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63693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大背景发展的产物,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次调查,笔者依托于调查问卷和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现状,并从生活、心理、教育和安全等方面分析其对留守儿童自身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致力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更好构建。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影响、措施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进入城市打工、经商,这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的增加。据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

2、在城市务工经商,因此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毋庸置疑,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大环境,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他们自身,在他们的生活、心理、教育和安全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本次调查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入手,深度剖析此现象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致力于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一、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现状1、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原因留守儿童,顾名思义,便是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并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儿童。由此看来,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便是父母外出而造成的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而深入探究其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

3、,这一问题实则依存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亦愈来愈大,农村和城市间劳动力的供需模式,又导致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产生的便是农村大量儿童与其父母间的长期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便应运而生了。2、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们周围的环境使他们不得不过早的成熟,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家中的重担。而他们所要面对的难题,却远非生活上的艰辛。父母长期在外,使得他们的心理、教育和安全等方面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简单来说,生活环境的重压使得他们低靡的面对生活,而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一定

4、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受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的几率。诚然,我们看到了许多留守儿童的坚毅和勇气,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中的一系列问题。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农村劳动力输出间的供需平衡。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受条件所限,只能将孩子寄予家中,由此造成父母与孩子在空间上的分离。长此以往,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往往在很多方面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以下便从生活、心理、教育和安全等发面展开论述。1、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农村的留守儿童相对于城市中的一些同龄儿童身体较为薄弱,并且,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使得他们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方

5、面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影响。这些儿童主要是生活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那些人年老体弱,没文化,家境并不富有,日日忙于农活,根本无暇顾及那些孩子,更别说去好好的关心呵护他们了。他们往往才几岁就已经承当起家中的各种家务,成为那些劳动力中的一份子。2、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忙于生计,使得他们自幼缺乏关爱呵护,与父母相处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他们觉得自己失去了父母之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而其他监护人做不到像父母那样的关心,于是这种感觉充斥着他们的内心。所以他们在经历成长过程中的那些

6、成功,失败,开心,烦恼等的情绪时,他们没有可以信任的长辈可以让他们倾诉指导,往往只能自己解决。形成了拒绝与外界接触,行为孤僻,感情冷漠的性格,不同程度的表现了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当他们遇到自己困难挫折,不愿与他人交谈,拒绝别人的帮助,心理极易走上极端。在家中,因为父母常年不在,所以父母对于孩子就感觉有一份愧疚的心情,而自己没有时间去和孩子交流,于是便想用物质来弥补孩子那颗缺少关爱的心。无论孩子提出什么物质要求,都尽量答应,可是他们只知道用物质来关爱孩子,却忘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使得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的性格。其实儿女缺少的不是食品,更不是衣

7、服,真正缺少的而是来自于父母的关爱与教育。有的父母目光短浅,只看眼前不顾将来,选择用物质来弥补对孩子的爱,这是远远不够的,孩子需要的是教育,是做人的道理,因为一个孩子若失去了教育,他不知道如何为人处事,只随着自己的想法我行我素,结果到最后毁了自己的前程,甚至还给父母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关于他们周围朋友多少的统计图(12人)这个统计图反应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人缘问题,他们的周围有不少的朋友,说明他们在内心深处是十分渴望与同龄人交流的,并且也十分渴望来自于父母的亲情。但是,他们的年龄不大,自控能力较差,再加上交友没有选择,容易受到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不良诱惑,使他们反而误入歧路,最终走向极端,对这个社会失

8、去信心,反而仇视社会,报复社会。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人生。而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中都没有良好的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都有着负面的影响。在家中,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刷牙就吃早饭,晚上不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缺乏自觉性,经常迟到早退,作业不做,拖拉的情况严重,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都当做耳边风,自顾自的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还时常发生顶撞老师,旷课,不遵守校规的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上,因为他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规划今后的人生,缺乏礼貌待

