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963834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堪的纳维亚风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作者:佚名来源:发布时间:2006-06-18推荐等级:曰匚收藏本文 曾收藏此页&-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 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与 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 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 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 “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 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

2、的融 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 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 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 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 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早在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 时也标志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地方性的隔离状态激烈地转变到面对国际性 竞争。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设计师和厂家就在积极为1925年巴黎国际 博览会做准备。在这次博览会中,瑞典玻璃制品取得了很大成功,获得了多

3、块 金牌,并打进了美国市场。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的工业设计,由汉宁森(Pou l Henningsen, 1894-1967)设计的照明灯具在博览会上获好评,被认为是该 届博览会上惟一堪与柯布西埃的“新精神馆”相媲美的优秀作品,并获得了金 牌。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图1),至今畅销不衰。 这类灯具具有极高的美学质量,它是来自于照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由于附加 的装饰,因而使用效果非常好,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特色。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为包豪斯所推崇的功能主义也影响到了斯堪的纳维亚 各国。其中瑞典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瑞典相对来说工业较发达。受到包豪斯 启

4、发的一些最富成果和艺术性的思想体现在 1930 年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 之中,这标志着功能主义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突破。这次展览是由瑞典工艺协会 主办的,它成了现代主义的国际性广告,标准化、合理化和实用性被应用到建 筑和设计中,改变了先前国际博览会炫耀和虚饰的惯例。在这次展览中,包豪 斯的设计思想戏剧般地体现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揭示了一种革命性的设计哲 学,特别强调居住建筑和装修,反映出对于实用、卫生和灵活性的关注。展出 的家具和日用品都十分简洁而轻巧,向世人展出了瑞典富于个性的现代主义。斯德哥尔摩博览会在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引起了反响,新的功能主义迅速传 播到了各个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极端形式

5、的功能主义并未深人大众,钢管金 属家具和严格的几何形式只是宜于公共建筑,各种家具和家用产品需要一种比 功能主义更为柔和并具有人文情调的设计方法,即所谓“软性”的功能主义。 那些与国际潮流并驾齐驱的设计师一方面保持革新的功能主义精神,同时又以 一种能够批量生产的方式应用木材等传统的材料。这一阶段的家具清楚地展示 了这种新风格的特点:即以直线为主的简洁的结构技术,视觉上和实际上的轻 巧形状以及使用皮革、木材等天然材料,同时又不失功能主义的实用原则。马姆斯登(Carl Malms ten)和马特逊(Bruno Ma thsson)是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代 表人物,他们在20 世纪30 年代为创立斯堪的纳

6、维亚设计的哲学基础做出了很 大贡献,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家具设计思 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环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 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马特逊喜欢用压弯成型的层积木来生产曲线型 的家具(图 2),这种家具轻巧而富于弹性,提高了家具的舒适性,同时又便 于批量生产。对于舒适性的追求也影响到了材料的选择,纤维织条和藤、竹之 类自然而柔软的材料被广泛采用。20 世纪30 年代还有两位在斯堪的纳维亚很有影响的设计师,一位是丹麦的克 林特,另一位是芬兰的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克林特并不标榜自 己是功能主义者,但他

7、早期对于设计的研究关注于标准化、模数结构和实际功 能要求,而不是风格上的自我表现。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手工艺传统, 并善于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精华。他设计的椅子能满足用户在实用 上和美学上的需要(图3, 4)。通过采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着色的皮革 和素色织物,他创造了一种接近自然的设计语汇,成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重 要特点。克林特在20 世纪30 年代重新设计了一把折叠椅和一把躺椅,两者都 是经典性的作品。图3克林特设计的躺椅图4克林特设计的椅子!xk:m:mx:.w.w.圉6阿尔托设计的凳子圉5阿尔托设计的扶手椅在芬兰,阿尔托以用工业化生产方法来制造低成本但设计精良的家具而

8、著称。 特别有创见的是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 紧凑的现代家具。他于 1928 年设计的扶手椅是采用胶合板和弯木制成的,轻 巧而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而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图5、 6)。阿尔托的其它家具设计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的功 能主义可以在阿尔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他所爱好的有机材料不仅使他的作 品具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因为木材在芬兰是取 之不尽的。阿尔托也长于玻璃制品设计,他在 1937 年设计的花瓶采用了有机 形态的造型,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祖国的湖泊边界线。他的设计还在英国、 美国有较大影响,这

9、推动了国际家具设计的“软”趋势,并预示着 20 世纪 50年代的“有机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对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来说,20 世纪 30年代是一个探索试验和适应的时纪 30 年代是一个探索试验和适应的时代,是设计与功能成为同一概念的两方面的时 代,两者产生了一种美妙的和谐。许多20 世纪30 年代的作品超越了时尚而成 了永恒的经典之作,而且继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设计界产生影响。二次大战前以包豪斯为中心的功能主义在20世纪40年代物质匮乏的困难条件下 被广泛接受了,但到了 20世纪 40 年代中期,功能主义已逐渐包括了许多实际上 和风格上的变化。这些变化离开了包豪斯纯几何形式和“工程”语言的

