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63662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福州市南台大道南段螺州立交工程第一章 编制依据1.福州市南台大道南段螺洲立交工程施工图 2.福州市南台大道南段螺洲立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福州市南台大道南段螺洲立交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4.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汇编5.城市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2008)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12、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0)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4、项目相关单位批准的有关文件等15、现场踏勘的实际地质地形情况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螺洲立交工程为一座互通立交,它是连接南端螺洲大桥与三环路的大型枢纽工程,为福州市出行的“南大门”;桥梁部分除主线桥外,另还有8条匝道桥,共计7.8公里;道路部分,6条辅道及桥梁基础共有挖方32万方,道路填方28万方,另有6座跨越河道的中小桥;除了这些土建工程内容,电力、排水、交安等设施也均在本合同段内。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椭圆花瓶墩和椭圆柱式墩,基础采用钻孔

3、灌注桩。主线桥标准桥面宽度为25.5米,匝道桥桥面宽度为8.5米或9.5米。桥梁工程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20cm、130cm、150cm、180cm。全部为端承桩,要求进入中风化岩层中,根据岩面坡度,要求全截面进入岩面不少于设计规定的长度,桩基终孔原则为入岩深度及桩底标高双控,各桩基终孔须经地质、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终孔。据踏勘的现场实际地形、水文等资料,结合项目成本等因素,水域部分工程拟采用以下几种施工工艺:1.搭建水上钻桩平台及栈桥;2.编织袋围堰施工;3.土石抛填施工。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后续各项工程施工。其中有150根桩基位于河道及池塘内,需采用搭设钻桩平台进行施

4、工,其余桩基均处于陆域区域。具体桩基参数详见下表:表2-1 螺州立交工程桩基参数表桥 名桩长(m)根 数总长(m)1.2m1.3m1.5m1.8m1.2m1.3m1.5m1.8m及根数主线桥287.468432.041405.53441542410125.03(178)A匝道1178.94221178.94(18)B匝道747.622747.6(18)C匝道838.621201.6414222040.26(36)D匝道1991.3697.64422088.96(46)E匝道2103.222269.8102.32344424474.34(80)F匝道478.77256.54142535.312(

5、16)G匝道81016810(16)H匝道1134.161719.79119.12223422973.07(58)白湖1#720180164900(20)白湖2#720180164900(20)白湖3#40074010201140(30)白湖支桥3608360(8)螺州1#1809042270(6)螺洲2#36018084540(12)合计27406768.77217851.171724.5746213235030(29085)574钢筋笼纵向主筋为28,加劲箍为25,砼保护层钢筋为16,箍筋为10,桩深40m的桩基声测管为573钢管。钢筋保护层厚度为90mm。混凝土标号为C30混凝土。材料具

6、体用量见下表:表2-2 螺州立交桩基工程量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合计1钢筋28t2669188.43454285225t332608322t8326.04412t36824.3516t16660.3610t41438478t13118.68混凝土C30m348531.2548531.252.2施工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拟建场区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螺洲镇鳌山村,地处闽江冲积平原下游。场地为民宅、菜地、果园、河浦等,地形相对平坦,起伏不大,地面罗零高程约在4.807.50m之间,河浦地面罗零高程约在04.50m之间,F匝道东南为丘陵剥蚀丘及其延伸坡地,主要为冲淤积,冲洪积平原地貌。场地上覆

7、乌龙江古河道冲洪积、河海相冲、淤积层,下伏基岩。根据钻探揭露,拟建螺州立交工程场地岩土层的分布及其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1素填土:灰黄,稍湿,松散,主要由以粘性土为主,或以粗中砂为主,厚度约0.405.40m。(2)-2杂填土:灰黄,松散稍密,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碎石块、碎砖块等建筑垃圾。厚度约0.35.6m。(3)-3耕土:灰色,松散,湿,含植物根茎等,厚0.30.8m。(4)粘土:灰黄色,可塑为主,湿,含氧化物颗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粘性一般,本层大部分钻孔分布,层厚0.53.3m。(5)淤泥:灰色,深灰色,流塑状,饱和,含腐植质,部分地段含少量粉细砂,

8、具腐臭味,摇振反应慢,捻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本层局部钻孔缺失,层厚为0.827.2m。(6)-1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湿,含氧化物颗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粘性一般,局部相变为粘土,本层部分钻孔分布,揭示厚度1.815.2m。(7)-2(含泥)细中砂:浅灰色,浅灰白,饱和,松散-稍密。主要成份以中、细粒石英砂为主,含少量粗粒石英砂,部分地段含少量泥质,磨圆度较差,级配较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击数N=6.042.0,统计平均击数=16.2。本层部分钻孔分布,厚度3.428.9m。(8)淤泥质土:灰色,软塑状,饱和,含腐植质,具腐臭味

