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97655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澜沧江水文报告(可研修订14.8)(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昌都澜沧江河道治理工程(西藏)水文报告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年8月2水文32.1流域概况32.2气象72.3水文基本资料82.3.1水文测站82.3.2洪水调查92.4洪水102.4.1设计洪水122.4.2结论182.4.3分期洪水192.5泥沙222.6冰情232.7洪水水面线242.8附图252水文2.1流域概况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全称湄公河一澜沧江,全流域位于东经94。107。、北纬1034。之间。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的西侧,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流经青海、西藏,于布衣附近进入云南,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腊河口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

2、河。我国境内,澜沧江流域界于东经94。102。、北纬2134。之间,流域面积约16.4万km2,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约2350m3/s,干流全长约2153km,天然落差约4583m。澜沧江流域北部隔唐古拉山与长江上游通天河毗邻,东部以宁静山、云岭山脉和无量山脉作为与金沙江、红河的分水岭,西部隔唐古拉山及延伸的怒山山脉与怒江大致并行南下。流域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呈条带状分布。流域内地形起伏剧烈,地理条件复杂多变。昌都(西藏)以上为上游,上游属青藏高原,除高大险峻的雪峰屹立外,一般山势较平缓,具有平浅河谷特征,沿河谷有阶地发育;西藏昌都至云南四家村为中游,属高山峡谷区,河谷深切于横断山脉

3、之间,河谷窄深,谷底高程22001230m,相对高差一般2000m左右;四家村(云南)以下为下游,下游分水岭显著降低,河道呈束放状,地势趋平缓,在出国界处河道高程仅400500m。澜沧江大体呈北西南东流向,在鸟东附近流入西藏境内,流经133km抵昌都,纳右岸支流昂曲汇入,汇合后始称澜沧江。澜沧江在我国境内河长约2153km西藏境内河长509km昌都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流域面积为4228km。澜沧江在昌都以北,该江沿着构造线发育,干流河谷稍宽,沿河谷有阶地发育,地势是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69月份的径流量约

4、占全年的5578以上;114月份的径流量只约占全年的1132左右。夏季比重最大,约在50左右;秋季约占全年的30左右;春季约占全年的712左右,冬季占全年的比重最少,约在510左右。河流月最大径流量多出现在7月份,约占全年的20左右,月最小径流量多出现在2月份,约占全年的2左右。径流量过于集中,是由突出的干湿季分明的气候造成的。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96%。昂曲是澜沧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结多乡唐古拉山北麓瓦尔公冰川,海拔5664m。南流人西藏巴青县境称松曲,又东流人青海省境称解曲,转东南流圣囊谦县吉曲乡8km后进入西藏,称昂曲,改向偏南在昌都汇人澜沧江。河长约500km,流

5、域面积16774km2,天然落差1898m,平均比降3.8%。,多年平均流量186m3/s,理论水能蕴藏量116.91万kW。西藏境内河长216km,流域面积为7150km2。扎曲河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境内的唐古拉山北麓。河流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省囊谦县后进入西藏境内昌都地区昌都县纳右岸支流昂曲汇入,汇合后始称澜沧江。扎曲全长约460km左右,流域面积为36451km2o其中,西藏境内河长128km,流域面积为14030km2。地势是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6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5%78%以上;1

6、14月份的径流量只约占全年的11%32%左右。夏季比重最大,约在50%左右;秋季约占全年的30%左右;春季约占全年的7%12%左右,冬季占全年的比重最少,约在5%10%左右。河流月最大径流量多出现在7月份,约占全年的20%左右,月最小径流量多出现在2月份,约占全年的2%左右。径流量过于集中,是由突出的干湿季分明的气候造成的。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96%。本次防洪堤工程分别位于扎曲、昂曲及澜沧江干流上,其中,昂曲及澜沧江干流总共分9段;昂曲及其支流共4段,有3段位于类乌齐县境内,1段位于昌都县境内;澜沧江干流共5段,5段位于昌都县境内。扎曲总共分9段,均在昌都县境内。详细如下:序号工程

7、分段所在区县桑卡支沟段类乌齐县甲桑卡支沟段类乌齐县郭瓦村段类乌齐县俄洛镇、预制厂段昌都县嘎玛乡段昌都县约达村段昌都县多雄村段昌都县热曲汇口段昌都县日通乡段昌都县10温达村段昌都县11邛卡村段昌都县12如意乡段昌都县13林厂段昌都县14啤酒厂段昌都县表2-1各工程段所在地理位置所属流域昂曲左岸一级支流桑卡沟昂曲左岸一级支流甲桑卡沟昂曲昂曲扎曲扎曲扎曲扎曲扎曲扎曲扎曲扎曲扎曲澜沧江干流地理位置流域面积(km2)东经北纬17.515.59729166893222632576328143559335903360203619336290364145429096。209618961797。052597。0

