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72309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科教版科学小升初模拟测试试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6分)1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 相似,所以是天然的 。2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3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 人类的生存。4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许多地区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 处。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日食有三种: 、 、 。6昆虫是种类最多的生物,共有150多万种,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2、是身体上有 对足。常见的昆虫有 等。(填两种)7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好处多,既 又 。8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 (“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 (“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9世界上有些物质是一成不变的 。(判断对错)10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变成固体。 (判断对错)11在一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如果看到有沉淀产生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 (判断对错)12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7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 (判断对错)1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水有很多,不需要节约用水。 (判断对错)14废旧塑料不能作为原料再生产了。 (判断对错

3、)15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做月相 (判断对错)16观察比较小的种子外部形态特征时使用的工具是显微镜。 (判断对错)17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判断对错)18地球人发给外星人的信件中有一个信息是:我们来自太阳系的地球。 (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26分,每小题2分)19下列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A盛满水的瓶子B小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0下面几种透明玻璃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BC21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的玻璃瓶里,玻璃瓶里()A发光发热B无任何现象C冒气泡22下面的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A磨碎小麦B把石块砸碎C鸡蛋放进醋中D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

4、状23对生活中的一些垃圾,带有()标志的是可以被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的。ABC24放大镜的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A凸度B材料C面积25下列哪一张照片显示的是农历初二、初三的月相。()ABC26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糖味,说明白糖在加热过程中()A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B白糖变成了液体C有气体产生27()的做法是正确的。A向大海倾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28月球更容易被流星、陨石撞击是因为()A月球离太阳近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C月球上有环形山29下面是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简述。正确的顺序是()安放 调焦 对光 观察 上片ABC30小明用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小明观察到的细

5、胞图()ABC31焚烧处理垃圾的主要缺点是()A占地面积大B污染地下水C产生有毒气体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32废纸易拉罐尘土塑料饮料瓶果皮可回收垃圾箱厨房垃圾箱其他垃圾箱剩饭馊 面包废铁纸盒空酒瓶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33你认为月相是怎样形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我的猜想: 我的研究方案: 我的发现: 34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错误: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6、。错误: 改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6分)1【分析】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解答】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故答案为:凸透镜;放大镜。【点评】掌握放大镜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分析】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解答】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

7、园,我们可以通过自然保护区来与大自然和睦相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6万平方千米,所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故答案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保护区,运用所学,准确作答。3【分析】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根基。环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出现,有大自然演化的因素,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相关。【解答】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故答案为:影响。【点评】掌握生存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即可解答本题。4【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

8、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解答】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左右。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金星的位置在丁处。故答案为:初一;丁。【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运用所学,准确作答。5【分析】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解答】日食

9、只在朔,也就是农历初一,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故答案为:初一;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点评】本题考查了日食的发生时间和分类。6【分析】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解答】昆虫是种类最多的生物,共有150多万种,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体上有三对足。常见的昆虫有蚂蚁、蜻蜓等。故答案为:三;蚂蚁、蜻蜓。【点评】本题考查对昆虫特征的认识。7【分析】可持续发展就是,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金属的回收和

10、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答】许多金属材料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故答案为:节约能源;节约矿石。【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可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8【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解答】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燃烧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没有;有;燃烧是化学变化。【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9【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

11、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解答】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的认识。10【分析】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在加压降温情况下能形成雪状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冷藏食品,进行人工降雨,还可以用来在舞台模拟云雾。【解答】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情况下能形成雪状固体叫干冰,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二氧化碳的认识。11【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在化学变化中,经常会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

12、,但这些现象不能作为判断某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点评】学生掌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但这些现象出现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12【分析】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解答】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7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这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的色散现象以及应用。13【分析】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解答】饮用水的循

13、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且这时间要以它被污染的程度而定,一般来说轻的周期短,反之则周期长,要节约用水。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节约用水,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14【分析】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主要有废纸、塑料瓶、啤酒瓶、废铁、易拉罐等,它们主要是由树木、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制成的。【解答】根据对可回收材料的认识,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废旧塑料能够作为原料再生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识记可回收材料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分析】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

14、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解答】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做月相,这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月相的概念以及月相变化。16【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解答】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题目中观察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用放大镜即可。故答案为:。【点评】学生掌握显微镜观察物体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17【分析】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解答】米饭中的淀粉在唾液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所以咀嚼起来觉得有点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淀粉与唾液酶反应的认识。18【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