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副本 (3)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97930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副本 (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副本 (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副本 (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副本 (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副本 (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副本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副本 (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六年道德与法治教案 副本 (3) 六年级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有两个班学生,他们活泼聪明,求知欲望强,对各门功课的知识都有着强烈的兴趣,正是对他们进行正确言行指导的好时候。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式,深入浅出地让他们学校一些与自身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以更好的保护自己。 二、教材分析: 青少年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

2、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普法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三、教学目标: 1、要根据六年级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2、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 3、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示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

3、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四、教学重、难点: 1、明确在未成年人在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学习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五、教学措施: 1、本学期我校法制教育可先从守则和规范为切入口,通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要求各个学生能记、会背、能对照、会执行,同时利用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有关学校课间、午间纪律、就餐纪律、放学排队纪律等各项规定的宣传。守纪是守法的最基础的环节。 2、法律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

4、,不断提高广大少年学生的普法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六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课题一:捍卫人格尊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法律赋予我们每个人同等的人格尊严。 (2)能力目标:我们捍卫自身人格尊严的同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们捍卫自身人格尊严的同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二、教学方式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再现 1,请学生翻开书的第

5、2页。 教师:请同学看看书中内容,说一说李文和张亮遇到什么事了?请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同学们 你们如果是他你会怎么做?请学生小组交流。 3.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或者同学你会怎么做?请学生举手说说自己想法和感受。 (二)案列分析: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说一说,案列中说了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通过分析你明白了什么呢? (三)活动天地: 1.王芳的做法正确吗?面对这种情况,宋丽应该怎么做? 2.李强的做法正确吗?杨凯应该怎么做,请你帮帮他。 四,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份。 五,教师小结:通过本

6、节课学习学生明白了我们捍卫自身人格尊严的同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课题二:我的肖像权我做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法律赋予我们每个人同等的人格尊严。 (2)能力目标:我们捍卫自身人格尊严的同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们捍卫自身人格尊严的同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二、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再现 1、请同学看看书中内容,说一说刘芸芸遇到什么事了?请学生自由发

7、言。 2.教师:同学们 你们如果遇到同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如果你身边也发生了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请学生举手发言在全班分享。 (二)案列分析: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说一说,案列中说了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通过分析你明白了什么呢? (三)活动天地: 1.下列行为,哪些涉及侵犯他人的肖像权?请在相应的项目后画“” 2.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想想看,这样做对吗?看图发言。 四,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五,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明白了我们有权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肖像权,与此同时,我们也应

8、尊重他人的肖像权。 课题三:向家庭暴力说“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家庭暴力不仅发生在父母子女身上,还会发生在夫妻之间,成年子女之间或者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 (2)能力目标:无论何种形式的家庭暴力,都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未成年人而言,家庭暴力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向家庭暴力说“不”。 二、教学方式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学生翻开学生用书第10页。仔细阅读“情境再现”,说说伊始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

9、同学们 你们如果遇到同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请学生在全班分享你的感受和想法。 3.如果你身边也发生了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请学生举手发言在全班分享。 4.请学生仔细阅读学生用书第11页“法律链接”,并听教师讲解。 5.阅读并了解了“法律链接”请学生帮助伊始同学解决困难。请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分享你的帮助方法和想法。 6.教师鼓励学生要正视家庭暴力,要敢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7.请学生翻到学生用书第13页,“活动天地”听下面几位同学的谈话,你有什么感想?遇到家庭暴力时,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 四,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

10、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课题四:警惕性侵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我防范意识很重要,不贪图小便宜,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单独跟异性到僻静的地方或房间。 (2)能力目标:当受到侵犯时,有权对侵犯自己的大人说“不”,并及时告诉父母或可以信任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学回家要结伴而行,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不要和陌生人到不熟悉或偏僻的地方,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二、教学方式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学生翻到学生

11、用书,认真听教师阅读“情境再现”。同学们听完这篇故事你认识到了什么?玲玲做得对吗?请学生小组讨论。 2.讨论后你们有什么感想?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你要怎么做?请学生举手发言。 3.请学生认真阅读“法律链接”。你知道了哪些法律?你对这些法律有听说过吗?请学生自由发言。 4.通过学生们的发言大家对本案列进行“案列分析”根据法律本案例会有怎么结果?请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5.请学生把学生用书的“活动天地:内容认真阅读并牢记在心。 四,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一条 禁止拐卖,绑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未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

12、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五,教师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生要认识到自我防范意识很重要,不贪图小便宜,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单独跟异性到僻静的地方或房间。 放学回家要结伴而行,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不要和陌生人到不熟悉或偏僻的地方,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课题五:文明安全行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看录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2、认知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养成自

13、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1、看录像。 2、教师导言:说起死亡,人们常常将其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第一次世界大战,2000万人丧失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3600万人化为硝烟,然而,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被人们忽略了,自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已有4000多万人惨死在那些飞旋的车轮之下。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数,每年受伤人数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人口数,更为可怕的是,全国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每1分钟就在车祸中受伤。中小学生的死亡比率更是占到了1/5。 那么,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对我们的危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

14、习的主题:关爱生命 安全出行 3、危险离我们很近,说说今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4、听了刚才同学了解到的新闻,想想,引发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违反交通规则) 5、再深究一下,为什么会违反?(有时是不知道,有时是知道,) 6、所以,我们不光要了解更多的交通知识,更要怎样?(懂得时时遵守) 二、学习交通小知识 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说说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 2、小游戏:交通知识连连看。 三、学习交通安全警示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个游戏,也知道了更多的交通知识,光自己知道还不行,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来,一起读读这些安全口号: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交通法规,经常看看。 、实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 、转弯抹角要谨慎,减速慢行记心头。 、驾车头盔要戴好,流汗总比流血好。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交通法规要遵守,行车畅顺乐悠悠。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互让半步,处处通途。 、各行其道,平安有靠。 、最大的幸福是平安。 四、总结 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我们小学生应该事事处处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关心他人的文明好学生。 课题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