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97294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含金量”,走出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林萍【专项名称】小学英语教与学【专题 号】G393【复印期号】0期【原文出处】现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长沙)期第35页【作者简介】林萍,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教师,小教高档(福建厦门36106)。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觉得:“游戏是小朋友活动的特点。小朋友游戏往往随着着语言的体现,这有助于小朋友语言的发展。”英语课程原则也明确指出: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把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课堂,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在游戏中学做人。于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多种符合小学生好奇、好乐、好玩特性的游戏颇受教

2、师的推崇,也的确在协助学生愉悦身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英语课堂游戏绝不是为了简朴的娱乐而存在,它存在于课堂并服务于课堂,兼具着游戏性、教学性、语言性的三重特点。其“含金量”的多少(指通过游戏,学生在知识、技能、修养及思维能力等方面进步或发展的限度)才是其存在的价值核心,更是课堂教学富有成效的评价指标之一。因此,笔者结合平常的课例观测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含金量”的思考。一、从三个课例反思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游戏,是小朋友的基本生存形态(鲁子问,)。如果采用的游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的,那么再好的游戏也不能收到抱负的

3、教学效果。正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课堂游戏存在价值的理解还不够进一步,小学英语课堂游戏中还存在着“含金量”较少甚至缺失的现象。(一)误区一:目的模糊,忽视实效课例:英语(新原则三年级起点)第四册“M5 U1 Amys taller taLiing”的教学中,某教师在“Waming p”部分安排了以“天气”和“星期”词汇为重要复习内容的“Guessing Game”,规定学生猜想教师手中图片的内容,并以“t.”回答“hats th weather like?”或“Wa da s today?”这两个问题。至少六轮的小组竞猜及加分后,才进入本课“形容词”的复习与教学。反思:教学目的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安

4、排教学筹划、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根据,也在一定限度上决定了游戏的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必须环绕教学目的展开。显而易见的是“天气”和“星期”词汇与本课“学习并运用形容词进行阐明与比较”的教学目的不相符,用在这里显得很牵强。这种为动而动的游戏设计,违背了游戏教学的初衷,也不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将最后导致教学迷失方向,与预期的目的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游戏时,要充足考虑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息息有关的课堂游戏。只有当游戏为教学内容服务时,游戏才干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工具,才干达到寓教于乐的真正目的。(二)误区二:面向个体,华而不实课例:某教师

5、在E教材五年级“Uni 6 bbiesssn 11”的巩固操练阶段设计了“幸运大转盘”游戏,即请一位学生转动标注着“hobbies”的大转盘,其他学生齐声询问:“Wats your by?”转盘的学生根据指针的停位处回答“ike.”几轮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逐渐消退,询问的声音和态度也趋于应付。反思:色彩缤纷的大转盘的确在开始时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体现了授课教师借助精美教具引导学生操练重要句式的良苦用心。但透过热闹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游戏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只限于“问”这个角色,也就是说她们反复巩固与操练的只是“Whats our hoby?”这个问句。一成不变的“配角”角色自然导致了从热情到厌烦

6、的转变。新课程理念倡导“面向全体,体验参与”,因此游戏应当是“大众戏”,而不是一两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到全体性和参与度,尽量设计集体参与的游戏,特别是那种需要互相协作、发扬团队精神的竞赛类游戏。如上例中,教师可以把各类的“hby”印制成“棋盘”,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开展“飞行棋游戏”。这样,人人都可以得到操练语言、巩固知识的机会,游戏的效度也才干最大化地体现。(三)误区三:层次单一,杂而不巧课例:四年级E教材“Unit6esson 1”是一篇以“天气”为主线的课文,规定学生学习有关天气词汇并会运用重要句式“Hows te weaer toay?”“ts a.y”谈论天气。在借

7、助多媒体课件、TP活动、大小声变换等多种形式引入和学习“sunny,couy,riy,noy”四个单词后,教师持续运用了三个游戏以巩固和检测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状况:(1)Flas Card(根据迅速闪烁的图片说天气);(2)Bi Es(根据教师口型说出天气单词);()Hide aSeek(教师把单词卡片藏在教室的角落,一位学生根据其她学生读词的大小声判断藏卡的地点)。反思:为了操练、巩固四个单词“说”的技能,运用了三个游戏,足足耗费了近四分之一的教学时间,合适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心里应当有着清晰的组织线索,注重层次的递进性,不仅要结合复习旧知新知呈现学习操练拓展运

8、用等教学环节进行,更要把听、说、读、写四个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其中,而不是游戏的任意叠加与组合。此外,仔细推敲某些看似环节紧密、过程流畅、容量丰满的游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课堂的生成性被教师的预设性一手包办,学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更被教师束缚和限制,教师的评价语言也只是单一的“Good!”和“Excele!”,不仅针对性不强,还会令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同步,尚有许多课堂游戏浮现材料分派不均、规则不明确、过程混乱甚至失控等现象。二、从六个层面关注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含金量”基于对以上误区的分析和反思,笔者觉得要实现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就必须走出课堂游戏的设计误区,从如下六个层面关注并用心

