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98257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诗词鉴赏汇编宝山嘉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孤蓬”喻指的是 ,这和“_”喻指的是同一人。(2分)2.下列对诗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描写了城外凄迷而美丽的景色。B.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C.诗中寄托了作者难掩的悲哀。D.诗的情感基调是缠绵悱恻的。宝山嘉定1.远行的友人(1分);浮云(1分)2.B(2分)崇明县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天

2、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两首词描写的季节分别是和。 (2分)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四块玉”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B.都表达了主人公对情人的相思之情C.都采用寓情于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D.都在词的末句直抒胸臆、表达情感崇明县1.春季;秋季(每格1分,共2分)2.B(2 分)奉贤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

3、的景象。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2.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 。(2分)奉贤区1.C(2 分)2.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喜爱、渴望)之情(2分)虹口区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甲作品的作者是,乙作品中“天净沙”是。(2分)2.下列对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作品描绘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致。B乙作品描

4、绘了秋天的凄冷萧索之景。C甲作品表达了努力进取的雄心壮志。D乙作品表达了孤旅者伤心悲痛之情。虹口区1.王维(1分)曲牌名(1分)2.(2 分)C黄浦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 【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横”与“绕”动静结合地撤写青山白水的姿态,以下与之手法相似的一项是( )(2分) A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C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写景

5、色之美让人流连,正是诗人和友人惜别之情的体现。B颔联以“孤”写“蓬”,生动地描摹出友人漂泊天涯的孤单。C颈联用“浮云”作比,写友人行踪不定,无限关切饱含其中。D尾联以声夺人,以班马长鸣渲染了别离时浓烈的哀伤氛围。黄浦区1.(2 分)A2.(2 分)D静安青浦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 ) (2分)A.武松打虎 B.煮酒论英雄 C.明湖居听书 D.劳山道士2.作品中的大海具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

6、想要 的抱负。 (2分)静安青浦1.B(2 分)2.雄伟/壮丽(1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1分)浦东新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2分)2.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浦东新区1.伤春惜花(时)(2分)2.D(前者却道的是花事,后者是言不由衷,

7、故左右而言他)(2分)闵行区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4分)【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乙】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从诗歌形式上分,上面两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2分)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作为山水田园诗,都描写了清新、宁静的优美图景。 B.两首诗都反映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淸静隐逸生活的理想。 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隐隐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D.情感表达上,甲诗在尾联直

8、抒胸臆,乙诗则显得更为含蓄。闵行区1.王维(1分);五言律诗(1分)2.C(2分)普陀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翻似”在诗中的意思是。(2分)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的地方。B.“闻笛赋”借嵇康思旧赋体现怀念之前C.以“烂柯人”表达诗人遭贬23年的感慨。D.全诗表达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乐观的精神。普陀区1.倒好像(2分)2.B(2分)松江区阅读下列诗句,完成第1-2题(4分)【甲

9、】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乙】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甲、乙分别通过“”和“ ”等词句表现“凭栏之久”,以此表达用情之深。(2分)2.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句所交代的时令都是春季。B.都描绘了有情人离别时的场景。 C甲的抒情方式委婉,而乙较直接。D.两句中的景分别用来渲染气氛和层层设障。松江区1.(2分)伫倚(1分)溪又斜,山又遮(1分)2.(2分)B徐汇区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

10、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诗中“春芳歇”意为。(2分)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2分)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徐汇区1.春天的芳华凋谢(2分)2.B(2分)杨浦区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甲】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

11、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 (2分)2.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杨浦区1.作者同为南宋词人辛弃疾或甲词中的“而今之愁”与乙词中想借酒所消之愁一致,都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优愁和愤懑。(2分)2.B(2分)闸北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12、,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滋去,萧萧班马鸣。1.诗中“班马”的意思是 。(2分)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D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闸北区1.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2分)2.B(2分)长宁金山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 7题(4分)【甲】山居秋暝 【乙】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维 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甲】诗中“空”字写出了山野的空旷寂静;【乙】诗中“空”字则表现了诗人此刻_的精神状态。(2分)2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是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B两首诗都运用了典故来表达志向。C两首诗都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来写。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之情。长宁金山1心中尘世杂念全消(2分) 2B(2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