10、美学,其 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这在 20世纪 30 年代即已取得较大成就, 并获得了国际声誉。早在 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 将德国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融会在一起。在 1939 年 的纽约国际博览会上,又确立了“瑞典现代风格”作为一种国际性概念的地位。 经过20 世纪 40 年代一段艰苦的时期之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 20世纪 50 年代 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其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在国际上大受欢 迎。在1954 年米兰三年一度的国际设计展览中,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示出了全 新的面貌,参展的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都获得了很

11、大成功。这些国家的设计 组织在战后实行了一种合作政策,它们的第一项主要成就是名为“斯堪的纳维亚 设计”的展览。在美国艺术基金会的赞助下,这个展览从 1954-1957 年在北美 22 个城市的主要博物馆巡回展出,因此使“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形象在国际 间广为流行。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 20 世纪30 年代那样严 格和教条。几何形式被柔化了,边角被光顺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 “有机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 20世纪40年代为了体现民族特色而产生 的怀旧感,常常表现出乡野的质朴,推动了这种柔化的趋势。早期功能主义所推 崇的原色也为 20 世纪 40 年代

12、渐次调和的色彩所取代,更为粗糙的质感和天然的 材料受到设计师们的喜爱。 1945 年后,另一种怀旧的趋势丹麦精良的手工 艺传统在瑞典和挪威也得到了加强。20世纪 50 年代,一批战前就素负盛名的设计师如汉宁森、克兰特、马姆斯登、 阿尔托等仍走在设计前列。例如汉宁森在战后又设计了许多新型的PH灯具,特 别是他设计的PH?5吊灯和PH洋蓟吊灯取得了很大成功,至今畅销不衰。另一方 面年轻设计师也脱颖而出,由此推动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战后丹麦的家具设计成就很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丹麦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师之 一是维纳(Hans Wegner, 1914-)。维纳与其他丹麦家具设计师一样,自身就

13、是 手艺高超的细木工,因而对家具的材料、质感、结构和工艺有深入的了解,这正 是他们成功的基础。维纳的设计极少有生硬的棱角,转角处一般都处理成圆滑的 曲线,给人以亲近之感。维纳最有名的设计是1949年设计的一把名为“椅”(T he Chair)的扶手椅(图7),它使得维纳的设计走向世界,并成为丹麦家具的经典之作。这种椅迄今仍大受欢迎,成为世界上被模仿得最多的设计作品之一。 维纳早年潜心研究传统的中国家具,他从1945年起设计的系列“中国椅”(图 3-03)便吸取了中国明代椅的一些设计特征。 1947 年,他设计了“孔雀椅”, 被放置在联合国大厦。20世纪50年代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另一位人物是建筑师

14、一设计师雅各布森(ArneJacobsen, 1902-1971)。他将刻板的功能主义转变成了精练而雅致的形式,这 正是丹麦设计的一个特色。雅各布森的作品十分强调细节的推敲,以达到整体的 完美。他把家具、陈设、地板、墙饰、照明灯具和门窗等的细部看成与建筑总体 和外观设计一样重要。他的大多数设计都是为特定的建筑而作的,因而与室内环 境浑然一体。雅各布森在 20 世纪 50 年代设计了三种经典性的椅子,即 1952 年 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 1958 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 鹅”椅和“蛋”椅,这三种椅子均是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的,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图 8, 9, 10)。:竝

15、jc:-:图3雅各布森设计的蚁椅風g雅各布森设计的天鶴图io雅各布森设计的蛋椅 團11 b&o公司生产的组合进入20 世纪 60 年代后丹麦的工业设计中开始反映出立体主义艺术和所谓“硬边 艺术”的影响,在产品设计中强调简洁、有力的形式,并使用工业化的材料,雅 各布森设计的筒系列餐具就是其代表作。不锈钢的材料、简洁的外形和精湛的制 作工艺使产品富于高雅的现代感。雅各布森 60年代的另一设计,是沃拉系列卫 生间用具。该系列以一个能调节水流和水温的龙头为中心,能与其它功能的配件 相连接,满足一个现代家庭供水系统的全部需要。整个系列的形式都统一为圆柱 体,非常简洁、明快。丹麦的邦与奥卢胡森公司(简称B

16、&O公司)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设计的佼佼 者,它不同于别的企业之处,在于它是惟一系统解决设计问题的公司。今天,成 了丹麦在生产家用视听设备方面惟一仅存的公司,也是日本以外少数国际性同类 公司之一。多年来该公司把设计作为生命线,一方面系统地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开 发,首创了线性直角唱臂等新技术;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市场的最高层次,并致力 于使技术设施适合于家庭环境,从而设计出了一系列质量优异、造型高雅、操作 方便并富于公司特色的产品,它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享誉西方各国。B&O产 品朴素而严谨的外观设计便于进入国外市场。因为国际市场往往是五光十色的, 这种一贯简洁的设计反而引人注目,并容易与居家环境协调。进入20世纪90 年代, B&0 公司的工业设计又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设计的风格开始由严 谨的“硬边艺术”转向“高技术高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