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5229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248申论分类模拟题248问题:1. 以“走群众路线,改善党的作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答案:范文 走群众路线,改善党的作风 (一半一半平分的政论文结构)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45次,这充分体现了党的人本理念、为民情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现在

2、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是刁民,怕接触群众、对话群众,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情感上伤害群众等。 尽管这些现象仅存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党的工作作风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其本质反映的是党性和世界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

3、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党的工作作风建设。当前,党的工作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成为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痼疾,其产生根源一方面是党员干部思想上、态度上的不端正,另一方面是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那种以行政命令为主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努力培育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工作作风,已经成为各级领导非常迫切的任务。可见开展群众路线,树立群众意识在当下尤为紧迫。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将民意、民情真正吸纳、充实到方案、标准的制定中,并在具体

4、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让群众说话,让群众说得上话,让群众说话管用。 其次,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唯一标准,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它必须落实到党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项工作上。无论是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还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做出其他有关决策,都要广泛、全面、真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并将结果交给群众评判、让群众打分,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服务和奉献。 再次,党的群众路线没有捷径可走,也不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墙上挂挂的空洞理论。基层干部是党直接面对群众的窗口,走“群众路线”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稳不稳、路子宽不宽,关系着民心向背,

5、左右着党群脉动。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 最后,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不难发现,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更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也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

6、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更进一步地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问题:2. 以“加强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为主题,写一篇文章。答案:范文 加强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策论文结构) 西方某一哲学史家曾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如何拯救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行为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制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7、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做出努力,才能使政府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信任。那么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政府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的建设。政府公开的信息不能是无关紧要的事项,而应该是群众想知道的政务信息,例如:政府的重大决策应该及时公开,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机构负责人、办事费用等,简化办事流程,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局面,还要及时反馈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等。这样才能切实让民众感受到政府的诚意。要加强信息公开力度,各级政府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

8、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每一个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都必须明确具体内容、权责范围、负责单位、完成时限、具体标准以及考核监督的方法和途径,以透明促公信。这样才能让社会公众去除“形式化政府”的看法。 其次,司法要公正,严厉打击贪污受贿行为,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监督。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性也经受着各种挑战,一些政府官员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走上了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依法行政、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等不公平现象。这一系列的贪污受贿现象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贪污受贿的行为,为提升政府公信力创造条件。

9、 最后,政府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保证公共利益分配的公正性。一个政府的威信来自哪里?关键来自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反应,不是听政府怎么说,关键是看政府是不是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些官员为谋求升迁高位,把政绩当作邀功请赏的筹码,浑然不睬客观事实,甚至剥夺民众的权利,造成干群关系的疏远和恶化,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因此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保证公共利益分配的公正性是社会公众评价政府公信力的最根本的标准。社会公众与政府联系,一方面想获得优质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想得到公平的公共利益。只有在相关公共部门为群众提供了公正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创造了公平的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才能

10、获得公众对政府的认可和信任。政府公信力取决于政府获得公众多大程度的认可和信任,因此,政府应当优先考虑改善公共服务,保证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 总而言之,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当前国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并且把各项政府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公平公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才能对我国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促进作用,也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政府公信力的日益重视,不断进行的政治体系改革,为民政府理念的建立,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使公众对政府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这样我国政府的公信力一定会更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信任。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直接关系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用实际行动获得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信的政府,应该允许公民有不信任的权利、有质疑的权利、有监督与批评政府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真正信任,政府的建设才能真正“给力”起来。 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