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押轴题备考复习测试题16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96003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押轴题备考复习测试题16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数学押轴题备考复习测试题16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数学押轴题备考复习测试题16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数学押轴题备考复习测试题16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数学押轴题备考复习测试题16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押轴题备考复习测试题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押轴题备考复习测试题16(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精品复习资料 猜想、规律与探索一 选择题1.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 (1,1) (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A(4,O)B.(5,0) C(0,5) D(5,5)【解题思路】方法一、在演草纸上按规律去画。方法二、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我们可以发现第n(n+2)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35= 5(5+2)所以要求坐标为(5,0)。【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规律探索,做此类问题关键在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如果次数较少可按规律一次去画。难度中等。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1,1),C(1,1),D(1,1),y轴上有一点P(0,2)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P1,作点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作点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作点P3关于点D的对称点P4,作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作点P5关于点B的对称点P6,按此规律下去,则点P2011的坐标为( )A(0,2) B(2,0) C(0,2) D(2,0)【解题思路】P1(2,0),P2(0,2),P3(2,0),P4与P重合题中所述点列P1P2P3P4P5是循环的,循环节是P1P2P3P201150243,P2011是循环点列中第503节的第

3、三个点,即是P3【答案】D【点评】此题考查探索、归纳和猜想的能力探索应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进行,难度较大对点(x,y )的一次操作变换记为P1(x,y ),定义其变换法则如下:P1(x,y )=(,);且规定(为大于1的整数)如P1(1,2 )=(3,),P2(1,2 )= P1(P1(1,2 )= P1(3,)=(2,4),P3(1,2 )= P1(P2(1,2 )= P1(2,4)=(6,)则P2011(1,)=( )A(0,21005 ) B(0,-21005 ) C(0,-21006) D(0,21006) 【解题思路】:P1(1,)=(0,2);P2(1,)=P1

4、(0,2)=(2,);P3(1,)=P1(P2(1, )=P1(2,)=(0,4);由此可知当n为奇数数时,横坐标为0,纵坐标为2,所以P2011(1,)=(0,21006)【答案】D【点评】:本题是规律探究性问题,解题时先从较简单的特例入手,从中探究出规律,再用得到的规律解答问题即可.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看作是新定义型问题.已知世运会、亚运会、奥运会分别于公元2009年、2010年、2012年举办。若这三项运动会均每四年举办一次,则这三项运动会均不在下列哪一年举办?(A)公元2070年 (B)公元2071年 (C)公元2072年 (D)公元2073年【分析】:三项运

5、动会均不在下列哪一年举办,就是说该年度没有任何一项赛事。设上一次举办年份为a,下一次举办年份为b,由于每4年举办一次,只要b-a不能被4整除,既可. 【答案】:B【点评】:本题间接考查规律的探寻,数据的推理等内容。难度中等2.平面上不重合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三点最多可确定3条直线,若平面上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确定21条直线,则n的值为 A5 B6 C7 D8【解题思路】由=21,得n1=7,n2=6(舍去).【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上不重合的n个点确定的直线条数,得出方程,解出n的值,勿忘验证解得合理性难度中等3.图是一瓷砖的图案,用这种瓷砖铺设地面,图铺成了一个22的近似正方形,其

6、中完整菱形共有5个;若铺成33的近似正方形图案,其中完整的菱形有13个;铺成44的近似正方形图案,其中完整菱形有25个;如此下去,可铺成了一个nn的近似正方形图案,当得到完整的菱形共181个时,n的值为( )A. 7 B. 8 C. 9 D.10【解题思路】观察图案可以发现图有个完整菱形;图有个完整菱形;图有个完整菱形;图有个完整菱形;图有个完整菱形,所以nn的近似正方形图案有个完整菱形,所以当时,取正整数解为【答案】D【点评】本题属于规律探究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从简单的图形入手,随着“序号”增加,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增加情况的变化,找出数量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结论.