9、人的常识,所以他们就不让家长省心,酗酒,打架,赌博,沉迷于网吧,和别人拍拖,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只是希望忙于工作的父母可以多多看看他们,让他们可以感受到父母温暖的怀抱。因为他们的心理与生理都还在成长的阶段,而他们感受不到家的温暖,父母不能给予他们关爱。可是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所以才会采取了这个看似有效,却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方法来获取父母的关注。其实,若是他们的父母可以多陪陪他们,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或许,当今社会上,就会少很多小混混,小太妹,不幸福的家庭,而多了很多幸福美满的家庭。4、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

10、的家庭教育,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大多数都年老体弱,没有能力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所以他们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今日,这血一般的事实就摆在我们的眼前: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成为不法分子的诱拐对象,甚至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得不让我们引起深思。是什么,让这些留守儿童如此任意放肆的由这些人欺辱?这些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到底有没有保障?亦或者是说他们的安全保障到底在哪里?这些负面的事件发生在他们的身上,现在他们还小,他

11、们可能还不懂这是为什么,可是,当他们长大以后呢?他们该怎么办?这些阴影可能会一直陪伴着他们的成长,会给他们的一生都留下不好的记忆,甚至会让他们一辈子不敢抬起头来看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噩梦,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悲哀。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措施针对以上留守儿童存在于生活、心理、教育、安全等方面所提出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结果的情况中了解到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1、家庭方面要完善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建立好的家庭关系留守儿童很多都是长期与父母分离,远离亲情,缺少父母的关爱的孩子,这使他们很容易会产生孤独感,对自己不自信和自卑,影响他

12、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这些不良因素使他们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甚至是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呵护:1.1尽量避免父母双双外出,如果,父母都外出,则带着孩子到务工场所,让他们在务工场所附近上学,这便于亲子之间沟通交流感情,并且便于教育。父母要时时督促子女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还要和老师多联系,共同抓好孩子的身心教育。1.2如果实在无法带着儿女上班务工,则每日要有一个电话,与子女保持联系。关心儿女的身心健康,无论他们遇到什么挫折,是失败或成功都要鼓励子女要有信心,每天对他们说一句“你是最棒的”,还要听听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想要讲的趣事。1.3对儿女切乎不可过多溺爱

13、,但是也不可以采取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要对孩子的精神世界给予更多的保护与支持,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树立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1.4用适当的方式来告诉自己的孩子,自己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经历,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事迹来教育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自暴自弃或没信心。2、学校方面教育要加强,要更公平关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学校,给留守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应尽的本分与责任。因为学校将要教育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因为从小父母没有陪伴在身边,缺少亲情与关爱。所以在学校中,老师要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那

14、样来关心,教育,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2.1学校应该要加强对学校教师个人素质的培训,使学校教师的心理有了良好的素质,可以对孩子做到公平。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一样的同等对待的教育。对任何孩子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要让他们有感到不公平,被班集体排除在外的感觉,产生不必要的间隔。2.2建立健全的儿童档案,定期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的成长状况,形成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的局面,还要承担起留守儿童的家长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谈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正面指导教育。2.3教师要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多正面引导他们,并将这个闪光点发扬光大。给予他们信心,告诉他们“

15、我能行”“我是最棒的”“加油”等之类的词句,使留守儿童对自己不再自卑,走进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2.4教师们要因材施教,根据留守儿童不同的性格特点来对他们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多交流沟通,并时常换位思考。教育他们要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加强感恩教育。3、社会方面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政府要重视这些留守儿童,出台相关政策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新问题。他们是否能远离伤害健康成长,不仅牵扯到千家万户,还关系着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造。3.1政府要拨出更多的教育基金,缩

16、小城乡儿童教育差异。由中央政府财政进行专项拨款补贴,完善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缓解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压力,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可以在学校中读书3.2净化社会环境,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周边的店铺监督管理制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等,这些不良环境的诱惑对自制力较差的同学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使这些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3.3在出台相关政策,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工业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外出务工者返乡务工,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使留守儿童可以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得到父母的关爱。结语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的未来,留守儿童更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建。从目前现状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它不仅是学校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