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简答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69926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原理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锅炉原理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锅炉原理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锅炉原理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锅炉原理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原理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原理简答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直流煤粉燃烧器的低NO燃烧技术? 一次风气流浓淡分离技术; 分级配风; 在保证锅炉热效率和安全运行的条件下,适当降低炉膛温度; 在保证锅炉热效率和安全运行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氧气浓度; 气体燃料再燃技术。2. 直流煤粉燃烧器的低负荷稳燃技术? 提高一次风气流中的煤粉浓度; 提高煤粉气流初温; 提高煤粉颗粒细度; 在难燃媒中加入易燃燃料。3. 影响煤灰熔融性因素? 还原性气氛(会降低灰熔点) 燃烧器区域壁面热负荷高(可能使飞灰颗粒变软,粘附在水冷壁表面,进而造 成沾污层表面温度升高,最后发生结渣现象) 煤灰的化学成分4.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影响? 工业分析成分的影响:水分(降低燃烧温度,增

2、加烟气量)、灰分(吸热,降低 燃烧温度,结渣、积灰、磨损、堵灰)。 硫:燃烧生成S02气体,是高温腐蚀,低温腐蚀气体的主要来源。随着烟气的 排放,S02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发热量:Q九吐“高的煤,煤粉气流火焰的持久性较好。 灰熔点:ST高的煤,燃烧过程中不易结渣HGI: HGI高的煤,比较软,磨煤电 耗较低。煤粉的癘。较小,有利于燃尽。5. 煤中水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煤中水分的存在,使煤中的可燃质相对减少,降低了煤的低位发热量; 在燃烧过程中,因水汽化吸热降低了炉膛温度,不利于燃烧,燃烧热损失增大; 水变成水蒸汽后,增大了排烟容积,使排烟热损失增大,且使引风机电耗增加; 因烟

3、气中水蒸汽增加,加剧了尾部受热面的积灰与腐蚀; 原煤水分过多,引起煤粉制备工作的困难,易造成煤仓及给煤设备的堵塞现象。6. 煤中灰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1)煤中灰分的存在,使煤中可燃质减少,降低了煤的低位发热量;(2)在燃烧过程中,灰分防碍了可燃质与氧的接触,不利于燃烧,使燃烧损失增大;(3)燃烧后使烟气中含灰量增大,使受热面积灰、结渣和磨损加剧;(4)原煤含灰量增大,增加了开采、运输和煤粉制备的费用;(5)灰分排入大气,造成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7. 什么是挥发分?挥发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失去水分的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煤中有机质分解而析出的产物 称为挥发分。由

4、于挥发分主要是由一些可燃气体组成,所以其含量的大小对燃烧 过程的发生和进展有较大的影响。在燃料的着火阶段,首先是挥发分着火,其燃 烧放出的热量加热了焦碳,使燃烧迅速;同时,挥发分析出时使焦碳疏松,形成 孔隙,增加了与氧接触的面积,有利于燃料的燃烧和燃尽。所以,挥发分常被作 为锅炉燃烧设备的设计、布置及运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也作为对煤进行分类的主 要依据。8. 说明影响q4的主要因素及降低q4的措施有哪些?(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影响伤的主要因素有:燃料性质、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和空气混合情况、燃烧 方式、燃烧器的设计和布置、炉膛型式和结构、炉膛温度、锅炉负荷、运行水平 等。降低的措施:煤中的水分和

5、灰分越少,挥发分越高,煤粉越细,伤越小;在 燃料性质相同的条件下,炉膛结构合理,燃烧器的结构性能好,布置适当,使气 粉有较好的混合调节和较长的炉内停留时间,则伤越小;炉内过量空气系数适 当,炉膛温度较高,则伤越小。过量空气系数减小,一般伤增大;锅炉负荷 过高将使得煤粉不完全燃烧,负荷过低则炉温降低,都将使伤增大。损失量仅次 于排烟热损失。9. 说明影响卷的主要因素?(排烟热损失)排烟热损失是锅炉中最大的一项热损失。其主要取决于排烟容积和排烟温度。排 烟温度越高、排烟容积越大,则排烟焙越大,排烟热损失也越大。影响排烟容积 和排烟温度的因素有:燃料性质、受热面的积灰结渣或结垢、炉膛出口的过量空 气

