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7428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状况从去年以来,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本文将 从各个方面详细介绍李坑项目,所有的资料均为初步设计以前的,时间节 点只在 2001 年以前,个别内容采用最新数据修正,红字部分为个人点 评,文笔有限,填坑的时间可能较长。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人。第一章 背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由于经济的 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城市生活垃圾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其热值已达到或超过垃圾焚烧所需的值。 90 年代深圳建成我国第一家垃圾 焚烧发电厂, 90 年代后半期,广州、上海、北京、珠海等有条件的城市纷 纷筹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根据中国

2、城市垃圾的特点和具体国情,1988 年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为: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 肥处理技术为主,提倡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以国产设 备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发展焚烧与综合利用技术量力而行,逐步实现垃圾处 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目标。对于焚烧发电厂的建设,鼓励日处 理量 300 吨以上的规模,并经国家有关部门评估和审查,给予扶持。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于2000年发布了 GWKB3-200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并于 6 月 1 日起执行,对我们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原则、生活垃圾入 厂要求、焚烧炉基本技术性能指标、焚烧厂污染物排放限值作了规范。与 此同时,

3、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制订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指导 下,制订与垃圾处理相关的专业规划,合理确定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和规 模。有条件的地区,鼓励进行区域性设施规划和垃圾集中处理。应按照减 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减 少垃圾的产生。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 防止污染环境。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技术及设备都有 相应的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 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在具备卫生 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

4、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 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 发展焚烧处理方式。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广州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前身为广州市大坦沙资源电厂项 目,该项目于 1993年 12月, 1995年 3月、 1995年 10月根据项目规模的 扩大和功能的扩展分三期报广州市计划委员会立项,项目最终规模为日处 理垃圾 900吨。广州市计划委员会也分别于 1993年 12月, 1995年 4月、 1995年 11月批准了三期工程的项目建议书。1994 年该项目开始了拟选厂址对比选择, 1996年确定在白云区大坦沙 岛西北面兴建,占

5、地面积 84386平方米。 1998 年在新征场地上进行了三通 一平工作,修筑了通往厂区的公路,接通了施工用电、用水,平整了场 地,并进行了绿化。1994 年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局委托台湾慧能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编 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设计日处理量 900 吨,发电功率 14MW ,总投资 4.8亿元。该报告于 1994年 9月经广州市国际工程咨询公 司邀请北京、深圳等地知名专家进行了评估,总投资调整为 5.4 亿元。广 州市环卫局分别于 1994年, 1996年, 1997 年分三期报广州市计委并经广 州市计委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6年因考虑到该项目采用分包形式容易 造成界面

6、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为避免将来建设单位之间的纠葛,便于 投资控制和管理,将该项目改为总包工程,由慧能公司将原来分包招标文 件改为总包形式的招标文件,并委托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局向国际公开招 标。承担招标的单位有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和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局。 应标者约十余家,经按资质、能力、业绩等因素的审核及自动淘汰,最后 正式投标的有四家公司:德国巴高克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院与丹麦伟伦 等组成的联合体、丹麦史密斯公司、山东电力集团与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 的联合体,经过多轮谈判及反复的技术澄清,逐步淘汰了山东电力、史密 斯公司。 1999 年与德国巴高克、省广电院顺序进行最后谈判,在一些分歧 问题上

7、达成共识。经由招标负责单位及广东省重工监理公司、资源电厂筹 建办、法国 CGEA 公司、台湾慧能公司组成的评标小组评审,初步选用了 德国巴高克公司作为总承包商。1994 年该项目获得了丹麦政府贷款的承诺, 1996 年通过了丹麦政府的 二次评估,初步拟定了贷款意向书。当时是采用分包形式,拟利用丹麦贷 款购买丹麦伟伦公司的焚烧炉、锅炉设备,经过反复的谈判和技术澄清、 商务澄清,已就合同的技术部分和商务条款达成共识,仅因对汇率风险问 题有分岐而暂时没有签约。 1996年 4月,中国政府因故暂停使用丹麦政府 贷款,合同因此流产, 1998 年接外经贸部通知该项目改用西班牙政府贷二OO年四月,国家计委

8、下文批准了本项目立项。第二章 当时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1998 年度市2.1 城市生活垃圾数量广州市环卫局一直对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数量进行监测,区日均垃圾产量应是;4520.55吨/日4630.14吨/日。1997 年进行了包括居民垃圾、保洁垃圾及机团垃圾在内的生活垃圾调 查,人均日产量为 0.75kg 。其中的居民垃圾调查表明,纯粹的家庭居民垃 圾人均日产量为 0.42kg ,占总生活垃圾的 56%。其分布情况是海珠区占约 20%;荔湾区约占 17%;越秀区约占 14%;天河区约占 13%;白云区约占 16%;东山区约占 14%;黄埔区约占 2%;芳村区约占 4%。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包括居民垃

9、圾、保洁垃圾及机团垃圾,由以下五 类组成:1 )有机易腐物 (厨余 ),以厨房垃圾为主,包括果皮、食品残渣、草叶2)有机废品 ( 可燃废品 ),废纸(报纸、书刊杂志、纸板等)、塑料、破布等;3)无机废品 ( 不燃废品 ),主要是金属和玻璃;4)粗大垃圾,包括废旧家具、电器等;5)危险有害类,旧电池、日光灯管、废油、过期药品、易燃、易爆品从生活垃圾种类来说,主要以居民垃圾为主,占总清运垃圾的60%以上,其次是机团垃圾、饮食垃圾及企业生活垃圾,三者约占总垃圾的 30% 左右。具体比例:居民垃圾约占 62%(此数据包括饮食垃圾 ) ,机团企业垃 圾约占 27.8%,饮食业垃圾约占 7.7%,保洁垃圾