9、提高课堂游戏的“含金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层面一:关注目的的精确性作为教学活动的构成部分,课堂游戏具有非常明确的教育目的,任何的设计都是为特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只有精确地把握教学目的,寓知识于游戏中,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规律,才干让学生在获得游戏体验的同步也获得认知的发展。同步,我们还必须明确:游戏可以用于教学的每一种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或任务都需要转化为游戏,何时选用要根据教学规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不能一味地追求趣味性而忽视教学任务的完毕。例如在英语(新原则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U1Colctig Stamps Is M Hoby”的“War

10、igUp”中,教师就可以运用“Magc Box”游戏,引导学生用曾经学过的“Hae yoota.?”猜想盒中的物品,不仅能很巧妙地复习了“Have yo gotany.? Ye,I ae./No,I ant”问答句式,并且可以顺利地引出中心词“tap”与中心句“llecing tmpsis my hby”而在中年级的教学中,这个游戏就适合放在“He yugt an.?Yes,I hae.No,Ihavent.”问答句式的操练和拓展部分。(二)层面二:关注形式的灵活性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课堂中的主角,是一种个好动、好强、对任何新知识、新事物布满好奇的孩子。但随

11、着时间的推移、游戏内容的反复及难度的加深,50的学生对课堂常用游戏的爱好逐渐削弱。这就规定教师能顺应学生的天性,把握学生的真实爱好,关注形式的灵活性,不断收集新游戏,并运用既有条件发明性地设计、翻新游戏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爱好。如检测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限度时,可以结合听、说技能的训练设计“Contadict e”游戏,让学生在听清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计的句子后,以抢答的形式辩驳、修正这个句子;又如在“DcGam”的创新上,我们可以把本来放置在表格或飞行旗盘上的内容直接贴在大型的Dice上,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再次被激发,活动也更加直接了。固然,游戏形式的灵活性还体目前适时、适度地调节与把握课堂氛围与

12、课堂节奏,根据动态的英语教育因素,特别是学生学习目的和动力、学习爱好和困难、学习机制的变化等因素,动态地调节课堂游戏,从而保证学习爱好的持久和学习目的的达到。(三)层面三:关注层次的递进性新课程理念倡导活动途径,于是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觉得游戏越多越好,同一水平层次的游戏多次反复,学生学得索然寡味,教学效果自然是微乎其微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游戏时,应当根据教材内容,从易到难,层层推动。其一,目的的定位要有层次,既涉及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和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又涉及着眼于语言内容的、具有交际意义的游戏,这些游戏在一节课中要从低档向高档有序安排。这样既能扩大语言的输入量,

13、又能充足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多种器官的协调动作,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也能得到比较夯实有序的训练与提高。例如在英语(新原则一年级起点)第三册“M1UToys”教学中,可以从听、说、读三方面进行设计:先让学生看六种玩具单词的图片,做“顺风耳”(sten and Poit)的游戏,再做“Flash ards”(Look and Say)的游戏,最后可以结合“Wha o ou like? lik.”重要句式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其二,同一种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如词汇、字母,语言教学时就宜采用全员参与的游戏,特别是在游戏时多给

14、后进生机会,启发并鼓励她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她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而针对有一定难度的句型操练与延伸游戏,可以请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其她同窗再跟上。(四)层面四:关注教学的真实性杜威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并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思考的“真实问题”。英语课程原则也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爱好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同步,学生的心理、身体特点、语言水平、班级的规模、活动的空间、材料的配备甚至于教师个人的因素,也是应当考虑的。例如在英语(新原则三年级起点)第三册“M6U1 Can ou un Fast?”的教学中,生本资源的运用就是最真实有效的。授课中,教师

15、可以通过学生间的能力PK游戏引导出“I/You can jump/./I aYo are he winer.”等重点句式并进行一定的意义性操练,最后再以“体育爱好班报名”作为成果展示,充足体现了在真实语境下培养学生为了真实语用目的而运用真实英语的目的。(五)层面五:关注过程的可控性课堂游戏不同于其她游戏的一种明显特点就是它的过程是有序的、可控的。小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均有比一比的愿望。因此,教师在游戏前要运用尽量简洁、清晰的语言和范例把游戏的规则、规定,涉及奖罚细则简介清晰,使学生在明确游戏规则状况下,积极踊跃地参与游戏活动。游戏过程中如果浮现某些混乱,教师也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适时进行调控,在循循善诱的同步以评比“最佳小评委”“文明观众奖”“体现突出奖”等奖项来更好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合伙的习惯。甚至于教师还可转换角色,担任演员、主持人、裁判员、啦啦队队长等,这不仅能融洽课堂氛围,更能拉近师生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