9、,摇振反应慢,捻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相变为淤泥。本层部分钻孔分布,层厚为1.414.0m。(9)-1粘土:灰黄色,硬塑,湿,含氧化物颗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粘性一般,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本层少量钻孔分布,揭示厚度1.416.6m。(10)-2中砂:浅灰色,浅灰白,饱和,稍密-中密。主要成份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含少量细粒石英砂,部分地段含少量泥质,磨圆度较差,级配较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击数N=8.039.0,统计平均击数=21.8。本层部分钻孔分布,厚度1.333.8m。(11)卵石:稍密中密,湿,卵石含量约在4045左右,部分地段相变为圆砾,

10、卵石一般粒径24cm,呈次圆次棱状,母岩为中微风化花岗岩及凝灰岩类岩石,充填物主要为砾、粗、中粒石英砂及少量泥质,级配较好。现场动力触探试验测试击数N63.5=7.029.0,统计平均击数=17.0。本层零星分布,厚度0.911.7m。(12)淤泥:灰色,流塑-软塑状,饱和,含腐植质,具腐臭味,摇振反映慢,捻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本层零星分布,层厚为1.214.2m。(13)-1粘土:灰黄色,硬塑为主,湿,含氧化物颗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本层零星分布,层厚1.914.0m。(14)-2粗中砂:浅灰色,浅灰白,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份以中

11、、细粒石英砂为主,含少量粗粒石英砂,部分地段含少量砾卵石,磨圆度较一般,级配较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击数N=17.042.0,统计平均击数=31.4,含砾卵石段现场动力触探试验测试击数=15.033.0,统计平均击数=23.0。本层零星分布,厚度1.911.2m。(15)卵石:灰,稍密-密实,湿,卵石含量约在55%65%左右,卵石一般粒径3-5cm,少量大于10cm,顶部粗、砾砂含量较高,呈次圆-次棱状,母岩为中-微风化花岗岩及凝灰岩类岩石,充填物主要为砾、粗、中粒石英砂及少量泥质,级配较好。现场动力触探试验测试击数=7.060.0,统计平均击数=36.0。仅个别钻孔分布,Q3-2、Q4-2

12、钻孔未揭穿,揭露厚度1.822.0m。(16)-1粗砂:浅灰黄,浅灰白,饱和,密实,主要成份以中、粗粒石英砂,含少量砾卵石,磨圆度较好,级配一般,为卵石中夹层,现场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击数N=30.041.0,统计平均击数=36.0。仅个别钻孔分布,厚度2.66.7m。(17)残积粘性土:褐黄色,可塑为主,很湿,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风化残积形成,不均匀,含有砂砾,具有遇水易软化性,局部地段相变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在E26钻孔33.837.29m处夹有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现场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击数N=19.035.0,统计平均击数=24.5.本层在零星分布,厚度1.07.3m。(18)-1砂土状强风化

13、花岗岩:浅灰色,硬,具原岩结构,岩芯破碎,呈砂土状,用手可掰断,大部分矿物已明显风化,风化裂隙发育,无法取出较完整岩芯。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局部为花岗片麻岩。现场N标贯测试击数大于50击。岩石坚硬程度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类,本层大部分钻孔分布,厚度0.541.5m,在A6、A7、E21、E23、Z18、Z19-2段含有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残留体,在E25段含有中风化花岗岩残留体,具体分布位置及厚度详见工程地质坡面图。(19)-2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浅灰色,硬,具原岩结构,岩芯破碎,呈碎块状,用手可掰断,大部分矿物已明显风化,风化裂隙发育,无法取出较完整岩芯。岩性主要为花

14、岗岩,局部为花岗片麻岩。合金钻头可钻进岩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类。本层大部分钻孔有分布,Q3-2、Q4-2钻孔为揭露,E22、F7、G3钻孔未揭穿,厚度0.640.4m。在G1、G2、G3段含有中风化花岗岩残留体,具体分布位置及厚度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20)中-微风化花岗岩:浅灰,坚硬,岩芯呈短柱状,锤击声脆,不易击碎,可见一些风化裂隙。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局部为花岗片麻岩。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较硬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类。本层仅Q3-2、Q4-2、E22、F7、G3钻孔未揭露,均未揭穿,控制厚度3.08.0m根据上诉地层情况来看,该场地地层在水平及垂直向变化均较大,均匀性较差,属于不均与地基,各土层分布规律及相互间关系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剖面图上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