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河北科学院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5726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河北科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河北科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河北科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河北科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河北科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河北科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拓创新勇于攀登-河北科学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拓创新勇于攀登孟令尧先进事迹孟令尧同志,1986年毕业于河北 大学生物学系环境生物学专业,同年 分配到地理所工作至今。他一直从事 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2002年完成 了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2006年 至2007年去美国作为出国访问学者 学习了一年,29岁破格晋升为副研究 员,34岁晋升为研究员。现在担任地理所环境保护研究室主任。近 几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研完 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两个项目,分别在 2003年获河北省自然科 学三等奖,2007年获二等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6篇。 主持完成了数十项省、市、县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重点项目的环境影 响评

2、价咨询服务工作和规划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1986年,孟令尧刚到地理所,在老主任 薛兆瑞、马大明老师的指导下,就立即投入到了秦皇岛市环境规划、 承德市环境规划的学习研究中,并逐渐开始步入了科研大门。两年后, 申报并承担了我院的“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研究”课题,这是 他作为主持承担的第一项科研课题,当时才 21岁。通过课题设计、 课题组织、科研过程、课题鉴定到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专著 出版的全过程锻炼和经验积累,他的科研水平和科研素质都有了很大 的提高,也激发了他勇于承担课题的勇气和信心。随后,他又参加了 许清海老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华

3、北平原北部不同沉积相 抱粉组合特征研究,开始涉足基础研究,对科研创新有了新的认识。 工作中,他主张并积极鼓励年轻人站出来,独立承担科研课题,他说:“哪怕一开始可能年轻人的研发水平不是很高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 通过科研锻炼,培养其敢于承担科研项目的勇气和信心, 这有利于年 轻人整体科研素质的提高”。工作中,他注意在科研实践中积累经验, 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意识。他说,科研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基金 项目注重的也是创新。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科研实践中敢于求 突破。他根据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发展方向和动态。 选择了非点 源污染方面的研究方向。当时选题中发现,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关 注的都是人类

4、活动影响下产生的非点源污染问题, 对自然背景下的污 染背景水平研究很少。因此,他就以此为突破点,以“太行山主要土 壤类型天然氮磷流失规律研究”为题,申报了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经过努力,项目顺利获得资助。争取到项目后,他刻苦钻研,努力攻 关,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发现了“在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小的驼 梁山源头区的地表水氮磷非点源污染也较重”这一创新性的研究成 果。为更深入地研究自然背景下非点源污染对地表水体的污染贡献负 荷情况,他再次申请了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岗南水库氮磷非点 源污染负荷本底值估算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由于他的创新思维 和较高的研发能力,及严谨的科研态度,再次获得资助。通

5、过研究, 定量给出了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本底值及其对地表水体污染贡献比 例的估算研究成果,这个研究结论尚未见类似的报道。科学严谨、吃苦奉献。孟令尧认为,科研工作所面对的是自然现 象和规律,要想取得真正的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必须要有严谨的科研 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这是做科研工作最基本的素质和要求。 因此,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从课题设计、课题实施计划的制定、野 外采样调查、监测点位的选择,到研究成果的处理等等,每一步他都 是严谨认真对待。他说“做地理科学研究的,坐在家里是拿不到第一 手研究资料的”。他们做一个项目,需要大量的外业采样、调查、试验 工作,每一次在野外采样和调查前, 他都要制定较详尽

6、的工作计划和 时间、路线计划, 由于采样点位和路线都是在地图上确定的,但实际 到现场确定采样点去面临着交通阻断、 图示情况变化很大等困难, 原 确定点位在实际中不能满足采样要求, 需重新根据实际情况找点等等 情况经常发生,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区域,采样的时间很短,要找 到一个采样理想的点位需要花费大半天或一天的时间。 他们常常早晨 天不亮就出发,有时到天黑才能返回驻地。在岗南水库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本底值估算及其对水环境的影 响研究项目野外采样时, 为了找到理想的源头区地表水,以反映未 受人类干扰的水质情况,要在岗南水库上游主要支流的源头区进行, 经常是翻山越岭, 汽车进不去, 他就带领课题组人