7、11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分别为 1 和 6 、 2 和 5 、 3 和 4 )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如图 在图 中,将骰子向右翻滚 90,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10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 )A6 B5 C3 D2【解题思路】不难看出经过一次变换后正面朝上的点数是5,经过第二次变换后正面朝上的点数是6,经过第三次变换后正面朝上的点数是3,又回到了起始位置,则三个变换一循环,10次变换即相当于第一次变换的结果故选B.【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翻转、旋转的有关知识及空间想象能力.难度较大. 在平面

8、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分别为A、B、C、D,轴上有一点P。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作关于点B的对称点,作点关于点C的对称点,作关于点D的对称点,作点关于点A的对称点,作关于点B的对称点,按如此操作下去,则点的坐标为 A B C D 【解题思路】由于点P1(2,0),P2(0,-2),P3(-2,0),P4(0,2),P5(2,0),P的坐标每4次就会出现重复,20114=5023,所以点的坐标为(-2,0),故选D.【答案】选D.【点评】这是一道规律性探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点的坐标每4次就会出现重复的规律.二 填空题将1、按右侧方式排列若规定(m,n)表示第m排从左向右第n个

9、数,则(5,4)与(15,7)表示的两数之积是 (第18题图)【解题思路】(5,4)表示的数从图上可以直接得到为,(15,7)表示第15排从左向右第7个数,从第1个开始数则处于个,恰好为4的倍数,所以是,两数求积化简即可【答案】2【点评】本题属于规律探究题解题是关键是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和以4个数字为单位的循环规律难度中等一个边长为16 m的正方形展厅,准备用边长分别为1 m和0.5 m的两种正方形地板砖铺设其地面要求正中心一块是边长为1 m的大地板砖,然后从内到外一圈小地板砖、一圈大地板砖相间镶嵌(如图所示),则铺好整个展厅地面共需要边长为1 m的大地板砖 块(第18题)【解题思路】因为正方形

10、的边长为16 m,所以从外到内第一圈(最外一圈)大地板砖的块数是16214260;第二圈大地板砖的块数是13211248;第三圈大地板砖的块数是1028236;第四圈大地板砖的块数是725224;第五圈大地板砖的块数是422212;第六圈(最里一圈)大地板砖的块数是1;所以大地板砖的块数是181【答案】181【点评】本题属于规律探索型试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及相关知识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探索出规律,要注意探索规律的方法有一定难度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甲、乙、丙、丁首次报出的数依次为1、2、3、4,接着甲报5、乙报6按此规律,后一位同学报出的数比前一位同学报出的数大1

11、,当报到的数是50时,报数结束;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在此过程中,甲同学需要拍手的次数为_【解题思路】甲报到的数为1、5、9、13、17、21、25、29、33、37、41、45、49,所以3的倍数为9、21、33、45,所以甲同学需要拍手次数为4次。【答案】 4 。 【点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报数,四次一循环,甲报1、5、9、13、17、21、25、29、33、37、41、45、49这13个数,其中,9、21、33、45是3的倍数,因此甲需要拍手次数 4次。如图,依次连结第一个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再依次连结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矩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

12、,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则第n个矩形的面积为 .【解题思路】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第二个矩形的面积为原来的=;第三个矩形的面积是=;故第n个矩形的面积为:【答案】.【点评】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主要考查的知识点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难度中等.2.凸n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记作,例如:,那么:;(,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解题思路】先计算出、,再计算,从而找出规律,求出的值.【答案】5;4,;n-1。【点评】这是规律探究问题属于中考高频题,解答此类问题要学会寻找规律,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前3次,才能探索出一般规律,然后验证,难度较

13、大3.如图(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积为1;取ABC和DEF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图(2)中阴影部分;取A1B1C1和D1E1F1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如图(3)中阴影部分;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为_ (1)A1BCDAFEBCDAFEBCDAFEB1C1F1D1E1A1B1C1F1D1E1A2B2C2F2D2E2(2)(3)【解题思路】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A1B1:AB= 1:2,即A1B1= AB,同理可得A2B2=A1B1= AB;A3B3=A2B2=

14、 AB;A4B4=A3B3= AB,即第四个正六角星形与第一个正六角星形的边长之比为1:16,根据“相似多边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知它们的面积比为1:256 ,所以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正六角星形AFBDCE的面积=.【答案】【点评】本题考查从图形中探索数的规律问题.只要想到从相似多边形性质去考虑,问题将容易得解. 难度中等.4.如图4所示,直线OP经过点P(4, ),过x轴上的点l、3、5、7、9、11分别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OP相交得到一组梯形,其阴影部分梯形的面积从左至右依次记为S1、S2、S3Sn则Sn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是_O1357911S1S2S3图4xyP【解题思路】先求出直线op解析式为:y=经观察可知每个小梯形的高一定为2,面积为Sn的梯形上底所在直线为x=4n-3,上底长为,下底所在直线为x=4n-1,上底长为,故梯形的面积Sn=(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