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硐石爆破施工方案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69912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硐石爆破施工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施工方案】硐石爆破施工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施工方案】硐石爆破施工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施工方案】硐石爆破施工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施工方案】硐石爆破施工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硐石爆破施工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硐石爆破施工方案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中铁玉树灾后重建工程指挥部第三项目经理部硐室爆破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签发: 2010 年 8 月 24 日硐 室 爆 破 施 工 方 案一、 概述1、工程简介 中国中铁新寨采石场位于玉树州玉树县结古镇新寨村二社,距玉树州5.5公里,海拔3700米。开采面有3个,高度为55米。施工工期为3年,开工时间2010年7月1日,竣工时间2013年7月1日。每天可生产碎石、砂1500立方米。 2、工程地质与水文 新寨采石场场址处于山脚下,地势起伏较大,岩石有断层,呈浅绿色,为斜坡地形,坡脚角度为55(1:0。7),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整体性较差.植被不发育,山坡较陡,山上杂草丛生.沟谷与山岭之间的相

2、对高差大于260米,整体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山脉走向成西南向,山体陡峭。用水为地下水,基岩裂隙水,不发育,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二、人员和机械配置 1、人员配置钻孔作业及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证书,爆破技术人员在上岗前经过专业的培训.现场配合工人10人,配合钻孔和爆破作业技术人员进行作业,使爆破作业有序进行。爆破技术人员表爆破技术人员姓名证件工作经验备注挖孔蒋文汉爆破证7装药岳明爆破证9引爆岳明爆破证9警戒高伟安全证42、机械配置机械配置表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空压机3.5立方米台2风动凿岩机YO18台1潜孔钻QX100AH台2对讲机Y20ZY部5三、 爆破施工方案由于本次爆破作业为连续

3、高强度生产、工期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保护要求高。要求施工组织严密、计划周全、爆破技术先进、人员设备充裕,确保工程任务按期完成。根据爆破工程量要求,综合考虑爆区地形、地质、环境条件、设备和技术条件,采用硐室爆破。爆破后孤石及部分超规格大块石进行改炮,采用液压岩石破碎机进行机械法进行二次破小。1、施工布置(1)开采面为斜坡地形。地形平缓、爆破高度较大,最小抵抗线为26米,开采面高度为37米,即药包埋置深度为37米,最小抵抗线与药包埋置深度之比为0.7,则可布置单层单排单侧作用药包,如图31-1所示。(2)导硐设计结合地形、爆破方量,导硐可设计成直角形。主硐孔径为1米,长为15米;支硐方向向左拐,

4、孔径为0.95米,长为7米。主硐与支硐成90角,如图31-2所示.2、爆破参数的选取与计算装药量计算Q=0.44KW3其中,K为单位用药量系数,取0.4,W为最小抵抗线,为26米,则总用药量为Q=0。440.4263=3093kg3、个别飞石距离 在爆破时会有个别飞石,飞石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R=20KN2W 其中,R:个别飞石距离,m K:安全系数,取1.5 N:爆破作业指数,取0。5 W:最小抵抗线,取3 则飞石距离为R=201.50.523=22。5m4、堵塞长度 主硐堵塞长度为13米,在堵塞时,不得有空隙,堵塞必须密实。堵塞材料用石粉、石渣、小块碎石、杂草等。 5、火工器材的选择 (1

5、)雷管本次采用电雷管起爆,数量为10发;引爆采用延期毫秒雷管,1段3发,5段3发。(2)炸药 采用硝铵乳化炸药,3093kg.四、爆破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首先对将要爆破的作业区域的危石进行清理,采用挖掘机或人工进行表面清理,使其能满足挖硐巷的需要。然后进行定硐巷位置,确定硐室的深度。2、挖孔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挖孔,布孔位置根据山体及开采面而定。在挖硐巷过程中应注意最小抵抗线,防止抵抗线偏大或过小,影响爆破质量。对孔口周围的碎石、杂物进行清理,防止堵塞炮孔。孔口周围不稳固破损地段,应进行维护,避免形成喇叭状。挖硐完成后,应向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汇报,确定孔内有无积水

6、,对不合格的硐巷部位进行补挖。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在确认硐巷合格后,准备炸药计划。3、 装药(1) 爆破器材的检查 装药前首先对运抵现场的爆破器材进行检查验收,数量是否正确,质量是否完好,雷管是否同场、同批、同牌号。电雷管的电阻值差是否符合规定值,对不合格的器材坚决不使用。 (2)装药装药要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指挥下,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装药前检查孔内有无堵塞现象,检查合格后进行装药。并做好原始记录,每孔装药量,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装药应用木制长杆或竹制长杆进行,控制其装药高度,装药过程中如发现堵塞时应停止装药并及时处理,严禁用钻具处理装药堵塞的炮孔.4、 堵塞堵塞所用材料为钻孔所用的石渣、粘

