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965492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忆江南教学设计忆江南教学设计1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老年回忆江南风景写的,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词围绕江南的特征“江花”“江水”详细描写春天景物的美,抒发了自己酷爱、怀念江南美景的情感。了解两首词的意思,依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学习古诗忆江南,熟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意境。一、导入新课、以前同学们学过许多古诗,今日我们来学习这首词。(板书:忆江南)、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分?二、学习忆江南、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是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

2、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依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补充: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简介时代背景:白居易在岁至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绚丽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妙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词就是他在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

3、在吧。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小组内探讨沟通自读状况:小组内相互沟通: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登记来,待全班沟通时共同解决。全班汇报沟通,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要点如下: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憧憬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

4、”,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识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那么,江南的好风光原委“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拓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细致体会这两句,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耀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

5、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剧烈的色调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芒耀眼的剧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衬托,充分显示了作者擅长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三、品尝感悟,有感情地朗读思索:、忆江南这首词哪些地方是依据江南的特点来写?写出了一幅什么景象?最终一句改成陈述句。好不

6、好?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沟通,总结朗读方法:用江上的朝日和江边的鲜花作衬托,形象显明,写江花用红胜火不仅有色调,而且表现出一种生气勃勃、蒸蒸而上的景象。四、拓展性练习、以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沟通自学状况。、读一读、背一背。忆江南教学设计2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但是我们却看不到花红柳绿、春意盎然。在我们祖国有一个地方,那里一年四季都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景色,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我们一起来观赏吧。课件播放江南风景视频。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这就是风景如画的江南,(板书江南)诗人白居易就曾经在江南的苏州和杭州做过官,江南风景之美给他

7、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在回到洛阳后写下了,忆江南。(板书忆)二、感悟诗意,随文识字。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忆字的?家族识字:找一找竖心旁的字,学生组词,随机出示字卡“回忆”“记忆”。你认为课题里的忆字是回忆,还是记忆,说说理由。忆江南是什么意思?2、师配乐范读课文,课件出示幻灯片,学生观赏3、自由读,想这首词共有几句?4、指生读第一句(1)指导读,语速慢,“好”字重读。指生读,评价读。(2)有一个字可以概括江南美景给白居易留下的印象,是那个字?“好”你能给“好”换一个字吗?(3)出示字卡“景色”,说说怎样记住景的?贴词卡“风景”,任选其一说句话。(4)白居易怎么知道这里风景这么美啊?第一句中有

8、一个字说的就是熟识的意思,你们猜猜是哪个字?出示“谙”字,说说识记方法,老师会编一句儿歌:用语音沟通会让我们更熟识。过渡:江南的哪些景色给白居易留下了这么好的印象呢?指生读其次句诗。(1)指导读,指生读。(2)同桌读,加上动作读。(3)在这句诗里,你看到了什么?还仿佛听到了什么?(师生共同画简笔画)看简笔画读古诗。过渡:看到这令人沉醉的美景,诗人白居易由衷的赞美:齐读最终一句诗。(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2)这句的意思是?三、整体感悟,品尝诗境。(1)让我们做小诗人一边观赏美景,一边朗读这首词,好吗?(2)观赏过江南的美景,你想说些什么?(3)白居易把江南写得这么美,你能体会到她对江南有着什么

9、样的感情?(4)江南太美了,所以白居易认为写一首词不足以表达他对江南的酷爱,这只是其一,还有两首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幻灯片出示)四、升华总结:真的不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这么美的地方,你爱我们的祖国吗?爱就大声说出来。祖国我爱你。忆江南教学设计3、诵读、背诵忆江南。、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能对这首词描写的景象绽开想象。一、导入新课,初辨诗词、以前同学们学过许多古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词。(板书课题)、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依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读读这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分?二、了解作者,理解题意、介绍作者: 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

10、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依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播放视频资料“白居易简介”:小结:白居易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简介时代背景。、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三、一读再读,读懂课文、自读忆江南: 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

11、方作上记号。 小组内探讨沟通: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登记来,待全班沟通时共同解决。、互动学习: 全班沟通活动。(老师留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插图细致体会诗中意境;再读想象更广袤的画面,而后语言描述。) 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背诵并抄写忆江南。忆江南教学设计4、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分。、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词。、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育学生想象实力和形象思维实力。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结合词句绽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一课时。背诵课文查阅资料

12、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一、古诗导入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大家观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二、 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分、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分?三、 自读词,提出疑问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自学、比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江南好 好:美妙 。旧曾谙 旧曾:以前、过去。谙:熟识。红胜火 胜:赛过、强过。忆江南 忆:惦念、想起。、理解全首词的意思: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识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漂亮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五、总结升华、读忆

13、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江南美景 大自然)日出 江花 红胜火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春来 江水 绿如蓝忆江南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不仅唤起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憧憬,更引起大家对祖国河山和美妙事物的无限酷爱。同时,“词”这种题材在小学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教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洁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妙。学习目标:1、初步相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了解词的结构、相识词牌名忆江南。2

14、、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依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教学重、难点:1、依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2、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1、诵读描写江南的诗句,这两句诗都写了哪个地方的景色?出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2、简介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图。3、揭题,读题,理解“忆”的意思。二、整体感知以知促情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正确、通顺;边读边看注解,想想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2、诗词对比巧识词牌:这首忆江南和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3、指读,指正读音。(留意“谙”字。)4、齐读。5、诗人为什么忆江南呢?江南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