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95116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编】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编】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编】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编】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幼儿园音乐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1教材分析:数高楼是一首ABC结构的2/4拍歌曲,B段念白部分的加入,使歌曲在演唱形式上富有变化,说唱结合,趣味盎然。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让整首歌曲听上去欢快活泼。作为第一课时,我重点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掌握念白部分,初步学唱歌曲并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尝试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理论依据:现代“预知学习理论”认为,幼儿对新音乐材料的学习应该建立在适当准备之上,在音乐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在正式学习前先体会、先经历、先感觉,再把“预知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它的显著价值在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另外,许卓娅教

2、授也多次提出,幼儿在开口学唱新歌前,至少要倾听完整范唱四到六遍以上,才能确保在幼儿头脑中建立准确清晰的音乐表象。受此启发,在本活动的设计中,我打破传统歌曲教学模式,变“先唱再玩”为“先玩再唱”,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反复倾听歌曲,提前进行“预知”。在幼儿边玩游戏边说念白的同时,情绪愉快地整体感知歌曲的旋律、节奏及音乐形象,为接下来的完整学唱做了充分的铺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在“体态律动”教学论中强调,音乐的感觉是否敏锐取决于身体的感觉是否敏锐。音乐所有的元素,都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他认为,将听觉与身体反应结合在一起,用动觉来反映听觉是最完好、最简便的模式。因此,在感知、学唱歌曲的过程中,

3、我设计了简洁易记又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感知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及念白节奏,有效解决了活动的.重点难点。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策略:1、重点前置,整体预知。在幼儿学唱之前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整体感知歌曲,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运用游戏和肢体表现的手段,让幼儿在快乐的玩中轻松掌握念白部分。而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也作为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出现,为接下来解决活动难点做好了充分的铺垫。2、利用肢体动作解决重点、难点。念白部分的基本节奏型感知,用拍手、拍身体、控制身体高度、创造性的肢体游戏等进行动作体验;在处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时,用拍手、转手腕的肢体动作,轻松解决了活动的难点。3、游戏情境

4、贯穿始终。在导入部分,用拍手游戏引出歌曲基本节奏型;在练习念白部分,用各种肢体游戏让幼儿熟练掌握念白部分的节奏,充分感知歌曲旋律特点。在学唱部分用分组说唱游戏和接唱游戏,不断激发幼儿的练习兴趣。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幼儿的学唱过程变得轻松有趣。活动目标:1、能根据乐曲的旋律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随节奏说出念白部分。2、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附点音符,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3、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演唱的乐趣。活动重点:能根据乐曲的旋律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随节奏说出念白部分。活动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附点音符,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活动准备:活动用音乐。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练

5、声并感知歌曲念白部分的基本节奏型。(1)教师带幼儿与现场老师用歌声问好,简单练声。(2)教师带领幼儿做拍手游戏,感知念白部分的基本节奏型。2、用游戏形式学说歌曲中的念白部分,整体感知歌曲。(1)教师示范念白部分。(2)幼儿边拍手边随节奏练习念白部分。(3)创编肢体动作,随节奏边做动作边数高楼。(4)随音乐边念白边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整体感知歌曲。3、完整学唱整首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附点音符。(1)教师示范说歌词。(2)幼儿随节奏练习说歌词,用肢体动作感知休止符和附点音符。(3)教师范唱,幼儿配合说念白部分。(4)由慢到快地完整学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帮助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5)分

6、两组合作练习说唱歌曲。一组念白一组演唱,交换练习。4、用各种形式一起歌唱,感受和音乐一起玩的快乐。(1)玩接唱游戏:“管住你的声音”。用接唱、默唱来练习幼儿的内心节奏和语汇。(2)完整演唱歌曲并表演念白部分,激发演唱的兴趣。(3)与现场老师互动,鼓励幼儿勇敢大方的在众人面前快乐歌唱。5、结束部分。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鼓励幼儿活动后数数自己见到的高楼,听音乐离开活动现场。幼儿园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1、体验叙事性歌曲的演唱风格,掌握演唱规律。2、能结合手指动作加强对歌词的记忆,并能积极地进行模唱和歌表演。活动准备:1、根据歌曲内容绘制的示意图。2、歌曲磁带。活动过程:一、出示小鸭图片,和幼儿玩找朋

7、友的游戏。教师:今天小鸭子到我们教室里来做客了,它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想和小鸭做朋友的小朋友要把眼睛看好小鸭。(玩找好朋友游戏)小鸭子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开心!听小鸭在唱歌呢?二、练声。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小鸭过来了?我是小鸭我?三、讲述故事五只小鸭并出示示意图。教师:五只小鸭不听话,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玩耍,母鸭叫着呷呷呷,只有四只小鸭回了家。四只小鸭不听话只有三只小鸭回了家。三只小鸭不听话两只小鸭一只小鸭没有一只小鸭回了家。母鸭出去找小鸭,一边找一边呷呷呷,小鸭听见妈妈叫,很快跟着妈妈回了家。四、提问:鸭妈妈有几只小鸭?几只小鸭不听话?它们怎样不听话?这个故事啊可以用唱歌的方法来表