6、系数珂,以及烟道各处的漏风。减少q2热损失:(1)要保持设计排烟温度运行,受热面积灰、结渣等会使排烟温 度升高,因此应定期吹灰,及时打渣,经常保持受热面清洁;(2)要减少排烟容 积,消除或尽量减少炉膛及烟道漏风,漏风不仅增大排烟容积,而且还可能使排 烟温度升高,故应维持最佳过量空气系数运行并减少漏风等。10. 说明影响口3的主要因素?在哪些情况下口3会增大?(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的热损 失)口3值可以按照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选择:煤粉炉口彳=,燃油和燃气炉口3 = 0.5%。 影响因素主要有:燃料的挥发分、炉膛过量空气系数、燃烧器的结构和布置、炉 膛温度和炉内空气动力工况等。 燃料中挥发分多,炉内

7、可燃气体的含量就增大,容易出现不完全燃烧,则口彳就 增大;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过小,可燃气体因得不到洋气而无法燃尽,则口彳就 增大;若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过大,则使炉膛温度降低,而CO在800C900C 又很难燃烧,则口彳就增大;炉膛结构及燃烧器布置不合理,使燃料在炉内停留 时间过短或炉内空气动力场不好,则口彳就增大。11. 说明影响你的主要因素及降低q5的措施有哪些?(散热损失)影响因素:锅炉外表面的大小、炉墙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环境温度、锅炉额定 蒸发量等。措施:锅炉外表面越小、结构越紧凑、保温隔热性能越好,则越小;环境 温度越高,散热损失你越小;锅炉额定蒸发量越大,散热损失你越小;相同

8、负荷下,有尾部受热面的锅炉机组散热损失大。12. 说明影响q6的影响因素。(灰渣物理热损失)因素因素:燃料中灰的含量以及炉渣、灰分、沉降池的相对含量和灰渣温度。当燃料的折算灰分小于10%时,固态排渣煤粉炉可以忽略灰渣物理热损失;液态排 渣炉、旋风排渣炉可以忽略飞灰的物理热损失;对燃油和燃气锅炉:q6 = 013. 用公式法表达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及其各项的含义?為广100-(码+禺+佥+ % + / %其中:乞为排烟热损失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比;气体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占 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比;伤固体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比; 散热损失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比;佻灰渣物理

9、热损失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比。 為i = Q/Qx 100,其中:Q为有效利用热;为输入锅炉的总热量。14. 低温腐蚀的概念、发生的位置、危害、影响因素以及防止低温腐蚀的技术措施。概念:烟气中的水蒸气和硫酸蒸汽进入低温受热面时,与温度较低的受热面金属 接触,并可能发生凝结而对金属壁面造成腐蚀的现象。发生部位:对管壁温度降低的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低温段和金属温度较低的回转式 空气预热器冷端,均是容易发生低温腐蚀的部位。危害:管壁穿孔,使大量空气漏入烟气,造成送风量不足,炉内不完全燃烧损失 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影响因素:SO3的形成;烟气露点;硫酸浓度和凝结温度;受热面金属温 度的影响。防止低温腐蚀

10、的措施:提高空气预热器金属壁面的温度; 选用回转式空气 预热器;采用耐腐蚀材料;采用降低露点或抑制腐蚀的添加剂;采用低 氧燃烧; 燃料脱硫。15. 高温腐蚀的概念、类型、发生位置以及防止高温腐蚀技术措施。概念:燃料中的硫在燃烧过程中产生腐蚀性灰污层或渣层以及腐蚀性气氛,是高 温受热面金属管子表面受到侵蚀的现象。类型:一是灰渣层中碱金属硫酸盐与SO?共同作于的结果;一是碱金属焦硫酸熔盐 腐蚀。出现部位:燃烧器区域和过热器区域。防止高温腐蚀的技术措施:(1) 在水冷壁金属表面喷涂耐腐蚀材料,或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2) 采用低氧燃烧技术,降低二氧化硫向三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三氧化硫浓度。(3) 合

11、理配风和强化炉内气流的湍流混合过程,避免出现局部还原性气氛,以减 少H2S和硫化物型腐蚀。(4) 加强一次风煤粉气流的调整,尽可能使各燃烧器煤粉流量相等,使燃烧器内 横截面上煤粉浓度均匀分布,以保证燃烧器出口气流的煤粉浓度均匀分布。(5) 避免出现水冷壁局部管壁温度过高现象。(6) 采用烟气再循环,可以降低炉膛内火焰温度和烟气中的S03浓度,减轻高温 腐蚀。(7) 采用贴壁风技术,在水冷壁壁面附近形成氧化气氛的空气保护膜,避免高温 腐蚀。(8) 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剂,改变煤灰结渣特性。16. 简述影响受热面结渣的位置、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危害?位置:炉膛水冷壁的燃烧器区域和前屏过热器底部。原因:高

