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四版(赫桐生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69103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4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力学》第四版(赫桐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理论力学》第四版(赫桐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理论力学》第四版(赫桐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理论力学》第四版(赫桐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理论力学》第四版(赫桐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力学》第四版(赫桐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第四版(赫桐生版)(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习题1-1.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解:0杆AE助杆ABP)锭A习题1-2.B(2)轮 J fFAB(3)构件ACS构件BC(4)梁AC、梁CE、整体(5)曲柄DA、滑块B(0)起Ml、梁AE、整体(7)折梯整俶ACgBC部分(S)横梁AE、立柱AE、整体解:(3)构件ACS桐件EC(8)横粱ABr立柱AE、整体习题1-3.画出下列各物系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1) ft B. ff AE(2)轮0、刚架AB(3)滑轮重物、杆DE、轩EC、杆AC曲毗),整体(4)杆AB (连同滑轮)、轩AE【不隹滑轮)、整体解:(1)轮 杆 AE(2)轮6刚架ABT(4)杆AE (连圈轮L杆AB(不连卷

2、轮人整体习题2-1.铆接薄钢板在孔心A、B和C处受三力作用如图,已知P =100N沿铅 垂方向,P=50N沿AB方向,P=50N沿水平方向;求该力系的合成结一236m解:属平面汇交力系;Z V= E W =50 乂 一= +100 =140W梅十83合力大小和方向:R = 可 +(Z 打=J8O“ + 14。 = 161JV0 =arctg =二 60.3习题2-2.图示简支梁受集中荷载P=20kN,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 反力。画力三角形:相似关系:几何关系:CE=BD = lmCD=l2BC = 2.mED = -AD = -打 +2* = 2.24m22约束反力:M =竺 *

3、P = x 20 =* CD2.83= xP = lx20=15.8JWCD2.83BD 2at 二 arctg- = tircfgf 26.6(2)研究AB,受力分析:C画力三角形:相似关系:ACDE cdeCD CE ED几何关系:CE=-BD = 0.71m 2ED = +CE2 = 1.58m约束反力:习题2-3.电机重P=5kN放在水平梁AB的中央,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B端以 撑杆BC支持。求撑杆BC所受的力。解:(1)研究整体,画力三角形:求BC受力受力分析:习题2-4.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磨擦及 滑轮大小,A、B、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杆A

4、B和AC所受的力。解:(1)研究铰入,受力分析(AC、AB是二力杆,不计滑轮大小):建立直角坐标Axy,列平衡方程:NX二 : - S思 +cos45c-Tsm30, = 0 泛 =。:% sin45 - Tcos30J -G=0T = G=2kN解平衡方程:S朋=Z.73初膈=5.28Jt2VAB杆受拉,BC杆受压。(2)研究铰入,受力分析(AC、AB是二力杆,不计滑轮大小):建立直角坐标Axy,列平衡方程:NX= 0: - 8幽+ Gsin30J -rsta45J = 0工工=0: Tc况45 Geo昭0=。T = G = 2kN解平衡方程:% =-0.41fcZV服=3.15fclVAB

5、杆实际受力方向与假设相反,为受压;BC杆受压。习题2-5.三铰门式刚架受集中荷载P作用,不计架重;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 A、B的约束反力。Cp C解:(1)研究整体,受力分析(AC是二力杆);C画力三角形:求约束反力:P = Q.71P(2)研究整体,受力分析(BC是二力杆);I画力三角形:几何关系:求约束反力:sin 45 R. = = 0.79P且 sin(135 -)_sin or_ ,=xP = 0.35P3iil(135 -tt)习题2-6.四根绳索AC、CB、CE、ED连接如图,其中B、D两端固定在支架上,解:(1)研究铰,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A端系在重物上,人在E点向下施力P,

6、若P=400N,a 吊起的重量G。=4o,求所能由图知:(2)研究铰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G=Tce ciga. = Tlc 吨a = P遗临= 400 F眼=81.8JUV由图知:习题2-7.夹具中所用的两种连杆增力机构如图所示,书籍推力P作用于A点, 夹紧平衡时杆AB与水平线的夹角为;求对于工件的夹紧力Q和当 a=10o时的增力倍数Q /P。解:(1)研究滑块A,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sina研究AB杆(二力杆)和滑块B,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Q= cosot cosu -sintt= cig =5.67(2)研究铰A,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血“ 2sina研究AB

