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佛山高三练习文言短文篇(六)翻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95576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广东佛山高三练习文言短文篇(六)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广东佛山高三练习文言短文篇(六)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广东佛山高三练习文言短文篇(六)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广东佛山高三练习文言短文篇(六)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广东佛山高三练习文言短文篇(六)翻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广东佛山高三练习文言短文篇(六)翻译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 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 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 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 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 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 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建议 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 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 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 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61、齐桓公登门访士 原文: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

2、见也。从者曰: “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 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 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 “桓公犹 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翻译: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 “有万量马车的 国君,召见平民百姓, 一天去三次都没被允许见面, 也该停止了。 ”齐桓公说:“不是这样的。 读书人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所以一定轻视他的国君;他的国君如果轻视其他国君,也轻 视他的城民。即使稷轻视有权有钱的人, 我又怎么敢轻视其他国君呢?”去了五次之后,终

3、于允许见面。天下人知道后,都说: “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对待平民百姓,何况我们这些国君 呢?”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前往的。62、陆贽论人才 原文: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假设录长补短,那么天下无不用之 人;责短舍长, 那么天下无不弃之士。 加以情有爱憎, 趣有异同, 假使圣如伊、 周, 贤如墨、 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 “未可也。 ”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盖以君子 小人意必相反, 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 在审基听, 听君子那么小 人道废,听小人

4、那么君子道消。翻译:人的才能和德行, 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 (有人)全部具备, 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 充缺点, 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 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 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 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 杨朱,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 “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 办?”孔子说:“不能肯定。 ”“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 ?”“不能肯定。不能因为乡 村的人喜欢就认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 ”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 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 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 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之道

5、就会废止, 听 小人的话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失。63、物各有短长原文: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 “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 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 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 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 翻译: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户说: “河水那么浅,你都不能靠自己的 力量渡河, 又怎么能做出使齐王高兴的事呢?”甘戊说: 不是这样的, 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 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老实谨慎地做事,辅助主人不战而胜;骐

6、骥、騄駬这样的好马, 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 工匠用来伐木还不如斧头的作用大。 而现在在河中摇船, 进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说那些国 君,国王,你就不如我了。64 、汉武帝下诏求贤原文: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 d 1而致千里,士或有负 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 b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翻译:汉武帝下诏书说: “大概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 成。因此, 有的千里马飞速奔驰而却能日行千里, 有些有本事的人背着世俗讥议的包袱,却 能建立功名

7、。难于驾驭的马,放纵不羁的人才,只不过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如何使用他们罢了。命令州郡长官考察并向上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超等杰出的才能、 可以作为将相以及能出 使极远国家的人。 ”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原文: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可任耶?经术不可任耶?吏事不可任耶?”介对曰: “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假设使为政,必多所变更。 ”帝不以 为然, 竟以安石参知政事, 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 以卿但知经术, 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帝曰:“然那么卿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 “变风俗,立法度, 正方今之所急也。 ”帝深纳之。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

8、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 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 ”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 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儒家经术,不清楚世务, ”王安石答道: “儒家经术 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 ”皇帝说: “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 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 ”皇帝深信并 采纳了他的意见 。66、唐太宗论举贤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

9、,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 一世之人!”翻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 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 太宗责问 他,他回答说: “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太宗说:“用人跟用器 物一样, 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 难道是向别的朝代 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67、何充直言不讳原文: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 “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 ”敦默然。旁人 为之反侧,充

10、晏然,神意自假设。王含作庐江郡郡守的时候, 贪污很厉害。 王敦袒护他的哥哥, 有意在与很多人说话时夸 口说:“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很好, 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 ”当时何充担任王敦的文书, 也在座,就脸色严肃地说: “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与这种说法不同。 ”王敦一 下子没话可说了。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担心,很不安。而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 和平常一样。68、吕僧珍不仗势原文: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 求州官。僧珍曰: “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 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徒廨

11、以益其宅。僧珍怒曰: “督邮官廨也,置 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 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翻译:吕僧珍在位期间, 公平对待属下, 不徇私情。 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贩葱为业, 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 “我蒙受国家大 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 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 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 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 ”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 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 “督邮这官署, 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 怎么可以迁走它来

12、扩建我的私宅呢 ?”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 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69、刘庭式娶盲女原文: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 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 “吾心已许之矣。 虽盲,岂负吾初心哉。 ”卒取盲女,与之偕老。翻译: 齐地人刘庭式还没中举时, 心想迎娶自己的同乡的女儿, 两家已草成婚约然而 还没给女方送礼。到刘庭式中举,自己的未婚女友因患病,两眼都瞎了。女家是农耕之家, 很穷,不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规劝他迎娶那家小女,刘庭式笑着说: “我的心已经许

13、配给她 了。虽然她两眼瞎了,怎能违背我当初的本心呢。 “最后迎娶了盲女,并和她共同生活到老。70、范式言而有信原文:范式字巨卿, 少游太学, 为诸生, 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 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 “巨卿信士, 必不乖违。”母曰:“假设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翻译: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成为众多求 学者之一,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 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 看看你的孩子。 于是约好了日期。 后来当约好的日期快到 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 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 母亲问: 你们分别已经两 年了, 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 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 他一定不 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 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