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97110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和有害因素辩识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一)将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4 类 1人的因素 :危险和有害因素 ( 1)心理、生理性 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负荷超限 指伤、病等( 2)行为性 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 包括脱岗等违反劳动纪律行为2物的因素 :危险和有害因素( 1)物理性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2)化学性( 3)生物性 致病微生物3环境因素 :环境不良( 1)室内作业场所( 2 )室外作业场所( 3)地下(水下)作业( 4)其他作业4管理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 ( 1)组织机构不健全 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 2)责任制未落实( 3)管理规章制度不完 善

2、 包括隐患管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制度不健全( 4)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包括职业健 康体检及其档案管理等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20 类1物体打击 。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 。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 。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 (吊具、吊重 ) 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 9高处坠落

3、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爆破。 14火药爆炸 。 15瓦斯爆炸 。 16锅炉爆炸 。 17容器爆炸 。 18 其他爆炸 。 19中毒和窒息 。 20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10 类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眼病、耳鼻喉口、肿瘤的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方法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 考先例的

4、新开发系统。分析方法有 对照、经验法 和类比方法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 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 事件树、 事故树 等。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 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 持等方面分析、识别。(二 )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 )、道

5、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三 )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四) 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 行分析识别。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五 )工艺过程1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 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2) 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3) 在无法消除

6、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4) 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5) 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6) 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 等进行考查。2 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 识别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可利用各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例如,原 劳动部曾会同有关部委制定了冶金、电子、化学、机械、石油化工、轻

7、工、塑料、纺织、建筑、水泥、 制浆造纸、平板玻璃、电力、石棉、核电站等一系列安全规程、规定,评价人员应根据这些规程、规 定、要求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3 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 (单元操作 )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典型的单元过程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这些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已经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通过查阅均能得到。这类方法可以使危险、有害 因素的识别比较系统,避免遗漏。(六 )生产设备、装置 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 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对

8、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对 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另外,还应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 (如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 )等的危险、有害因 素。(七 )作业环境注意识别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部位。(八)安全管理措施 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 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重大危险源辩识事故预防控制体系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 2)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 3) 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 4)应急

9、救援系统 5)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 6)重大危险源 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监察 。安全生产检查1、安全生产检查类型 :1)定期安全检查 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围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特点。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是日常检查:包括交接班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监部门组织的检查。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巡查 工会组织职工代表进行的检查。2、安全检查内容: 软件系统 和硬件系统 。软件: 思想、意识、制度、管理、事故处理、隐

10、患、整改 ; 硬件: 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安全设施、作业环境 。3、安全生产检查方法 :1)常规检查法 :主要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结果受人员素质影 响;2)安全检查表法 :由工作小组讨论制定;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 :对设备、系统进行定量化 的检验与测量或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结论。4、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2)实施安全检查 :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 观察;仪器测量; 3)综合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的规定, 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

11、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 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为 一般事故隐患 和 重大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是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 责任主体 。应当每季、每年 对本单位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情况进行 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 15日前和下一年 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 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重大事故隐患报 告内容 应当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 隐患的治理方案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

12、负责 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属于 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 重大事故隐患的, 应该及时将有关资料 移送有 管辖权的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 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 安全监管监 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 日内进行现场审查。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的 ,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 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可分为: 安全预评

13、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预评价 :项目建设前 ,分析和预测 该建设项目存在的 危险、有害因素 的种类和程度 ,提出合理可 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 初步设计 。内容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 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 :建设项目 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 ,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 工业园区的 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 ,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的活动。内容包括: 前期准备;危险、 有害因素辩识;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做 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安全现状评价 :

14、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 也适用于某一特 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安全评价的 程序 :1)前期准备 2)辨识与分析有害危险因素 3)划分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 5)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7)编写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方法: SCA ;2)危险指数方法 RR:如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 险指数法,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蒙德法,化工厂危险等级指数法等3)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PHA :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进行分析,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4)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WI ;是一种对系统工艺 过程或

15、操作过程的创造性的分析方法。 提出的问题、 回答可能的的后果, 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 施 5)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 HAZOP;定性评价方法,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 化,然后分析找出偏差原因,后果即可采取的对策,侧重点是工艺部分或操作步骤各种具体值。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FMEA; 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方法, 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的特 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分割,然后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影响。7)故障树分析 FTA: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 ,是系统安全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 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 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 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 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 8)事件树分析 ETA:归纳法,与故障树的演绎法不同 ,9)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JRA:10)定量风险评价法 QRA :事故发生频率和事故后果乘积 =风险,量 化为风险。安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高度概括评价结果; 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 生产的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论; 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以及采 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安全状况等。安全验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与分析;符合性评价和危险危害程度的评价;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