10、约占 2.5%。再从居民垃圾调查来看, 2000 年广州市区居民垃圾成份以动植物残 渣、果皮为主,两者占总垃圾的 66.7%,其次是纸,纸类的比重占总垃圾 的10.5%垃圾中旧电池数量平均为 0.122个/人天,也就是说以当时广州 市区城市居民 390万人计的话,每天可产电池垃圾约 47万个,因此电池垃 圾也应值得重视。根据广州市压缩站垃圾成份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垃圾主要成份有:1 )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为主要成份,八区 (市区) 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部份 占总量的比值在 56%71%之间,全市均值为 63%。该部份所含垃圾大部分 为直径 15毫米的植物茎叶、果皮较小的动植物碎屑,由于 15 毫米

11、碎屑 中的会有少量灰沙等杂质,难以分拣,所以调查得来的厨余成分比实际值 偏高。2)易燃物 (竹木、纸、布织物、橡塑 )八区生活垃圾中的易燃物比例在 22%33%之间,八区平均值为 28.24%。中心城区东山区、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的易燃物成份较其他 区高。3)玻璃各区垃圾中的玻璃废品比例在 2%5%之间,城区垃圾中的玻璃废品将 是垃圾综合利用的一个主要对象。2.2 城市生活垃圾热值分析广州市未有对生活垃圾的热值作过连续的、系统的分析 (受观念、经费 等因素困扰,广州一直没有持续进行这个非常关键的基础性工作,缺乏连 续的基础资料将对垃圾处理技术的比选造成严重的影响)。1999 年 3 月至5

12、月,资源电厂筹建办公室与法国 CGEA 公司共同采样进行广州市生活垃 圾热值分析,作为焚烧厂主要的设计基础数据。在项目服务区内采集华林 街、西村街等 20 个行政街的生活垃圾作为样品,分析结果为:低位热值均值4700kJ/kg (湿基)平均含水率 49%该数据采样期发生在广州市雨量高峰时期,有代表性。而且,采样的 三区在广州市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各区组份分析的结果表明,黄埔、天河 两区垃圾热值较高,白云、海珠两区较低,所以这次采样分析虽未在全市 各区进行,但也有其代表性。( 该数据是当时唯一比较可靠的数据,尽管 有不少异议,李坑项目还是以这个数据作为基准 )生活垃圾元素分析广州市八区生活垃圾非金

13、属元素含量,垃圾中碳、氢、氧的含量分别为 31.17%、 4.40%、 20.45%,适宜于焚烧,不宜作直接填埋;而氯、硫两 种元素含量分别为 0.32%和 0.11%,属于较高含量,选择焚烧工艺和烟气 净化工艺时值得注意。( 当时已经预见到氯、硫腐蚀的影响 )2.3 生活垃圾减量化及采取的措施广州市因地制宜地参考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本市生 活垃圾总量控制及减量化的措施。1)净菜进城自 1989 年以来,广州居民人均购买蔬菜量一直在 12 千克 / 月上下 波动,也就是购买蔬菜 0.4千克/人天,以1998年计,广州市区共有人 口(以非农业人口、常住流动人口计) 为4981410

14、人,日产垃圾约 4251吨, 其中植物茎叶含量为 9.5%,则可以粗略求得蔬菜的丢弃率为 25%左右。因 此光有净菜上市还不行,还得执行“净菜进城”。若实施“净菜进城”把 蔬菜的丢弃率控制在 5%以内, 1998 年每天可减少垃圾 300-400 吨。国务院 于 1992 年颁发的 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 中已提出 “到 2000 年大城市的净菜进城率要达到 40%”,因此广州市将采取措 施,全面推行“净菜进城”以减少垃圾产量, 2005 年净菜进城率要求达到 80%。2)包装容器循环利用据调查,广州近年来塑料包装容器占总垃圾量的5.1%,玻璃包装占3.5%,金属包装占 1%,

15、合计容器与包装占总垃圾的 9.6%,若能回收利 用,又可以减少垃圾总产量的 1/10 左右。对包装容器,除“分类收集回 收利用”外,参照日本的“容器包装回用法”,还可以制定一些法规,限 制使用过量包装材料且使之循环利用;生产单位限量使用包装材料,按比 例回收产品销售后的包装材料和征收包装材料处理费;容器标准化生产 等,对容器的生产、使用及回收过程严格进行管理。广州市环卫局正在协 同市政府有关部门为此进行调研,以制订相关的政策。3)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回收发达国家大部分采用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回收利用率很高,欧盟更规定 2000 年垃圾回收率须占总垃圾的 60%。广州市在 80 年代末期废品回收率已

16、占总垃圾量的 8%-10%。随着垃圾分 类放置、收集的进行,废品的回收率将不断提高,不但为上述处置提供方 便,而且为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提供条件。最近又有调查显示, 84%的广州居民支持垃圾分类,有 63%的人愿意自行分类后交给环卫部门收集,因此,广州实行垃圾分类完全有可能。目前 广州市已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收集, 规划到 2005 年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 90%。4)垃圾按产生量收费制度垃圾按产量收费是国外近年实行的一种抑制生活垃圾过量产生、弥补 政府垃圾处理资金缺口的有效措施。许多国家目前都实施了这一政策,生 活垃圾量随之出现负增长,可以预见广州若能采取这一政策将会大大削减 垃圾的产量。根据韩国的经验, 广州如果按垃圾产生量收费后,居民住户 垃圾每人每天将可减少 10%。目前,我国对城市居民征收垃圾收集和处理费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