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77004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送东阳马生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送东阳马生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执笔人:范存领 2012-04-24 累计课时:51-53送东阳马生序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特征。2熟读并翻译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义 。【学习过程】活动一、了解作者和作品.(自由朗读并熟记链接材料教师抽测)活动二、朗读课文AB自由朗读课文组内个体展示读各小组推举一名选手参加全班朗读竞赛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1: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A:在个体展示读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互相点评AB:在其他同学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B:学习点评他人的朗读,并记录下容易读错的句子。) 提示: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2、:嗜学( ) 怠( ) 叩问( ) 绮锈( )日再食( ) 冻馁( ) 叱咄( )活动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AB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并将自己难以翻译的字、词、句圈画下来(翻译提示:结合注释、运用所学、反复朗读、联系揣测)组内讨论明确难以翻译的字词句各小组推选一名组员将注释中没有且难以翻译的字、词、句的解释和本组不能解决的难点板演到小黑板组际间互相订正、互相释疑。提示:注意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 今: 走送之 走:古: 今: 尝趋百里 趋:古: 今: 或遇其叱咄 或:古: 今: 卒获有所闻 卒:古: 今: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 今:活动四、尝试背诵课文片段。个性调

3、整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弄懂课文内容,会翻译课文2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学习过程】活动一、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AB选定一名学生朗读分小组以“宋濂求学记”为题进行创造性复述班级展示提示: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合理概括其求学经历,抓住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这么做的原因。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象,合理补充一些细节。活动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 AB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A作者写出了他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B文章写了其他学生哪些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B对宋濂早年不畏艰难,刻苦攻读

4、的精神,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展示组间批阅修改)活动三、重点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展示组间批阅修改)A作者写作本文既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为什么在第1段里却要大谈自己年轻时为学之难呢?又为什么在第2段中把今日太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与当年自己学习的情况作对比呢?AB第1段和第2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今昔对比的?这几个方面排列次序是否一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B本文中的对比有什么作用?个性调整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整理归纳相关文言现象。2学习作者刻苦求学精神。【学习过程】:活动一:温故知新活动二:归纳整理AB小组合作完成课文重点词语的整理工作。(独

5、立完成组内互阅当堂订正与记忆)1、一词多义: 以衾拥覆 ( ) 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俯身倾耳以请 (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 无从致书以观 ( ) 久而乃和 ( ) 和 言和而色夷 (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 患: 无冻馁之患 (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走送之 ( ) 之: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 门人弟子填其室 ( ) 其:缊袍敝衣处其间 ( ) 足肤皲裂而不知 ( ) 而: 久而乃和 ( ) 2: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 ”日再食 食:通“ ” 活动三:学有所获AB作者自述少年时得书之难,求师之艰,刻苦攻读,终于有所成就,通过今昔对比,鼓励马生珍惜良时,刻苦为学,以期有成。读了本文,你有什么启发?(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抽选代表发言)个性调整教学反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