7、杆(二力杆)和滑块B,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0= SA - costt = co9= efgn.Q瞰例顷.=Z.K4P 22习题 2-8.图示 F=F=150N, F=F=200N, F=F=250N。求合力偶。解:(1)求各个力偶的力偶矩:(月,) = X (0.5 十 0.3 十 0.3) = -150 X 1.1 = -165JVm犍鸟 x(0.3+0.4+ 0.4) = 200xLl =22。丽=x0.4x| = 250x0.4x| = 60JVm(2)求合力偶矩:Af = 2#m = -165 + 220 + 60 = 115JVm合力偶转向是逆时针。习题2-9.构件的支承及

8、荷载情况如图,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BkNin24hNm解:(1)研究AB,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解方程Ns =电= : = l.5fcAto(2)研究AB,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m = 0:=叫)-m(N,虬)二评 x lcos45J = R. x Jcos45j = Pa解方程毛=乩=二=巫5 z /cos45 I习题2-10.锻锤工作时,若锻件给它的反作用力有偏心,就会使锤头发生偏斜, 在导轨上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加速导轨的磨损,影响锻件的精度。 已知打击力P=1000kN,偏心矩e=20mm,锤头高度h=200mm;求锤头 给两侧导轨的压力。解:(1)研究锤头,

9、受力分析,画受力图:(2)列平衡方程:N跑二 o:Pe = 0m(N,N) = Nh = Pe解方程:1升_ Pe _ 1000 x 0.02 h= 100 柳0.2习题2-11.图示轧钢机工作机构,机架和轧辊共重G=650kN,为了轧制钢板, 在轧辊上各作用一力偶,力偶矩大小为iF/BZBkN,机架的支点距离 l=1380mm;当发生事故时,m=0, m =1656kN.m;求在正常工作与发生 事故两种情形下支点A、B的反力。2 解:(1)正常工作时,山口气的合力偶为零。整体受力分析:由对称性可知:x650 =325AJV 非正常工作时,分别讨论m2和G作用的情况:G单独作用时,情况同(1)

10、:N = Nsl = |g=|x650 =325 kNm2单独作用时,列平衡方程:= 倾1心评睨)一吧=0倾评由,评彩)二吼E = N/ =m. 1656共同作用情况时:Nd = NA - Nm = 325 -1200 = -875 AJV jT1jTL 1jT1 JL1Ns = NB1 + IVB2 = 325 + 1200 = 1525 fcZVNA的实际方向向下,NB的实际方向向上。习题2-12.四连杆机构OABO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0A=40cm,0iB=60cm,作用 在曲柄0A上的力偶矩大小为m=1N.m,不计杆重;求力偶矩-的大小 及连杆AB 所受的力。12解:(1)研究0入杆,

11、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烦乾,叫=0m(Ro.SA)= S朋 OAin3Qff = mY$i 5N仲 OAsin30 0.4 x sin30(2)研究ab (二力杆),受力如图:SraSabBA可知:如二S如二S如二(3)研究。1B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J列平衡方程:=-网傀i,最)+叫二鹿(曲,电)=&1君=叫叫二 5 x0.6 =3iVM第三章习题3-1.求图示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长度单位为m。解:(1)取O点为简化中心,求平面力系的主矢:JC = 2X=400 - 500 x| = 0R y = Y = -200 -100 + 500x| = 0Rr=Q求平面力系对o点的主矩:

12、虬=-400 x0.8-100x2 + 500x|x2.6 = 260珈(2)合成结果:平面力系的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大小是 260Nm,转向是逆时针。习题3-2.求下列各图中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A点之矩。解:(1)平行力系对A点的矩是:取B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Rt= f qdx: = qa平行力系对B点的主矩是:向B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和一个力偶Mb,且:BR = R = qa M3 =MS如图所示;将Rb向下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b。其几何意义是:R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矩形面积,作 用点通过矩形的形心。(2)取A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平行力系对A点的主矩是:向A点简化的结果是个力RA和一个力偶MA,且:如图所示;将RA向右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A其几何意义是:R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三角形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