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的一般表现和应对措施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95295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挫折的一般表现和应对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挫折的一般表现和应对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挫折的一般表现和应对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挫折的一般表现和应对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挫折的一般表现和应对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挫折的一般表现和应对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挫折的一般表现及应对措施姓 名:高 亚 伟学 号:1034023551专 业:工商管理类 上课时间:周四910节一、什么是挫折所谓挫折就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如女大学生张某在求爱被拒绝后就产生了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紧张状态和懊悔、焦虑等情绪反应。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表明,只要人存在着,就会产生种种需要,就会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挫折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是普遍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也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遇

2、到挫折。因此,挫折是人一生的伴侣,认识挫折、适应挫折、学会理性地面对挫折和积极地化解挫折,是每个人终生的课题。二、大学生常见挫折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类型的人群面对的挫折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遇到的挫折与大学生活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青年期中后期,这一时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性生理发育日趋成熟的时期。所以,大学生遇到的挫折常常与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性心理、恋爱等方面有关。第二,大学是一个集体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压力大和竞争激烈的环境。很多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庭开始独立生活,所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个人发展过程中经常

3、遇到挫折。第三,大学是一个不同于中学的新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将面临大量的适应问题,在生活习惯、专业学习、人际关系、经济来源等方面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第四,大学是为未来职业生涯打基础的阶段,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来越关注就业问题,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三、挫折防卫机制挫折防卫机制是指在人遇到挫折时,有意无意地寻求摆脱由挫折产生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恢复正常情绪和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的方式。挫折防卫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升华、补偿、认同、抵消、幽默、文饰(合理化)、压抑、投射、反向、幻想、否定、退化、移位等。(一)升华:是指一

4、个人在受到挫折后,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同的动机或欲望转变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或欲望,或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从而将不良情绪和不为社会所允许的动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以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升华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原来的动机冲突和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得到化解和渲泄,而且能够促使人获得成功。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和领袖人物,都是通过对挫折的升华取得辉煌成就的。(二)补偿:是指人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受到挫折,或由于自身的某种缺陷而达不到既定目标时,以其它可能达到成功的活动或自己的特长来代替,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得不到满足和目标达不到

5、所带来的痛苦。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高,但社会活动能力很强,同样得到一种心理上平衡和满足感。(三)认同:是指一个人在受到挫折后,效仿他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思想、目标和言行更适应环境的要求;或者是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在自己身上,或者是将自己与所崇拜的人视为一体,以提高自己的信心、声望、地位,从而减轻挫折感。(四)抵消:是指人们以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此取代心理上的不舒畅。(五)幽默:是指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六)文饰(合理化):是指当人们的行为未达到目标,或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了

6、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和痛苦,寻找种种理由或值得原谅的借口替自己辩护。文饰作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挫折防卫机制,通常的表现方式是“找借口”、“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七)压抑: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后,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或体验压抑到潜意识中,不再想起、不去回忆,主动遗忘,以保持内心的安宁,使自己避免痛苦。(八)投射:是指把自己的不当行为、失误或内心存在的不良动机和思想观念、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说别人也是如此,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内疚和焦虑,逃避心理上的不安。(九)反向:是指为了防止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外露,采取与动机方向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十)

7、幻想:是指当一个人的动机或欲望受到阻碍无法实现时,以想象的方式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出来,在空想中获得内心动机或欲望的满足。(十一)否定:是指对已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或逃避心理上的痛苦。(十二)退化:是指一个人在受到挫折后,采取倒退到童年或低于现实水平的行为来取得别人的同情和关怀,从而避免紧张和焦虑。(十三)移位:是指将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为,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种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如在工作中受到领导的批评,心中恼怒又不敢对领导发作出来,于是回到家就冲着孩子发火。四、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挫折承受力,首先

8、要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挫折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大学生应做好面对挫折的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就不会惊慌失措,痛苦绝望,而能够正视现实,敢于面对挫折的挑战。同时,也应该看到,挫折也并不是总是发生的,整个生活中还有很多快乐、幸运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不应只看到挫折带来的损失和痛苦,还应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已取得的成绩,不应始终停留在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之中,而应尽快从情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理智面对挫折。(二)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不断磨练自己和积累经验挫折具有两面性,既具有给人打击,使人痛苦的消极的一面,也具有使人奋进

9、、成熟,从中得到锻炼的积极的一面。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和享受;挫折和磨难,却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因此,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实践过程中,不要惧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应着重考虑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否恰当、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否正确、造成挫折的原因来自何处、转败为胜的办法在哪里。(三)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的帮助学习和掌

10、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可以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有自我暗示法、放松调节法、想象脱敏法、想象调节法和呼吸调节法等。提高挫折的承受力,还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自己的情感社会支持系统。当人遇到挫折时,一般都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处于焦虑和痛苦之中,这时,如果有几个好朋友或者亲友能够给以安慰、关心、支持、鼓励和信任,将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和降低情绪反应,从而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力。所以,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不应将自己封闭起来,而应尽快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家人进行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陷入不良情绪中不能自拔时,还可以寻求

11、心理咨询师系统专业的疏导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受挫者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校正主观认识,发挥内在潜力,消除心理障碍,明确前进方向,化解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最终获得心理上的成长,提高挫折承受力。 (四)抑郁倾诉法 学生一旦心理受挫,可能产生种种异常情况,尤其是焦虑,恐惧感增加,沉默寡言,平时学习时思想很难集中,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向自己尊敬崇拜的人或知心朋友尽情的诉说。听的一方要尊重和耐心听取受挫者内心的积郁,在听取受挫者所说时,一般不要打断他的谈话,让他尽情的宣泄,以释放体内潜在的一股“能量”,求得新的心理平衡,从而减轻和消除挫折感。在听完他的倾诉后,教师再进行耐心的分析和疏导,针对具体情况告诉

12、学生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遇到的挫折。(五)兴趣,情绪转移法 遇到学生心理受挫后,动员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兴趣活动中转移注意力,缓解沉闷忧郁激动的情绪。(六)学生心理受挫,往往可能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或者产生某种失落感,自卑感,教师应给予同情和关心,还要给予心理上的抚慰,肯定其优点,发掘闪光点,鼓励进步,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必要的时候,针对个别同学的心理挫折,也可以在全班或部分同学中做工作,让大家一起来帮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七)成功体验法 学生的心理挫折不少来自于学习。一般来说,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成绩都比较好,但有的踏进重点中学大门后,产生松了一口气的思想,成绩出现下降,考试时时出现“红灯”,学习上屡屡受挫,最害怕的就是调到普通班去,事实上,这些学生脑子并不笨,天资条件也比较好,之所以成绩退步,有很多是心理障碍造成的。一方面要对其作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重新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积极努力去实现他。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景和可能性,让学生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真正体会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排除心理障碍克服困难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财经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