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临渭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情况汇报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8030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渭南市临渭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渭南市临渭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渭南市临渭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渭南市临渭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渭南市临渭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渭南市临渭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南市临渭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情况汇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渭南市临渭区2007年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一、我区基本情况1、社会经济概况临渭区共设28个乡镇办,其中建制镇15个、乡7个,办事处6个,495个行政村,2604个村民小组,全区总人口90.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56万人,非农业人口25.46万人。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36.5万吨。杂果面积发展到17.42万亩,产量23.2万吨,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2.46万亩,产量17.3万吨,产值18.4万元。2、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临渭区地处关中东部,东邻大荔、华县;西连临潼;南靠兰田;北接富平、蒲城。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1431公里,总面积1254平方公里

2、,折合188.1万亩,耕地面积115.8万亩,其中渭北89.1万亩,黄土台塬区23.3万亩,丘陵沟壑区3.5万亩。地形地貌南北差异明显,以陇海铁路为界,北为渭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面积833.4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办)。海拔高350400米。南至秦岭山北坡脚为黄土台塬,塬面被沋河切割成东、西两塬,面积261.8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海拔高600800米。台塬以南为秦岭山地和丘陵沟壑,辖大王及桥南、阳郭三个乡(镇)的部分村组,面积158.8平方公里,海拔8002200米。3、气候、水文地质条件临渭区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大陆性气候较明显,四季分明。其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升温快,

3、多风;秋季降温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酷暑,多伏旱。区内平均气温15,渭北平原高于两塬,两塬高于丘陵山区。年内气候变化较大,7月份最热,平均29,元月份最冷,平均零下8。我区地质条件南北差异较大。分三个类型区域:即渭河阶地、黄土台塬、秦岭山地。年平均降雨量为621.8mm,集中在7、8、9三个月,降雨量为255 mm。塬区年平均降雨量739.4mm,渭河平原区年平均降雨量565.7 mm。 4、水资源条件 (1)地表水资源 渭河平原为微产流区,年径流深为10mm,径流系数0.02;渭河南黄土台塬区为低产流区,年径流深为58mm,径流系数0.09;丘陵沟壑区年径流深为170 mm,径流

4、系数0.2;秦岭山区为高产流区,年径流深为298 mm,径流系数0.34;全区多年径流量为7067万m3,平水年6301万m3,中等干旱年为4289万m3,干旱年为2936万m3.按区域分:渭北平原区683.1 m3,占 9.67%,城区150.3 m3,占2.13%,黄土塬区1731 m3,占24.5%,丘陵区1226 m3,站17.3%,秦岭山区3287 m3,占46.5%。按现有人口计算,全区地表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85 m3,亩均59 m3。(2)地下水资源全区地下水总补给量26063万m3,可开采量24368万m3。其中:黄土台塬区总补给量3538万m3,可开采量3348万m3,开采模

5、数12.8;丘陵沟壑区总补给量237万m3,可开采量237万m3,开采模,3.77;秦岭山地区总补给量578万m3,可开采量578万m3,开采模数6.0。(3)水资源总量全区地表水资源总量3468万m3,地下水综合补给26063万m3,全区资源总量29531万m3,人均资源总量385 m3,将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是必由之路。5、土壤、植被全区土壤分为12个土类,24个土属,77个土种。其中主要土类分布:搂土面积109.3万亩,占58.1%,分布在渭河平原及两塬区。黄土性土面积37.1万亩,占19.1%,主要分布在两塬区。盐土面积4万亩,占2.1%,分布在渭河北抽渭灌区。红胶土

6、面积9.4万亩,占5%,分布在丘陵区。淤土8.4万亩,占4.4%,分布在渭河平原及沋河,赤水河、零河等川道。二、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布置(1)示范项目总体布置根据我区水文地质及经济状况,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示范项目分两个示范区布置。崇凝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区该项目区地处渭南城区南17公里的黄土台塬区,位于崇凝镇以南、隐村以东、丁村以西、五星村以北的渭桥公路两侧范围内。项目区地域开阔,地形起伏不大,土壤肥沃 。地下水位埋藏相对较浅。地下水储量较丰富,水质良好,适宜灌溉,又靠近崇凝镇,物资供应及机械维修等可以保障。所以项目区布置在这里,即对塬区发展节水灌溉有一定的代表性,又对当地群众陈旧落后的灌溉模

7、式有一定的改变,所以是一个理想的项目区。该项目区规划低压暗管灌溉面积1624亩,修复水源井6眼,其中深水井1眼,辐射井5眼;铺设低压暗管12.67公里,建出水保护桩155个,修建井房6间(54),架设低压线路1.55公里,挖填土方9110 m3。阳郭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区该项目区地处渭南城区南17公里的黄土台塬区,位于阳郭镇高家村北、贺家村南、牛家村以东、牛斜自然村以西的渭兰公路两侧范围内。该区域地形起伏不大,土壤肥沃。地下水储量较丰富,水质良好,适宜灌溉,因靠近阳郭镇,物资供应及机械维修等可以保障。所以项目区布置在这里,即对塬区发展节水灌溉有一定的代表性,又对当地群众陈旧落后的灌溉模式有一定

