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962085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1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所示),指针为时针。回答1-3题。 1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图中此时包头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A春分日 B青年节 C冬至日 D元旦2如果此时南京为某月7日,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A. 6日的范围大于7日B7日的范围大于8日C8日的范围大于7日 D7日的范围大于6日3如果从60N某地以每小时1670KM的速度向东旅行,则旅行者须将时钟( )A每小时拔快一小时 B每小时拔快二小时C每小时拔快半小时 D每小时拔慢一小时南极洲是世界绝对气温最低的地区,那里冰

2、天雪地。读图3,回答4-6题。4关于图中各点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点在长城站的东南,在中山中的西南B四个地点都约有半年时间的极昼或极夜C点中距离北京最近的是点D中山站到长城站按最近距离的走法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5关于南极洲冰冻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永久冰冻线的范围比南极大陆还大,说明南极大陆表面全部都是冰川B长城站在永久冰冻线之外,说明此处的温度很高,不会发生冰冻现象C4月份与10月份相比较,10月份冰冻的范围要比4月份小些D当南极洲冰冻范围达最小值时,我国天山雪线的海拔高度升到最高值6关于图中M处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水温年较差是同纬度海区最小的 B当地冬季水温低于同纬度的

3、其它海区C当地属于印度洋海域 D当地只有寒流经过,同纬度海区还有暖流经过右图中三条等温线a、b、c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完成7-8题。7图中所示半球及等温线弯曲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弯曲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B等温线的弯曲一定是海陆差异造成的C上图表示的南半球D上图表示的北半球8关于图中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是7月份,是陆地是海洋 B若是7月份,是陆地是海洋C若是1月份,是陆地是海洋 D不管1月还是7月处都是陆地读图,此时点为正午,太阳高度为90,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回答9-11题。9此时,四点的太阳高度角相比较( )A两点的太阳高度角相等B两点的太阳高度角相等C两点

4、的太阳高度角相等D点的太阳高度角小于点的太阳高度角10图中点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11关于所在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C矿产资源丰富,以锡和石油最著名 D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假设一探险者驾驶轻型飞机从图中的P地出发,以55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环球飞行一周。完成12-16题。12探险者在飞行过程中感觉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约9小时,夜长约9小时B昼长约12小时,夜长约12小时C昼长约36小时,夜长约36小时D昼长约18小时,夜长

5、约18小时13探险者在飞行过程中,经历的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准确测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值为60B看到某大陆上有一个很大的湖泊,该湖泊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C在某大洋上空,遭遇到正生成的台风云系D在某大陆上空,拍摄到成群的斑马和羚羊奔跑在草原上14图中B地所属气候的成因是()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C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D地形和寒流的影响15.两地实际距离约为()A. 500千米 B. 1000千米 C. 700千米 D. 900千米16.图幅范围内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臭氧层空洞 D. 温室效应分析物质循

6、环示意图,完成17-18题。17.若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至分别表示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B. 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水循环的速度变慢C. c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的影响D.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干预主要是对b施加影响18.若表示地壳的物质循环(其中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桂林地区多类岩石,泰山多类岩石B. 根据海底扩张说的观点,海洋地壳中体积最大的是类岩石C. 生物出现以后,参与了类岩石的形成D. e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19一气团从一山峰的西坡流向东坡如图所示,经过甲、乙海拔相同的两地( )A水汽含量甲地乙地B气温甲地=乙地C

7、水汽含量甲地乙地D气温甲地乙地图3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2021题。20、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21、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3中()A. 火成岩1为喷出岩 B. 火成岩2为喷出岩C. 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D. 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

8、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回答2223题。图322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 B C D23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读我国某地地下水等潜水位线图,回答24-25题(选做)。24.此图表明:()A.该地受地形限制而城市规模小B.该地在划定管理区内适合修筑梯田C.该地有沼泽分布D.该地应实施人工回灌来改善地下水状况25.该地所处自然地理区的环境特征是:()A.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水缺乏。B.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C.存在旱涝、风沙、盐碱危害。D

9、.随处可见斑点状荒漠花圈。二、综合题:(道题,共分)26.(10分)图8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2分)(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6分)(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分)27.(10分)图10示意离太阳最近的五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绘出金星作为“启明星”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并用文字标注“金星”和“地球”。(4分)(2)扼要说明你这样绘图的理由。(6分)28.下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

10、来,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在吞噬这里的土地。(11分)材料一石漠化,主要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材料二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1) 右图为该地某城市年降水量与气温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点。(2分)(2)根据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描述该地貌条件下发育的土壤和

11、地下水的特征。(2分)(3)该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成因。(2分)(4)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能源重要输出地,去年却出现能源紧张;为什么?(2分)(5)图中所示区域,其山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1分)试分析改良措施?(2分)29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温室效应”现象。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共9分)实验用材: 实验步骤:实验结论:30读我国某地区地理事物等值线分布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示地区濒临的海域属于: ( )A.南海 B.东海C.黄海 D.渤海(2)图示地区中,正

12、等值线应该是:( )A.等高线 B.等温线C.等压线 D.等震线(3)图示地区中,负等值线应该是:( ) A.等温线 B.等深线C.等太阳辐射线D.等地下水深度线(4)图示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5)图示中,各负值等值线的闭合中心多为城镇或城区,分析此闭合等值线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现象将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如何解决?人教版必修1地理试题1-5 B A B D C 6-10 B C A A D 10-15 B A D D C 16-20B B A A D 21-25 B C D D C 26.(1)、(2)判分标准:箭头方向标对得2分;只要画出两条曲线并标注T1和T2即得2分;即得2分;符合在T1北、T2在南得2分;两条等温线在洋流处弯曲方向正确得2分。(该标准经评卷组和质检组讨论,已作修改,并且向省考试局和教育部考试中心上报。具体如下:“箭头方向标对得2分;画出两条曲线并标注T1和T2,符合在T1北、T2在南得2分,两条等温线在洋流处弯曲方向正确得2分。”)(3)降温(1分)减湿(1分)27.(1)自内向外,第二条轨道为金星轨道,第三条轨道为地球轨道。地球和金星所占据的轨道位置正确分别得1分,相对位置正确得2分。说明:地球和金星可以画在轨道的不同位置,但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2)图中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均为逆时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