12、温、灰熔点低、还 原性气氛。危害: 使炉内传热变差,加剧水冷壁结渣过程; 炉膛出口的受热面结渣或 超温;炉膛内未结渣的受热面金属表面温度升高,腐蚀性气体增加,引起高温 腐蚀;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结渣严重时,大块渣掉落,可能扑灭 火焰或砸坏炉底水冷壁,造成恶性事故。影响因素: 煤灰特性和化学组成; 炉膛温度水平; 火焰贴墙; 过量 空气系数;煤粉细度;吹灰;燃用混煤。防治受热面结渣的基本条件:炉内应布置足够的受热面来冷却烟气,使烟气贴 近受热面时,烟气温度降低到灰熔点温度以下;组织一、二次风形成良好的气 流结构,保证火焰不直接冲刷受热面。17. 热偏差的概念击及导致热偏差的主要原因,并说

13、明降低过热器热偏差的技术措施。 概念:过热器和再热器管组中因各根管子的结构尺寸、内部阻力系数和热负荷可 能不同而引起的每根管子的蒸汽焙值不同的现象。引起热偏差的原因:1. 吸热不均匀 炉内烟气温度场和速度场客观上是不均匀的; 四角切向燃烧在炉膛入口造成烟气残余扭转。 运行中火焰中心的偏移与水冷壁结渣;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积灰结渣;存在烟气走廊。2. 流量不均匀 结构不同对流量不均的影响;吸热不均匀对流量不均的影响;过热器和再热器并列管圈连接方式对流量不均的影响减小热偏差的方法:(一)运行措施。 将四角燃烧器喷出的煤粉量和一、二次风配平,壁面火焰中心偏斜 即时吹灰,避免因积灰和结渣引起受热不均。(

14、二)结构措施。(1)受热面分级布置。(2)受热面分段布置。(3)炉宽两侧的蒸汽进行左右交叉。(4)采用各种的定距装置,保持横向节距,避免由于形成烟气走廊而引起 热偏差。(5)选择合理的联箱连接方式。(6)加装节流圈。(7)采取结构措施,使热负荷高的管子具有较大的蒸汽流量,以使蒸汽 的焙值减小,热偏差减小。18. 磨损的概念、影响磨损的因素以及减轻和防止磨损的措施?概念:携带灰粒和未完全燃烧燃料颗粒的高速烟气通过受热面,固体粒子对受热 面的每次碰击都会剥离掉极小的金属屑,从而逐渐是受热面管壁变薄,这就是飞 灰对受热面的磨损。影响省煤器磨损的主要因素:烟气的流动速度和灰粒;灰粒的特性和飞灰浓 度;

15、管列排列方式与冲涮方式;气流运动方向;管壁材料和壁温;烟气 成分;烟气走廊。减轻和防止磨损的措施:选择合理的烟气流速;采用防磨装置;采用拓展 受热面。19. 积灰的概念、防止和减轻积灰的主要措施概念:在锅炉的运行中,当含灰烟气在流经受热面时部分灰粒沉积在受热面上的 现象称为积灰。措施:在设计时候选择合理的烟气流动速度,使积灰减轻; 采用吹灰装置; 擦启用合理的结构和布置方式。20. 钢球式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影响工作的因素及工作特点。工作原理:利用低速旋转的滚筒带动筒内钢球提升到一定高度后落下将媒的击碎, 并通过钢球和护甲之间的挤压、研磨和碾压将煤磨成煤粉。进入筒体的热空气一 边干燥煤粉一边将煤粉带出磨煤机。影响工作因素:1. 磨煤机的筒体转速;2护甲(提升高度);2. 钢球充满系数(影响钢球装载量且直接影响磨煤机的磨媒出力和磨媒电耗)3. 磨煤机的筒体通风量(直接影响磨媒出力,同时影响原煤分布和煤粉细度) 工作特点:1. 单进单出的钢球筒式磨煤机一端是热空气和原煤的入口,另一端是气粉混合 物的出口。单进单出的球磨机,因常用语中储式制粉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