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组织好班级活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96093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组织好班级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组织好班级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组织好班级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组织好班级活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组织好班级活动内容摘要: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集体形式的基础,发展的催化剂。班级活动的目的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全国优秀教师陈满艳老师说过:“班级活动是学生充分展现自己、锻炼自己、并从中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最有效的集体行为。班主任是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应根据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组织好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真挚博大的师爱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科学健全的制度是班主任工作

2、的基础,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主任工作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的纽带和载体。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如何组织好班级活动呢?一、做活动的有“心”人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活动的领导者,总策划师。所以,班主任应该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做活动的有心人。1、爱心,让每个学生都参加活动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班级活动中,学生能够广泛地接触自然、社会、科学技术与文艺体育。班级活动空间广阔,人际交往增多,从中他们体察生活,拓展文化视野,真善美高尚情操,提高各种能力,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有了爱的成长之路是美好的、是绚丽的、是幸福的。“爱”同时也是让孩子茁壮

3、成长的土壤,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更是班级活动组织不可缺少的素质。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爱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还能增强班级荣誉感,同时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2、留心,让活动无处不在班主任平时要留心观察,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他们的特点,接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田。首先,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人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接近你,亲近你。其次,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做到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第三,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

4、、单亲子女和家庭困难的同学,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要和他们进行密切的思想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样,学生就会把你当作良师益友,班主任的威信就会树立起来,而开展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同时也十分受学生欢迎。同样是一个教育,苦口婆心的规劝或说理就比不上一次活动。所以,我们不要把活动仅仅作为学校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而应该时时留心教育的契机,让活动无处不在。3、用心,捕捉活动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及时总结渗透在活动中的教育意义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什么有的孩子失去自我控制,破罐子破摔,

5、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尊心、自信心,失去了追求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作为教师,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伤害或者诋毁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要用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当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明白地知道“我在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就失去了一半成功的机会。所以,班主任在开展活动时,不必一开始就向学生灌输活动的目的及教育意义,而应用心捕捉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契机,把教育意义自然巧妙地渗透到活动之中。二、做活动的有“行”人班主任不光是活动策划者,组织者,还应该是活动的参与者。每次活动,不要把自己置于活动之外。在班级组织开展活动中,班主任应该作为班级的一个成员积极、坦诚的参与到活动中

6、,以自己真正的情感投入融入到活动中,班主任要伸出你的情感双手去接纳同学们的情感之手。在活动中还要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做出决定,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该把自己当作活动的参与者,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孩子。在一些竞赛类活动中,有了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会更加激发学生们的活动热情和积极拼搏的勇气;在一些献爱心活动和捐赠活动中,老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会消除同学们的自私心理,激会他们的爱心。让我们在新课程的宽松环境下,扮演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等的角色。让班级活动的过程变成师生间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三、做好活

7、动的“架桥”人任何一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参与,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班主任要架好学校和家长的桥梁作用,多与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做好架桥人。当人,要想得到家长的支持,教师还要多站在这长的立场考虑问题,争取他们在意见上达成一致,在思想上引起共鸣。作为班主任,需要精心地准备、认真地开展好每一次活动,在参加各项工作之前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对活动有了这份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才会有好的结果。在班级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做好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令学生情绪波动的事情,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

8、要管理好学生,适时调节学生的情绪,切不可因为学生的情绪影响活动,或者给活动带来不良的影响。班主任老师在比赛结束后还要做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现象做一下总结分析,帮助学生排解活动中出现的困惑或分析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要让学生从活动中有收获。明白活动的意义。做好活动的有“心”人,做好活动的有“行”人,做好家校的“架桥”人,努力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学生收获快乐的源泉,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陶冶学生情操,获得能力锻炼的契机,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在参加各项工作之前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对活动有了这份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才会有好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