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互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95294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手法《互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修辞手法《互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修辞手法《互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修辞手法《互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修辞手法《互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互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互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课设计模板一、基本信息微课名称修辞手法互文授课教师姓名 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_年级:八年级_教材版本:_人教版合用范畴课前预习 课中解说 课后复习二、教学分析教学背景分析1. 学习内容分析:互文是古诗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辨认互文的几种不同的使用的措施。2.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对于古诗文的修辞手法不感爱好,不易辨别。教学目的1.辨析互文修辞手法2.互文修辞手法体现效果领略与理解教学类型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三、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内容设计意图备注导入有许多同窗对木兰诗中有这样一句,困惑不解,“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

2、雌?”既然雄兔雌兔的特性已明显地区别清晰了, 为什么下文尚有 “两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呢?这阐明我们没有理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如果想要读通,应这样理解:雄兔雌兔的脚都扑朔, 眼都迷离 , 正由于这样, 因此两兔并排跑时, 就分不出雌雄来了。这就是我们在古诗学习,及文言文学习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结合文本导出本课题知识点解说互文”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一种修辞手法, 即在连贯的语言里使本应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 上下各浮现一种而省去另一种。它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语言现象。 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

3、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入,互相补充来 体现一种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措施.此类句子比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理解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干对的、完整,全面的掌握此类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种类型(常用的有两种)。单句 同句互文。即在同一种句子里浮现的互文。“互文”修辞方式在古代诗歌中常用运用, 例如白居易琵琶行的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前面两句好理解, 点明了地点、时间, 并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

4、基调。问题在于“主人下马客在船 ”, 照字面来讲 ,“主 人下马 ”就是白居易送客到江边下了马 ; “客 在船”即 被 送的客人上了船。那么呈现出的画面当是客人在船上, 主人在岸上 , 而接下来的“举 酒 欲饮无管弦”就不好理解了,怎能一种在船上, 另一种在岸上相对而饮呢 ? 何况后来的 一系列行为显然都是在船上发生的。因此,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一 句应解释为 “主 人、客 人下了马, 上了船”, 这样, 画面就应当改为主人、客人都是骑了马来 , 到浔阳江边, 人们 都下立即船,在船上举杯对饮, 行将分手时, 听到水上琵琶声, 引出了后来的故事。这种措施, 能收到“诗句精炼, 意蕴仍在”的体

5、现效果。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乎义上互相交错、渗入、补充。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着汉时关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仍旧,关塞仍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

6、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具有(上)句已经浮现的词,出(上)句里具有对(下)句将要浮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互相补充阐明。例如现行教材里的:杜甫的客至中 , “花径不曾缘客扫 , 蓬门今始为君开”也是用的 “互文 ”, 如果不是为了依七言诗的格律,可改为 “花径不曾缘客扫 , 今始为客扫 ;蓬门不曾缘君开 ,今始为君开”。体现出主人对客人到来的热烈欢迎之情 , 用现代口语说, 就是 “为了欢迎你来 ,我打扫了院子,开了篱笆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而后战死沙场,壮士参军十年凯旋归来。” 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

7、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 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入,互相阐明,在乎义上是合指兼顾的。 这句话的对的的翻译是:“将士(将军战士)们参军十年,通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并且是互相渗入互相补充,来体现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种集市上只买某同样东西。 这样写体现了木兰参军前准备细心。 通过对以上

8、例句的简析,不难看出,互文的修辞作用不外乎如下两点。1使文意委婉幽深。“互文见义”中的“义”并非显而易见, 而是暗含在上下文里 , 只要将上下文合起来看 , 便可辞畅意明, 悟出其深妙之处 , 特别是需要含蓄地体现其意时 更适合运用这种手法。2使语句经济简洁。互文“字去而意留”, 是一种非常经济的体现方式, 可收到省略用字、简洁精炼、适应诗词格律的效果。同句互文结合实例分别解说互文的几种形式单句互文结合实例分别解说互文的几种形式对句互文结合实例分别解说互文的几种形式排句互文结合实例分别解说互文的几种形式总结总之 , 为了修辞的需要 , 把一种意思分置在一句诗的两个构造中 , 把一种意思分置 在

9、两个对偶句中 ,使有关的词语互相辉映、补充 , 既适应了诗歌、骈文的语言形式 , 使诗 文的语言凝练、含蓄, 又导致了一种错综的语言美。四、使用效果分析注意事项:1. 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长处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行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度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善教学的措施。2. 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使用效果的几种方面,不适宜太多。要注旨在事实的基本上加以总结和提高,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要,并运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她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论述。1.微课视频可以反复看,直观,信息量大,在本次课堂中达到辅助的效果。2.局限性之处是语言不够凝练,内容不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