7、土、岩粉等进行堵塞。堵塞长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得擅自增加药量或改变堵塞长度,如需调整,应征得现场爆破技术人员的同意,做好变更记录.堵塞时应防止堵塞悬空,保证堵塞材料的密实,不得将导线拉得过紧,防止被砸断、破损。5、 爆破网路敷设装药、堵塞完成后,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网路连接,防止漏接、错接,并用绝缘胶布包好结头。网路连好后,应检测总电阻,消除故障,并核对其电流量,达到设计要求时方能起爆。6、设置警戒、起爆严格按照爆破设计的警戒范围布置安全警戒,警戒时,警戒人员从爆区由里向外清场,所有与爆破无关的人员、设备撤离到安全地点并警戒。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爆破工作人员才能发

8、出起爆信号。爆破员收到起爆信号后,才能进行爆破器充电并将主线接到起爆器上,充好电以后,进行起爆.爆破后,严格按照规定的等待时间,检查人员进入爆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7、 爆破检查、总结每次爆破完成后,必须按照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盲炮和其它不安全因素。如果发现有危石、盲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未用完的爆炸物品进行仔细清点、退库。爆破结束后,爆破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应进行爆破总结:设计合不合理,并进行爆破安全分析,提出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以及防范办法,提出改善施工工艺的措施;对照监测报告和爆后安全调查,分

9、析各种有害效应的危害程度及保护物的安全状况,如实反映出现的事故,处理方法及处理结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下一步施工。爆破记录和爆破总结应整理归档。 施工工艺流程图现场勘查爆破设计 机具人员配置施工准备爆破器材准备 设立供风站或空压机钻孔硐巷检查合格装药连接起爆网起爆警戒防护检查线路检查处理盲炮危石解除警戒清渣 五、 爆破作业安全(1)爆破安全1、 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爆破或接触爆破器材时,不得穿化纤衣服,以防静电引起早爆事故。2、 进行电爆网路时,必须关闭现场使用的手机,对讲机等无线电引起电雷管早爆。3、 爆破人员须戴安全帽,不得赤背和穿拖鞋进行作业。4、 严禁酒后上岗和非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爆破作业

10、。5、 距爆破作业点和爆破器材50m范围内严禁吸烟和动火。6、 爆破作业中如遇雷雨、暴风雨时,应停止作业。7、 爆破装药时,无关人员必须全部撤出爆破施工现场。8、 炮孔未装药部分必须按设计要求认真填塞,严禁用铁器填塞.9、 爆破警戒人员必须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设置好警戒标示牌,在便道和行人出入的地方设置临时障碍设施,履行好警戒人员应尽的职责。10、爆破后,必须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盲炮和其他无安全因素。11、 爆破员检查如果发现危石、盲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12、 各类盲炮的处理应按有关规定执行。经检查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当班爆破班长同意,方准

11、作业人员进入爆破地点。 (2)做到“四统一 1、统一指挥:由现场爆破指挥人员负责协调,现场爆破指挥人员下令。2、统一行动:参与施工所有人员,各负其责,在爆破指挥人员的指挥下,进行清场和警戒。3、统一时间:每天放炮时间应避开现场人员较多时,应告知当地村民放炮的时间.4、统一信号:爆破现场的安全标志及信号要事先向相邻单位及人员交代,阐明标志和信号的意义,并请其做好协调宣传教育工作。爆破信号用哨子发出并鸣叫警报器:第一次:急促的短声是清场信号,即:笛!笛!笛!所有车辆人员立即撤离到警戒区域外或指定的安全地带。第二次:起爆信号,三声长哨,即:笛!笛!笛!确认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随即起爆。第三次:解

12、除警戒信号,一声长、一声短。即,笛笛!确认无拒爆、盲炮后发出. (3)爆炸物品管理 1、执行配送规定,按当班使用量请求配送,剩余爆炸物品退库。2、购买、领取、退库有专门台帐,有爆破器材使用记录. 3、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有关规定,进行爆破器材的检查,发现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 4、加强爆破物品的保管,防止丢失被盗。5、主要材料采购与运输方法。六、环境保护(1)噪音 由于采用的是硐石爆破,爆破作用和震动强度大,冲击波强。为减小噪音,禁止在夜间放炮,以防影响居民休息.运输车辆不得鸣笛。(2) 粉尘 当地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在进行爆破时,粉尘较大。为降低粉尘,爆破面可适当的洒水;对施工便道进行洒水,及时清理现场的废渣、废土。 (3)植被 当地生态环境较脆弱,植被不繁茂,在爆破时不得随意破坏植被,能移植的草皮应移植.对土质边坡进行人工种植草皮;岩石边坡采用喷薄植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