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社会调查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95279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心理学社会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旅游心理学社会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旅游心理学社会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旅游心理学社会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旅游心理学社会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心理学社会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社会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社会调查报告 黑河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三班瞿洋社会调查报告一、 专业认知内外交困的局面1.外部认知 先说说外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吧。我同学在知道我专业是旅游管理以后直接就认为我学的专业叫做“导游”。认识的长辈知道我专业是旅游管理以后就告诉我:你这个专业好啊!到处玩还不花钱!稍微懂一点的朋友说,你是学旅行社的还是学酒店的?曾经带过我的高中老师说:当初不好好学习,现在只能端端盘子了。很明显,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在外行人眼里无非就代表着两个就业方向:“旅行社”、“酒店”。而这两个方向让人普遍产生的形象就是:“导游”、“端盘子”的。 其实谈到外界对我们的专业认知问题,只能说

2、,这个专业在外人眼里不是高大上!它意味着服务业,而服务业给国人的映像就是“伺候人的”。2.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内容 从教学来说是分方向的,而分的方向主要有旅行社方向和酒店方向。但是大二大三将会有管理、心理学、旅游地理、公共关系等具体学科放在了旅游管理之下。 从实习来说,学校的联系的单位通常也是旅行社和酒店(咱们学校貌似只有酒店)。在学校里学的方向比较固定,实习从业面儿也比较窄。而不管是从事什么旅游相关工作,因为其极强的实践性与“跟人开始接触”的特点,故而会让许多实习生觉得在学校的东西白学了。就我所知,国外旅游管理是个很大的学科,分为:1. 遗产文化方向(奢侈品专业、红酒与美食专业、遗产与文化专业)

3、2. 旅游酒店休闲产业方向(旅游企业专业、新兴市场专业、旅游规划专业、旅游电子商务专业)3. 职业文凭(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管理专业)前两者的共同课程包括:社会学(基础及应用),语言(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经济与管理,而且本科阶段还有一些活动组织专业、游戏专业、航空服务专业、社会栖息地专业、骑马旅游专业等等特别多的分类。 行业曲解必然存在,而且扭曲程度不小。这与教育体制的缺陷有关,也和学校教学引导方向有关。但是这不影响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二、旅游的面儿究竟有多宽1.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我们都知道旅游的六要素,即行、游、住、食、购、娱。这六个要素涉及面儿有多广?延伸的行业有多少?相

4、关的工作机会又有多少?想必大家都能想到?旅游行业并不是纯粹的旅游,这个行业本身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的特点就意味着它概念的模糊化。说白了,旅游代表的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集群。导游只是其中一种职业,事实上可供旅游专业学生选择的职业很广,可见旅游专业比较“万金油”。除过旅行社和酒店还有旅游策划、旅游研究、旅游规划、旅游电商、景区相关、旅游地产、旅游投资、旅游分析、旅游咨询、旅游渠道策划、旅游运营、旅游周边、旅游媒体、旅游会展等等。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旅行社也有计调、票务、商务等职位,即使是酒店还分客房、前厅、餐饮、后厨等部门。 但正因如此,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的学生,也是较为对口的旅游行业从业人

5、员,从而,旅游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当然,这个行业的现状就是高端点儿的工作进入门槛高比如规划师的要求普遍是研究生,低端点儿的门槛低,加之旅游职业院校也输送很多旅游职业人才,如导游、酒店服务等,因而国内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很少能做对口工作。2.各涉旅行业的核心绝非旅游。 我觉得从专业设置来说,国家将旅游管理设置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是有些偏颇的。这导致学生学习旅游管理是按照管理+旅游方式,其实学的是工商管理,但又没有工商管理学生学的深入,这当然会使得旅游管理本科生在很多管理类的职位上失去竞争力。 学科、行业的细分毕竟任重道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过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说,各类涉旅行业的核心都不是旅游

6、。譬如旅游电商,想做好这个,更多的是需要懂电商;又譬如旅游营销,先要懂的不是旅游,而是营销。因此这就有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产生了。 一个涉旅企业招聘,是喜欢旅游专业毕业的还是喜欢其他对口专业毕业的呢?毕竟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其实学的博而不精,很难创造价值。3. 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塑造“核心技能”。 旅游业最大的问题是能作为研究的专业但称不上产业,因为现在的旅游一直有一个泛化的趋势,行游住食购娱任何一个环节沾边都能说自己是旅游了,所以国外普遍称旅游为“观光”。从长远来看,也许在未来可以通过专业细分去解决。譬如旅游营销、旅行社经营、酒店管理、旅游规划等等。这样最起码保证让自己学到的东西在毕业后能投入工作使

7、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旅游专业学生接触的课程太多,很难有一个核心技能,与其说学了旅游专业,不如说是读了一圈教材。所以势必造成学校里学的东西在进入社会后存在脱节的问题。 其实问题的本质在于,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应用基础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甚至伦理学。旅游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非常高的专业。这既是弊端,也是机遇。都说技多不压身,但不论是旅游专业本科生,还是所有求职者,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三、我们要怎么做1.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目标是导航,有目标才有方向才不会迷茫。对于涉及行业广泛的旅游管理专业一个好的方向非常必要。尤为重要的是,目标让你不会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大学期间,我们该

8、想的不是要有什么证书,而是该怎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思维方式、知识维度证书只是证明我们具备某个领域的最基本知识条件及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而谈吐、思维、处事方式等等软指标才是我们一生甩不掉的“证书”。而这些空而泛的软指标需要常年累月的不断学习。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想要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更用心一些。拿外语来说,考取英语等级证书,或是掌握一门小语种。一个英语流利、掌握2门以上语种的毕业生,很难不受用人单位欢迎。2.思维永远都是相通的 作为本科生,我们与专科生最重要的区别不是体现在技术上,而是体现在思考的方法上。在于管理的思想、研究的流程。比如说,我们学的酒店管理这门课程,张阳老师提

9、过这样的问题,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我曾在黑板上写过相关想法,领导需要的更多的是个人魅力等各种因素,但管理却只要按照我们学的流程来做就可以了。在酒店,你让我现在去管多少多少人,我不敢保证我能管得好,我也无法承诺给我相关项目我就能让它运作顺利。但是我可以保证我的思考方法是有逻辑的,是尽量全面的,是有反馈的,是科学的。3. 学术的道路 交我们旅游地理学的李茂慧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的有用的怎么怎么样我对此是非常赞同的。 想想看近年来我国推出了多少个新名词?中国梦、一带一路、攻击侧改革、互联网+ “旅游+”还是“+旅游”?这是个好问题。回过头来看旅游,你发现现在的已经从“旅游+”变成了全域旅游。旅游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我们想弄出点研究成果是相对容易的。旅游管理三班瞿洋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