寡人无罪,君岂怨之乎?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意君曰,余且匿心以成而过,不顾先王以明而恶,使寡人进不得修功,退不得改正,君之所揣也。唯君图之。此寡人之愚意也。敬以书谒之。乐间、乐乘怨不用其计,二人卒留赵,不报。译文:燕王喜派相国栗腹拿出金百斤向赵孝成王献礼致敬,饮酒三日,返回燕国汇报说:“赵国的老百姓壮年人都死于长平之战,年幼的一代还未壮大,您可以乘机去攻打赵国。燕王于是召见昌国君乐间,问他:“去攻打赵国怎么样?乐间答复说:“赵国是四通八

8、达的国家,他们的民众都通晓作战,不能与赵国开战。燕王说:“我用一倍的兵力去攻打它,可以吗?乐间答复说:“不可以。燕王说:“我用三倍的兵力,可以吗?乐间答复说:“不可以。燕王大怒。左右大臣都认为赵国可以攻打,于是立即出兵六十万去攻打赵国,派栗腹率领四十万士卒进攻鄗地;派庆秦率领二十万士卒进攻代郡。赵国派廉颇率领八万人在鄗地迎战栗腹,派乐乘率领五万人在代郡迎战庆秦。结果燕军大败,乐间投奔赵国。燕王写信责备乐间并致歉意,说:“寡人无能,没有遵从您的意见,所以您才弃国而去,可见寡人无能这是非常明显的了。我想说明自己的心愿,您却不肯听,所以派使者陈述我的心思,请您抉择。常言说:仁者不轻易绝交,智者不轻易

9、抱怨。您对待先王,举世明知。寡人假如有不当之处,希望您能包涵,没想到您公开加罪于我;寡人如有错误,希望您能教导,没想到您公开抛弃了我。而且寡人的罪过,国内无人知道,天下无人理解,您逃匿出国,公开抱怨并抛弃我,寡人就有罪了。不过,恐怕您也没有尽到忠心吧,俗话说:敦厚的人不以毁损别人来抬高自己,仁德的人不以毁损别人来追求声誉,因此,掩盖别人邪恶的人是敦厚的人的行为,纠正别人错误的人是仁德的人的行为。世间有能掩盖寡人的邪恶,纠正寡人的过错的,不寄希望于你,又寄希望于谁呢?您受到先王的厚待而享受尊位,如今却轻率地抛弃寡人而满意如意,那末,掩盖我的邪恶,纠正我的错误,就很难要求于您了。而且世人虽然对待寡

10、人很刻薄,我反而厚待他们;他们行为虽然有错误,我反而惠爱并任用他们。如今即使寡人蒙受无能的罪名,而您也会受到缺乏仁厚之风的批评,还是由您抉择吧,我无所他求。国家有边界,就如同家庭有垣墙一样,是用来敦睦感情,掩饰内丑的。家庭不和睦,便把家里的予盾宣扬出去,这可不是符合一般常理的做法。怨恨还未显露,就公开抛弃,不能说是尽到忠心了。寡人虽不好,还不象殷纣那末坏;您虽然不得志,还没有象商容、箕子遭到的那种灾祸。可是,您没有把我的错误掩盖在内部,反而在外面公开抱怨,恐怕这恰恰足以伤害您的高义,而降低高尚人格,不是这样吗?假如您这样做,可以说明您的大义,可以成全您的高风亮节,我虽然蒙受不好的名声,也不觉得

11、难以承受。想要说明寡人待您刻薄而您又见得敦厚;宣扬寡人的耻辱,而您又不见得荣耀。这样一做,双方都受损伤。讲节义的人,不以损害别人来抬高自己,何况损害了别人而又损害了自己呢?希望您不要因寡人无能,而伤害您以前的美德善行。从前柳下惠在鲁国做法官,屡次被撤职,却不分开鲁国。有人对柳下惠说:“你可以分开鲁国了。柳下惠说:“假如与一般凡人不同,到哪儿不会不被撤职的呢?既然都是一样被撤职,我宁愿在本国被撤职。柳下惠并不因屡次被撤职而自暴自弃,所以人们不忘却他过去的功业;不去考虑分开本国,所以古今没有人非议他的。如今我的错误本国人未必知道,可是议论寡人的人普及天下。谚语说:“忠言不加伪饰,高论不伤害人,仁人

12、不轻率绝交,智者不丢弃功业。抛弃人的大功,就会使别人情绝而仇恶;轻率绝交,贪求私利,结果就产生怨恨,因绝情而抛弃前功,因怨恨而自暴自弃,这种情况应该产生在与国君疏远的大臣之中,不希望发生在您的身上,假如我没有罪过,您难道会怨恨吗?希望您抛弃怨恨,追念先王,再来继续教导寡人。也许您会说:我将因为您的过错而感到快乐,因说明您的丑恶而不顾先王对我的厚爱。使寡人进不能建立功业,退不能改正错误,这都由您来决定,希望您考虑,这是寡人区区心意,所以诚恳地写这封信向您说明。乐间抱怨燕王不采用他的计谋,终于留在赵国没有回信秦并赵原文: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使者过赵,赵王系之。使者曰:“秦、赵为

13、一,而天下服矣。兹之所以授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授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译文:秦国结合赵国,赵国向北攻打燕国。燕王听说后,派使臣去向秦王祝贺。使臣经过赵国,赵王拘留了他,使臣说:“秦国和赵国结合,诸侯都服从。燕国之所以听

14、命于赵国是因为秦国和赵国结合的缘故。如今我出使秦国,而赵国拘留我,这说明秦国和赵国有矛盾。秦、赵两国有矛盾,诸侯就一定不会服从赵国,燕国也不会听命于赵国。再说,我出使秦国,并不阻碍赵国进攻燕国啊。赵王认为说得对,就释放了燕国使臣。燕国使臣拜见秦王说:“燕王听说秦、赵两国结合,燕国派我持金千斤来祝贺。秦王说:“燕王昏庸无道,我要赵国灭掉燕国,你还来祝贺什么?燕国使臣说:“我听说,当赵国在全盛时期,南面的邻国是秦国,北面的下曲阳靠近燕国,赵国的土地方圆三百里,却与秦国相持了五十多年,赵国之所以反不能战胜秦国,是因为赵国小,又没有可能有其它国家来帮助扩大自己的国土。如今大王要赵国向北去灭掉燕国,假如

15、燕国和赵国结合一致,就肯定不会再听从秦国了。我暗自为大王担忧。秦王认为说得对,于是派兵援救燕国。燕太子丹质于秦原文: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那么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太子曰:“然那么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田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