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8214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由于石油是重要的资源,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联,学生对石油最基本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节课的知识点不多,知识重点是解决石油的组成及分馏原理。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石油的形成、组成、储备及石油产品的用途 掌握石油的分馏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概况2、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通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 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石油工业五十年来的发展,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 培养热爱科

2、学,崇尚科学,立志投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品质。 树立节约能源以及防止污染、注重环保的意识。教学重点石油的分馏原理及石油产品的用途教学难点石油的分馏原理教学模式互动交流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流程中国石油资源石油的用途石油的形成石油的物理性质石油组成成分石油的炼制演示石油分馏录 石油的像 重要性引言总结评价:石油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结束教学过程引言 最近几天最重大的国际新闻是什么? 学生 美国即将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提问 你们是否知道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 争夺石油资源过渡 说明石油对我们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的课题就与石油有关录像 石油的重要性(前半部分)引导 大家知道,人们的衣、食、住

3、、行、用都直接或间接与石油产品有关。谁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品那些与石油有关?学生归纳 石油的用途(先讨论后回答)电脑显示 石油产品用途的图片总结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往往以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来比喻石油与工业的关系,把石油称作“工业的血液”。引导 那么我国的石油资源情况如何呢?我想大家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后已经有所了解了,现在就请两组同学的代表来展示他们的收集成果学生活动 介绍我国的石油资源(电脑显示) 我国石油的分布情况 我国石油的储量总结 中国既是一个石油“富国”,又是一个石油“贫国”设问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学生 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回答引导 同学们看见过石油吗?

4、它有何物理性质?展示 石油样品分组实验 石油的溶解性小结 石油物理性质电脑显示 石油的形成和物理性质设问 石油燃烧会产生什么物质?由此你能不能推断它的元素组成? 学生回答 石油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电脑显示 石油的组成转折 石油被发现和大量开采之后,销路却一直不好。因为没有加工过的石油(原油),用处并不很大,当时主要用来点灯。但石油燃烧时,黑烟太大,很快就会将房间熏得像煤窑,与那时已应用十分普遍的煤气灯相比,劣势十分明显。怎样才能把石油变成财富?就要把石油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那么用什么办法来分离石油?学生讨论 根据石油成分确定分离原理、方法演示实验 石油的分馏(教材P4实践活动)指出 在分馏时

5、原油先要进行脱水、脱盐处理观察并思考 那个塔间先出现液体?哪个塔间液体最多?哪个塔间温度最高?记录分馏前后的温度学生讨论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提示 蒸馏时沸点高的先出来还是沸点底的先出来?沸点高的先冷凝还是沸点底的先冷凝?强调 分馏的原理分馏的本质:物理变化电脑显示 石油的炼制流程介绍 分馏产品及用途(教材P5)指出 石油深加工的方法还有:裂化(裂解)、重整、精制等录象 石油的重要性(下半部)评价 石油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活动 石油的重要性 石油和环境 石油和社会总结 请一位同学总结: 合理利用石油关系到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的问题, 展望未来: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1、本节课以石油的知识为主线,其间始终贯穿着一条暗线与石油有关的综合性知识,使学生通过化学课堂掌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先以直观的社会背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了解我国石油资源的状况及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从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最后让学生对石油作出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能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同时具有节约能源、防止污染、注重环保的意识,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2、此节课课前需要查阅的资料较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角度对石油作出评价,对学生要求较高,怎样有效地提取、加工信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面,今后还有待改进。另外,如何在课堂外让学生继续关注此方面的内容,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