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964779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_的伟大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理解文章叙述顺序。 2、体会重点词句所包含的情

2、感。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一段,训练学生的朗读和阅读速度。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国歌引入: 同学们,这是一首,听着她雄壮的歌曲,老师眼前不由浮现出了新中国刚成立的场景。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揭示课题 1、板题,读题。 2、释“开国”:新中国刚刚成立。 三、检查复习 1、指名开火车读生字词。 2、师指导生字词。 3、课文讲了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 4、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谁还知道有关这一天的哪些事? 四、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正确。 2、思考: 课

3、文写了几个场面?哪几个场面?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几段?为什么? 五、自悟课文 1、自然第一段: 你读懂了什么?在书的空白处写出简要文字。 你还有什么不懂? 2、讨论学生不懂的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 班级师生共同讨论。 六、练习提高 七、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词三遍,听写一遍。 3、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学习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2、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 3、指导背诵“下午三点整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新词。 二、自悟课文 1、自然课文第二段: 这段写了几件事?什么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

4、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你想应该怎么读?读这句话你想到了个么? 2、自读课文第三段: 阅读盛况写了哪三层? 3、自读课文第四、五段: 这两段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 讨论学生不懂的问题。 三、总结方法 1、这篇课文很长,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要求下读得较快,回忆一下,说一说怎样才能使阅读快一些?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学了这篇课文,你想了些什么? 4、如果你是记者,会选什么镜头拍?请介绍。 四、巩固提高 五、作业 1、读熟课文,抄下自己喜欢的语句。 2、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示意图。 3、背诵课文指定段落。 【板书设计】 人海旗浪 奏国歌 宣布立国 开国大典隆重庆典礼炮轰鸣庄严 宣读公

5、告激动 检阅三军 礼节祝贺 _呼号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擎”、“排山倒海”、“瞻仰”、“肃立”、“肃静”的意思。 2、着眼全文,用学习小纸条的方式编制大典流程图,理清全文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文路阅读”这种比较基本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3、研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和壮观,背诵课文第七段。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释题 板书并齐读课题,理解“开国大典”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读通文章学字词 出示: (1)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_出现在.

6、台上,跟大家见面了。 (3)聂荣臻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 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读通句子理思路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到第四段,想想,从这几段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预设: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数人员会场的布置群众队伍的场面 教师总结:这四段介绍的是大会开始前的情况。(板书:大典前) 2、自由读课文其余部分,完成学习小纸条上的流程图。 三、再读:整体感知说内容 1、大屏幕出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成立,在()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接着(),然后()。升旗以后,毛.(),在这之后,()开始,最后是()。 2、方法总结:(大屏幕出示:文路阅读

7、) 四、三读:字里行间品大典 1、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重点品读:第六和第七自然段。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 (4)大家再细细读课文里的这段话,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大屏幕出示:中华的版图) (5)放CAI毛.宣布中华人民共和

8、国成立视频。 (6)试着背一背这段话。 方法总结:文采阅读 五、结课:意犹未尽赏文采 师: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很多处场面描写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赏析,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作业布置: 1、将课文中你感受比较深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2、课外去收集关于开国大典的资料。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

9、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 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 (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 过渡: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新授 (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 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

10、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 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出现在了.台上,开国 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 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开国大典五年级语文教案4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人民政府公告阅

11、兵式群众_。)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通过分析比较,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 (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1)教师适时引导 (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很多。)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理解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

12、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_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看书上插图:这是董希文的红色经典油画开国大典,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毛.在_城楼上宣

13、告新中国诞生了的生动而宏大的场面。 指导朗读: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自己读、朗读、齐读 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理解2:“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理解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

14、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想象描绘的画面,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体会写作方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_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