8、03097。014997。051097。123097135997090597090597。102097。105097。115031。4531。4931。5131。105031493031445031391030。283030223030205030184030123030。110531。062015机动大队段昌都县澜沧江干流5430597。121031053015机动大队段昌都县澜沧江干流5430597。121031053016建运厂段昌都县澜沧江干流5434197。122031。045017卡若镇段昌都县澜沧江干流5458097。132031031018开发区段昌都县澜沧江干流5505597

9、。114030。57252.2气象工程区地势是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平衡,6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5%78%以上;114月份的径流量只约占全年的1132左右。夏季比重最大,约在50左右;秋季约占全年的30左右;春季约占全年的7%12%左右,冬季占全年的比重最少,约在5%10%左右。河流月最大径流量多出现在7月份,约占全年的20%左右,月最小径流量多出现在2月份,约占全年的2%左右。径流量过于集中,是由突出的干湿季分明的气候造成的。6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96%。工程所在流域地处横断山脉,气候多样,

10、西北部、北部严寒干燥,东南部温和湿润。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属于立体性气候;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湿分明,夏季多夜雨,冬春多风。年平均气温7.6C,年降雨量400600mm,无霜期80127d。降水量大的月份也正是气温高的时期,致使夏季的融水补给量最大。降水的多年变化较小,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在河流的补给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流域内耕地少,开垦程度低,地广人稀,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有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草甸、草原,天然植被覆盖条件比较完好。广大地区海拔在4500m以上,气候寒冷,地表冻结时间长,5500m以上的地区多为永久冰雪覆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少,降水强度小,而且海拔高处多为固体降水,

11、对地表侵蚀,冲刷能力较小;故河流流域内含沙量小。河流水温年内变化较大,月平均水温的变幅约在1015C。最高月平均水温多出现在7月份,约在8.717.1C,最低月平均水温多出现在1月份,约在03.9C。河流的冰情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C以下时,河流才会出现岸冰、封冻等冰凌现象。河水的矿化度低,总硬度小,水质较好,适宜人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供水的要求。昌都县属中纬度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高原寒温带季风性气候混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腰森林茂密,山脚草木丛生,山谷则呈现出亚热带特征,雨热同季,气候宜人。夏季温和多雨,冬季日照充足,年均气温7.5C,日均气温

12、5C,无霜期127d,年均降水量474mm。部分工程区域分别位于类乌齐县,气象资料参照流域及该县资料。类乌齐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2.5C。1月份平均气温为-6C,7月份平均气温为12C。日平均气温5C以上持续期在120d,日平均气温0C以上持续期在250d。气温平均日差在15C。年平均无霜期只有50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3h。年平均降水量566mm。2.3水文基本资料2.3.1水文测站扎曲段工程区域位于昌都县境内,工程区所在扎曲流域设有扎曲站。扎曲站位于扎曲河段下游,为与昂曲汇合前控制站,集水面积36451km2,监测项目有水位、流

13、量、水温,建于1998年,现有14年的实测流量资料。扎曲水文站测验河段顺直长度大约300m,基本水尺断面上游150m有一拱形大桥(名为东大桥)。测验断面略有冲刷,但冲和淤的变化基本相互抵消,河床比较稳定,测流条件较好,测站测验方式为全年断面浮标法,全年施测42次,各月测次分布较为均匀,基本控制流量变化过程。资料经统一整编,精度可靠。扎曲段工程采用扎曲站作为参证站。昂曲下游及澜沧江干流段工程区域位于昌都境内,属于澜沧江流域,从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考虑,采用澜沧江干流昌都水文站多年实测流量系列。昌都水文站建站于1952年9月,位于东经97。10,北纬31。09。集水面积54228km2。现有49年

14、连续性径流、洪水成果以及气象观测资料。该站属昂曲、扎曲汇合后澜沧江上游基本控制站。1956年6月1日断面从靠近昂曲汇入口迁至两河汇口以下1000m左右(即现在的断面处)。测验河段顺直,基本断面以下80m处为急弯。1957年6月21日因全区压缩精简机构而撤销,于1960年1月1日由西藏水文总站恢复观测至今。昌都水文站属于国家基本水文站网,各测站测流断面河床比较稳定,冲淤变化相对较小,测流条件较好,其资料精度较高,实测资料可靠,水文站资料均进行系统整编,并刊印成册具有较高的精度。甲桑卡支沟及桑卡支沟流域面积较小,且与类乌齐水文站同属一个气候区域,有着较为相似的降水特性及下垫面条件,选取紫曲河类乌齐水文站为参证站计算。紫曲河类乌齐站集水面积4861km2,于2002年8月设立,1日开始水位观测。2003年1月12日开始流量测验,23日开始水温观测。2004年7月由专用站改为基本站。水文测验资料均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观测和整编,能满足本阶段的设计计算要求。各测站实测资料见表2-2。表2-2各参证站实测资料情况测站名资料资料年限扎曲站逐日平均流量、冰情、水位、水温1998年至2011年昌都站逐日平均流量、冰情、水位、水温、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