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讲解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97348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讲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与探索实施方案大石岭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陈桂莲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需要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个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笔记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像一只只口袋”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倾倒”。这种学习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

2、主体,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问、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样的定位强调了学生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令许多教师困惑的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学生的能力仍未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经过仔细的观察与深入的分析,笔者以为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师过多地关注了学生参与的量,而忽略了参与的质,即参与的实效性。如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上下功夫。第一、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的因素1 .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参与2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只是盲目机械地参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学生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面对课堂上教师设计的各种

3、需要其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游戏、操练等,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对活动实质的把握缺乏独立的思维活动,只是盲目地跟从、模仿,只会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机械地游荡”于活动问。这样的参与,其实效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3 .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雷同,使参与显得乏味单调、雷同的教学形式折射出的是教师创新意识的淡薄、创新能力的欠缺。缺乏创新氛围的教学,是令人乏味生厌的,其生命力是短暂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可以想像的,参与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4 .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梯度,使参与显得尴尬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力类型、思维特点和个性特点,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

4、,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客观基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能满足不同层面学生需求的、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往往出现教学活动缺乏挑战性,进而使学生的参与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最终影响参与的实效性。第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的途径1 .努力提高外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首先要做到吃透两头”即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固然重要,但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可小觑。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兴奋点,使日常的

5、教学能合他们的胃口”并附以恰到好处的表扬、适时的鼓励,让学生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3 .从教材及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的、不同规模的、形式多样的、节奏多变的教学活动,且活动的指向明确,受众面广。如,在初一阶段可多些动手动脚大喊大叫“又蹦又跳”的活动,初二时则多些相陪相伴”式的活动(如pairworkgroupwork,chaindrill等,初三时则理性思考的活动(如演讲、辩论等可多些,让每位学生在能力所及范围内饶有兴致地、目的明确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变得乐于参与

6、、渴望参与。可以设置自由讨论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话题,可以自由选择与同桌讨论或参与四人小组讨论。4 .对于学生的参与教师要密切关注,仔细聆听,并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在新课程深入人心的今天,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实效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当每位教师都能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实效性时,当每位教师都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效参与时,又何愁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呢?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人教版的新目标英语,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素材典型,情景真实且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但对于学习英语有困难

7、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且内容繁多。所以探讨农村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就变得迫切和必要。近几年来农村中学开展了农村远程教育,把信息技术引入了课堂,使教学有了更多的共享资源,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平台,这样使我们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课题实践中,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改变教与学的策略,完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充分体会到探索课堂教学操作模式与策略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实效,给我的教科研工作带来生机。总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将英语上得更好。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

8、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本课题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效课堂理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只有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性研究,才能总结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本课题的研究重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激发学生学

9、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的学习习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三、课题的界定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导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同时也要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四、研究假说基于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理论,以及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难题,如果采用科学的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推广,那么就会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并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五、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

10、的习惯,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1、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研究素质教育,高效课堂以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相关理论。作为本课题的理论指导,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二文件调查法开展全面的调查,进一步了解我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对教师的教情的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调查研究为课题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三课例研究法集体备课,每人上交一份教案后,冉博取众长形成新教案,研究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变化,研究学生

11、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适合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四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边行动边研究,并进行积极的反思,总结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研究对象研究农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研究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以及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七、研究内容1教学方式的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应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

12、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英语的高效课堂。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部分。2学习方式的研究:包括学生学法指导的研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同伴互助住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学习方式的研究等方面,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八、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8月一2012年9月中报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参加课题培训I,课题开题。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指导监督英语教师开展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年组内和各年级教研组的教科研活动。讲评公开课,探讨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收集并整理

13、中期研究成果,加强和深化课题研究。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年12月2012年12月末整理研究成果,课题结题,推广课题经验并进一步实施。九、预期成果1、加强教学实践,促进理论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开展英语学科的教科研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整理优秀课例教案,收集反思论文,收集并制定优秀的教学课件,最后撰写课题研究成果报告。2、深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加强了老师的教科研意识,并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素质,从而进一步加深素质教育,实现高效课堂。十、经费及设备条件学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强化教育科研活动,在各方面给予很大的支持。同时我校深入开展135教学模式,建设了班班通,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学的研究活动,对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十一、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主持人:陈桂莲课题研究成员:董玉辉,许春红,景素英,王鸿峰,王进,张红蕊,张少文。十二、附录参考文献:英语课程标准,135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