7、员徒步几公里去找 源头水。在找滹沱河源头水时,走了大半天才接近源头区,可是,又 发现所有源头的支流都断流了, 白白辛苦了一天。 有时好不容易快到 预定区域了,可天又黑了, 只好打着手电听着水声去找。吃饭时间更 没准,经常是为了赶路,下午 2、3 点钟才能吃午饭,晚上 8、 9 点 钟才吃晚饭。 有一次由于一个国家基金课题的需要, 他要到途径的宁 夏贺兰山采集不同海拔高度的表土孢粉样品, 那天,山下的雨还不是 很大,他和另一位同事徒步开始爬山,可是越向上爬,风雨越大,当 时周围都看不到人了,等快到达山顶时,就好像已经到了云里,周围 黑茫茫的,风吹着大雨都好像横着下,雨伞早已不管事,浑身都被雨 淋

8、透了,寒冷和恐怖同时向他们袭来,可是为了要采到山顶的土样, 他们还是咬紧牙关, 凭着顽强毅力最终完成了采样任务。 二十多年来, 他就是这样默默地工作着、坚守着,从未报怨过。服务社会,多做贡献。孟令尧所在的环境保护研究室,主要从事 环境科学的研究。 他带领团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落实我省生态省建 设规划,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并积极为我省经济建设和企事业 发展提供技术咨询。 他先后主持了我省多个市县的生态市、 县建设规 划,以及多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工作。主持了大海陀、驼 梁、千鹤山等多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的编制, 为我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规划环评是

9、2002 年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以来新拓展的一个 环评领域,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规划选址和布局不当而产生的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2006 年以来,孟令尧先后主持了“邯郸经济开发 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鹿泉市水泥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鹿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卢龙县省级工业园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景县聚丙烯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多个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参与了多项规划环评工作, 为当地政府宏观 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些项目的研究和咨询, 对各地工业区规划优 化调整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还主持完成了数十项省、 市、县政府或企业投资

10、建设重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服务工作。 因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之一,是环保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和今后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在建设 项目环境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环评工作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建 设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度, 因此,各级政府和建设单位都希望加快环评 工作的进度。 所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都是时间紧、 责任重、压力大。 为了能尽快完成研究课题任务, 尽量缩短环评过程的时间, 使各项省、 市重点建设项目能够早日审批,早日建设,早日发挥作用,他和同事 们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艰辛。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赶进度、公休 日也大都没有休息过。 因此,他们得到了社会的回

11、报和各级政府的认可。同时得到了河北省环保厅和各市环保局的称赞。团结协作、 同甘共苦。他深知科研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需要一支 技术过硬的团队、 一支同甘共苦能战胜困难的团队, 单枪匹马是很难 完成好工作任务的。 作为研究室主任, 肩负着研究室发展的重任和领 导赋予的期望,任重而道远。他把带好、带强研究室作为自己的首要 任务,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他认真做到尽职尽责,真抓实干, 并为研究室的发展不辞辛苦的到处奔波找项目、 争取经费, 和同志们 一起出差、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难题。 2007 年,他有近一半的时间 在外出差,联系项目等,经常是三天两头不在家,几乎没有时间来照 顾孩子和家庭。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的研究室团结协作,同事们互相 帮助、互相支持, 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科研和咨询服务工作。也是凭着 这种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高水平的整体素质, 在国家首次注册环评工程 师执业资格考试全国平均通过率不足 18% 的情况下,他们环保室创 造了通过率 100% 的奇迹。在河北省环评单位的几次考核中,他们都 被评为优秀。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 他深刻地体会到, 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着眼 点和生命力, 探索是科研人员永无止境的人生课题。 相信他的团队在 他的带领下,通过创新和努力,在环保领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 国家的环保事业做出新的贡献。2009 年 10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