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8167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 预览次数:148 发布时间:2010-12-20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淮安市民营经济探讨会遵照国家、省、市关于“调结构、转方式、提层次、促发展”的要求,为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会会同淮阴师范学院、市经信委及工商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开展了淮安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软课题探讨,形成了3万余字的探讨报告。现将其中重点提炼成“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一、我市民营企

2、业发展模式的现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几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9年底,全市民营企业总数已达30442户,注册资金637.5亿元,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到152821户。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538个,产值1138.17亿元、增加值207.18亿元、入库税金29.52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1%、70.2%、52.8%和30.2%,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与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关联度极大,随着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以及面临的调结构、提层次、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等考验,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将成

3、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在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也在不断的探究各自的发展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模式多样化的状况。调查分析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有这样几个特点:1、从民营经济增长的方式看,我市的民营企业大多数起点较低,其生存发展主要依靠于资源的粗放利用,把自身的资源环境成本外部化,并且是建立在我市劳动力成本低的基础上。2、从企业的资本形成看,我市的民营企业主要是依靠自我积累,且积累过程较长。3、从企业管理模式看,我市民营企业目前绝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或者是沿袭原有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4、从所处产业价值链的位置看,我市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处

4、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生产粗放,本大利薄。(二)我市民营企业现有发展模式的弊端1、发展水平较低,且提高难据统计,2009年我省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总共有111家,占总数的22.20%,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我省企业就有7家,占35%,但是我市没有1家民营企业入围。今年发布的全国企业500强中,我省就有49家入围,我市也没有1家企业上榜。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总数、注册资金总量,在全省排第11位。这都反映了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层次。面对新一轮发展的激烈竞争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须要,这一弊端显得尤为突出。2、规模普遍偏小,且长大难 以民营工业企业为例,据2009

5、年的统计数据,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共有153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只有8家;主营业务收入5-10亿的民营工业企业仅27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企业较少,同样在行业中有影响的企业也为数不多。就最近发布的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100强中,我市和宿迁并列均仅有3家,且在规模和发展层次上都偏小偏低。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占整个工业企业总数达88.1%,但其从入库税收只占30.2%,正是我市民营企业规模小、层次不高的反映。3、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滞后,且推动难现代企业制度是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我国自从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许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学习发达国家

6、先进管理阅历的同时,不断深化改革,建立了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市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或没有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的虽然进行了公司化改造,但还很不规范,这一点在传统发展模式的民营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有的甚至还沿袭着家庭作坊粗放、落后的经营管理,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极不适应,也制约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4、普遍缺少发展战略探讨,发展意识不强 面对中心和地方各级政府提出的调结构、转方式、提层次的要求,以及国内外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市的不少民营企业普遍相识不清,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主动应对的举措。面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绝大

7、多民营企业没有主动呼应制定自身的“十二五”规划,做好迎接新一轮发展的打算。5、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开放意识不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可以许久地影响企业的发展,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受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市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开拓开放意识普遍不强,小富即安的观念依旧存在,与先进地区比,更缺乏融入长三角、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的胆略,也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6、学习利用政策不够,机遇意识不强一方面,不少民营企业负责人不刚好仔细地学习国家、省、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吃透精神、用足用好;另一方面,我市的民营企业多而散、小而弱,这就使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民营企业

8、发展的政策举措在执行过程中难以突出重点,有效发挥其激励推动的作用。二、当前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模式面临的风险分析形势,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将面临以下几方面风险压力:(一)资源环境压力方面:随着经济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惊慌,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必定不断涨价,成本也将渐渐上升,势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把低碳低排放列入企业考核指标,同样不再给中小企业环境成本外部化的空间,这些都给民营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二)社会压力方面:考虑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会给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国家十二五期间将加大收入安排改革的力度,职工工资必定逐步增长,企业必定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处于

9、产业最低端的中小企业将明显受压。(三)市场压力方面: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明显和猛烈,我市的民营中小企业也将不得不面临来自两大市场的竞争压力;(四)转型压力方面:我市的民营中小企业大多处在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实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面临调结构、转方式、提层次的要求心理打算和条件打算均不足,必定会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三、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建议(一)进一步相识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影响着整个经济转型升级。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努力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而优化其发

10、展模式有利于民营企业突破传统思想文化以及经营管理体制的束缚,有助于民营企业正确相识并主动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不仅是民营企业自身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举措,更是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二)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迎接新一轮发展一是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安排地培训、辅导有条件的企业(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编制企业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自己在行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尤其要注意以胜利的企业典型作为实例,实施详细的指导。刚好供应国家、省以及我市各级产业、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信息,帮助企业把握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走势,抓住城市化、工业化、

11、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统筹发展的机遇,拓展发展思路和发展的空间。二是将“专、精、特、新”发展模式作为我市中小民营企业优化发展模式的首选,此类发展模式不仅在省内外,就是在我市也已有许多胜利的典型,如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由于走专、精、特、新的模式,其产品占全国五星级酒店市场的60%。再如金石、共创、神舟、海珠等企业胜利的阅历中小企业看得见、易接受、好落实、见效快,事实证明,既符合我市民营企业的实际和进一步发展的须要,也符合国家工信部的部署。(三)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模式 激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有利于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发挥的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机制,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

12、要从传统家族式封闭的发展模式中超脱出来,加快走股份合作发展的道路,加大走出去的胆识和步伐,更好地利用好国内外两大市场带来的机遇及国内外两大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开放水平,优化发展模式。(四)加强战略联盟建设,优化发展模式 一是加强技术战略联盟建设,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使企业从单纯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主动转向依靠科技进步谋发展,从而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上来。“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拓展合作内容和范围,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二是加强营销战略联盟建设,主动推动营销网络化、销售全球化、服务优质化。三是加强产业合作联盟建设,实施垮区域、跨行业、产业

13、上下游合作,求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利益共赢最大化。(五)以发展电子商务为契机,优化发展模式 新型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四位一体的模式,为民营企业供应了与国有企业公允竞争的平台,大量的市场空间,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以及与大企业合作配套,创新发展机制体制的路子,是民营企业优化发展模式的催化剂,建议将电子商务的应用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加速推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六)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国务院已经下达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定”,建议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仔细探讨并出台详细规划和措施,下大力气把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作为发展民

14、营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七)健全完善政府支持政策,服务优化发展模式建议以强化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作为原则,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模式为目标,因势调整完善激励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并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相应的详细实施方法,提高政策的落实程度。拟请详细补充和完善:1、刚好扩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尽快设立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创新基金,创建条件设立社会力气共同参与的风投基金。2、遵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呈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部署,把激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出台激励在产业集群的区县、镇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为民营企业实现集群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15、以及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创建必要的外部条件。3、用财政行政存款作为杠杆,激励银行创新举措,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规模,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4、相对集中政策及有关生产要素,激励民营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尤其在加快培育小巨人、行业龙头企业方面加大力度。5、实施品牌战略。遵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详细抓手。在大力培育特色品牌、抓好企业特色和产业、区域特色的同时发展高端品牌。将企业品牌作用的发挥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即既要重视创牌工作,更要重视品牌引领企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6、主动引导和培育民营企业上市,以募集更多的社会资金,助民营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7、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除了要发挥好已有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作用之外,“十二五”期间,应将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作为重点,一方面帮助企业和行业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使之成为技术交易或转移的平台,助民营企业克服技术条件不足之难。8、建议设立民营企业规模升级奖和绩效贡献进位奖,定期召开表彰大会,激励民营企业进位、争先、创优。9、引导我市的各种行业协会和商会加快转型建设,在与政府部门脱钩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2010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