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奥赛初中训练5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6075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奥赛初中训练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辽宁奥赛初中训练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辽宁奥赛初中训练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奥赛初中训练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奥赛初中训练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奥赛初中训练题(五) 2008-11-19作者:来源: 1720人正在讨论相关问题 1线段AB被点C分成3:5两部分,又被点D分成7:5两部分。CD的长为2.5cm,则AB的长为( )cm。2线段AB上有两个点C和D,这两点把这条线段分成AC:CD:DB=4:5:6的三部分。AC的中点到DB的中点的距离为4.8a,求AB的长。3已知线段AB和CD和公共部分CB=,线段AB、CD的中点分别是M, N, MN=10,求AB和CD的长。4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AC=2BC。再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D,使DA=2AB,式判断线段AC和线段BD的关系。5如图,点C为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一点,

2、且BC=2AB。AB的中点为D。E,F是BC上的点,且BE:EF=1:2,EF:FC=2:5,AC=60cm,求DE, EF的长个是多少? 6平面内有n个点,其中没有任何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过任意两点引一直线,则一共可以引( )条直线;如果以任意两点为端点,则一共可以连结( )条线段;如果以任意一点为端点,则有( )条射线。7平面内有5个点,其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过两点引一条直线,最多能画出( )条直线。8在线段AB上取三种点,第一种是将AB十等分的点,第二种是十二等分的点,第三种是十五等分的点,则这些点连同线段AB的端点可以组成( )条线段。9A1,A2,A3,A4是线段AA5的分

3、点,如果AA1=A4A5=1,A1A2=A3A4=3,A2A3=2,那么,如图,图中存在的所有以A,A1,A2,A3,A4,A5为端点的线段的长度的总和等于( )。10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6cm,BC=2cm,求线段AC和BC的中点间的距离。11有长度不同的两条线段:他们的和是m,长线段的n倍是短线段的n+2倍,求它们的差。12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 B, C, D四点,求证:ABCDBCAD=ACBD。 13平面上有n(n3)条长度不等的线段,其长度总和为m,若最长的线段小于。证明:这些线段可以组成两条线段,其长度之差不大于。 14.判断并说明为什么。 (1)C是直线A

4、B延长线上一点。 (2)点与一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 (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必定是三个。 (4)射线OA和射线OB不可能是同一条射线。 (5)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6)因为线段不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所以线段不是由无数多个点组成的。 (7)连结两点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8)射线AB的长度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9)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10)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11)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之和等于一个平角。 (12)两个角互补与它们的大小有关,而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13)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14)两个钝角的和一定大于平角。 (15)一个钝角减

5、去一个锐角的差必定是一个锐角。 (16)一个角的补角减去这个角的余角是一个直角。 (17)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18)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平角时,这样的时间只能是6点钟整。 15、证明题 (1)证明:相邻两角互为补角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邻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2)证明:已知,线段AB的中点为O.如图1,若M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求证: 如图2,若M在AB的延长线上或BA延长线上,求证 (3)证明:如图,线段AB上有n+1个点,证明:这n+1个点中至少有两点间的距离不大于AB。 (4)如图,已知B是线段AC上一点,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P是NA的中点,Q是MA的中点,证明:BC=2MN=4QP。 16三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若BC=2AB,且AB=5,求AC=?17.已知A,B,C为一直线上的顺次三点,N, M, L分别为线段AB, AC, BC的中点, 求证 MN=; ML=AB; NL=AC18如图,线段AB,M是其中点,C是MB间一点,AC=80,N是CB中点,求:MN?19.求证:若两邻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则此两邻角互为补角。 20爸爸给女儿园园买了一个(圆柱形的)生日蛋糕,园园想把蛋糕切成大小不一定相等的若干块(不少于10块),分给10个小朋友,若沿竖直方向切分这块蛋糕,至少需要切( )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