8、的改变,所以是一个理想的项目区。该项目区规划低压暗管灌溉面积1419亩,维修水源井5眼,其中深水井1眼,辐射井4眼;铺设低压线路1.4公里,挖填土方9003 m3。两个规划区共建设暗管灌溉面积3043亩,配套机泵11台/套,维修水源井11眼,其中深水井2眼,辐射井9眼;铺设低压暗管23.37公里,建出水保护桩289个,修建井房11间(99),架设低压线路2.95公里,挖填土方18113 m3。(2)工程建设项目与内容根据省、市对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建设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建设项目如下:水源工程本项目以开发利用地下水为主。示范区规划修复深井2,单井出水量36 m3/h;修复区内现

9、有辐射井9眼,单井出水量50 m3/h。并铺设地埋低压线路、配套机泵、建设井房。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规划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043亩,其中崇凝镇1624亩,阳郭镇1419亩。灌区内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兼植油菜、果树等经济作物。(3)工程技术要求技术方面严格按照国家高标准节水示范建设要求进行。严格陕西省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验收办法执行。工程建设采用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设备和材料,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真正起到样板示范作用。示范区内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安国家及水利部门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三、取得的成效1、水量平衡分析两个

10、项目区均属黄土台塬区,地表水资源缺乏,农业灌溉只能依靠地下水。根据渭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分析资料,得知两个项目区的地下水可采模数均为12.8 m3/平方公里年。崇凝项目区面积6.3平方公里,阳郭项目区面积7.5平方公里,经计算,崇凝、阳郭两个项目区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80.64万m3和96 m3。根据目前两个项目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崇凝项目区共有机井6眼,其中1眼供人畜生活用水,现状可供水量为15.5 m3,其它5眼农灌用井皆未配套使用;阳郭项目区共有机井5眼,现状可供水量为11.6 m3,其余2眼农灌用井皆未使用。两个区规划了节水灌溉项目后,将11眼农灌井配套使用,其中有2眼深井

11、和9眼辐射井根据其单井实际提水量,深井32 m3/h,辐射井50 m3/h,崇凝、阳郭两个项目区设计水平年的可供水量分别为62.33万m3和58.32万m3。(1)项目区需水量预测根据两个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在规划范围内之涉及人畜生活用水和农灌用水。按照用水情况不同,农业灌溉按75%保证率进行预测,人畜生活用水采用95%保证率进行预测。(2)生活需水量预测由于两个项目区现状生活需水和设计水平年生活需水变化不大,人口数量和大家畜数量无大的变化,因此,定额采用一个标准。根据人数标准,人畜生活用水定额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均人口用水定额采用40L/人日,大家畜为50L/头日,崇凝项目区现有人口6100人,

12、大家畜600头,计算出该项目区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需水量为12.25万m3;阳郭项目区现有人口4400人,大家畜450头,计算出该项目区现状年和设计水平年需水量为8.8 m3.(3)农灌需水量预测现状年两个项目区没有进行农业灌溉,农灌需水不计。设计水平年崇凝、阳郭两个示范区分别规划节水灌溉面积1624亩、1419亩,根据本次两项目区节水灌溉措施,拟定设计水平年农业节水灌溉综合定额75%保证率情况下为200 m3/亩,经计算,设计水平年75%保证率时,农田灌溉需水量为42.6万m3。(4)两项目区不同水平年需水量分析结果崇凝、阳郭两个项目区现状年需水量只有人畜饮水,其需水量分别为12.2万m3和8

13、.8万m3,而现状可供水量分别为15.5万m3和11.6万m3,所以现在需水量与现状可供水量相比,两个项目皆有余水;设计水平年人畜生活需水量无太大变化,采用现状年的需水量,农灌需水量按照两个项目区农灌需水量75%保证率为51.92万m3;设计水平年两项目区分别启用原有农灌井11眼,在原有的基础上,设计可供水量58.32万m3(未超过两项目的地下水可采用量在75%保证率情况下)和需水量相比,两项目区皆有余水。(5)节水比较该项目区属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是一项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节约灌溉水量的工程形式,与原土渠灌溉相比具有成本低、耗能少、简便易行等特点。其主要体现在:,节水 管道灌溉可以减少渗漏和

14、蒸发损失,提高水的效利用率。根据多年经验原土渠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而管道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5,该项目去农作物灌溉制度中灌水定额为40 m3/亩,在干旱年份中大田经济作物按年需灌水5次计,由以上各系数可计算出该项目区工程实施后亩均比照原土渠灌溉年可节水70 m3,每年总节水量为21.3万m3。节能 用管道输水灌溉,一般比土渠输水消耗能耗,但通过节水,与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所减少的能耗相比,一般可节省能耗20%25%。节地 根据我国北方井灌区资料调查证明,以管代渠可减少占地2%左右,这对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h的现状来讲,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省时、省力 管道输水灌溉是一定压力

15、下进行的,水流速度要比土渠水流速度快,供水及时,有利于提高灌溉效率,灌水周期短、适时、省时、节约劳动力。 增收增产 管道输水灌溉减少了水量损失,使灌溉面积扩大,且改善了田间灌水条件,即做到适时,又做到适量,从而满足作物生长期的需求,增收增产效果显著。 2、群众观念得到转变,逐步树立新型用水理念近年来,通过有偿用水和节约用水等为主题的形势多样的宣传活动,群众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节约保护水资源的知识逐步加深,在节水工程项目建设中,群众认识到农村节水灌溉工程有投入、有成本,节水意识,广大群众自觉改变传统陋习,新的水消费观念逐步形成。3、落实了党的富民政策,密切了干群关系节水灌溉工程作为新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着力改善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我们水务部门更是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作为水务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集中精力、集中力量,严格管理,狠抓落实。多年来因此,这一工程已成为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