8、演,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唱的?五、教师范唱歌曲并配合手指动作。六、歌曲1、幼儿演唱歌曲。提问:这五只小鸭真的不听话,鸭妈妈心里怎么样?后来小鸭找到了,鸭妈妈心里怎么样?我们把情绪唱到歌里去,加上动作,好吗?2、幼儿再次演唱歌曲。七、教师加上语气词演唱歌曲。提问:刚才老师在歌里加了什么?为什么加个“咦”,好象在说什么?为什么叫“啊”,好象在说什么?最后为什么要加“唉”?加了这些语气词后这首歌听上去怎么样?八、请幼儿听音乐演唱歌曲,教师加语气词。请幼儿加语气词,教师唱歌。请幼儿分成两组进行对唱。九、歌表演“五只小鸭”。教师:现在请5个小朋友来表演5只小鸭,教师做鸭妈妈,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根据歌词进行表演

9、。活动中我改用手指表示五只小鸭,边唱边进行手指游戏。活动反思:小鸭子是每个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它那摇摇摆摆生动有趣的形象,每个幼儿都乐于表现在创编动作这一环节中,正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地方。看到他们那夸张的表演,我非常高兴!也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还通过自己的肢体来表现歌曲的节奏。在一系列的小鸭子游戏和情景表演中,幼儿更多的体验了创编的满足和快乐。因为幼儿毕竟有个体差异,还有些小朋友在表演的时候不够自信和放不开,针对这些重点和个别,应该再进一步的完善。幼儿园音乐教案3一、幼儿发展情况:我班幼儿好奇心强、富于想象,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

10、在产生。大部分幼儿思维活跃,部分幼儿富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见解。自开展“动手做,游戏乐”活动以来,大多数幼儿改变了以往独自或平行游戏的状态,同伴之间学会了商量、分工协作,合作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各方面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二、活动背景条件: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关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将动物视为朋友。一天早上,我发现有几位小朋友不象往常一样开心地玩玩具,而在悄悄地说着什么,一脸不开心的样子,便上前问道:“你们怎么啦?”蒋梦帆小朋友生气地说:“我最喜欢大象了,昨天我看大风车,看到好多非洲大象被坏人杀死了,偷走了象牙!”这时,孩子们停止了游戏,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王奕人生

11、气地说:“这些人真坏,让警察叔叔把它们抓起来。”朱淳清着急地说:“他们不会杀其它小动物吧!”王奕人抢着说:“还有很多大人吃小白兔呢!”孩子们个个非常生气,王博洋大声地说:“我们应该保护小动物!”他的话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热烈响应,可见孩子们已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这是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动物,增强环保意识的好机会,何不抓住这一契机,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呢?由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动物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更深地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和人一样需要一个祥和的.环境。“森林里的聚会”是保护小动物项目活动中的一个子主题,小朋友们通过“参观动物园”、“绘画小动物”、“模仿小动物”等活动,已留下了快乐而丰富

12、的生活体验。孩子们希望小动物在森林里过着快乐的生活,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愿望: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表现出来,在森林里快乐地一起聚会,活动由此展开。三、本次活动目标:1、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将自己打扮成最喜爱的动物,尝试遇到困难时能互相合作,共同解决。2、在艺术表现活动中,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对小动物的喜爱,促进幼儿表演能力的发展。3、充分享受大胆想象装扮和游戏带来的快乐。四、环境材料准备:1、布置森林场景。2、塑料绳、塑料袋、废布、纽扣、塑料盒、棉花、毛线、挂历纸等。3、工具:剪刀、双面胶、透明胶、钉书机、油画棒等。五、活动组织指导:1、置身“森林”,激发兴趣。2、和幼儿一起讨论装扮时的注意事项

13、,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时互相合作、共同解决。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装扮自己,教师以游戏伙伴的角色参与活动,鼓励幼儿与众不同,大胆制作,并对能力欠缺的幼儿给予指导。4、幼儿愉快地表演游戏。幼儿园音乐教案4张家爷爷的小狗教学目标:1。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唱准附点音符。2。学习去点子默唱,并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示默唱部分的节奏型。3。体验用多种方式演唱的快乐,培养幼儿的演唱能力,游戏时提高自控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指棒一根,油性蜡笔一支,干抹布一块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名字叫小花,喜欢摇尾巴,夜晚睡门口,小偷最怕他”(出示小狗图片)师:你还记得谜面里小狗的名字是什么?(小花)我们一起

14、来和小花打个招呼!幼:你好,小花师:小花会是谁家的小狗呢?(老爷爷)教师模仿老爷爷咳嗽声音师:小花原来是张家爷爷的小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张家爷爷的小狗二、学习新歌,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演唱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提问: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名字叫什么?张家爷爷的小狗(请12名幼儿说)你听到了什么?2。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初步学唱(1)幼儿回忆歌词,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师:小朋友看这张图谱,你觉得哪里最特别?教师解说点卡图示:这里有三行点,表示三句话,每一句话有五个点,每个点表示一个字(2)引导幼儿朗诵歌词师:看着图谱我们一起把歌词有节奏的说一说。(3)初步学唱(2遍)师:试着把它唱一唱吧!会唱的小朋友请你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3。学习用轮唱和齐唱、叠加和齐唱的的方式进行演唱(1)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图示,讨论演唱方法。师:这里有三行点,正好我们也有三组,可以怎么唱?(每一组唱一句)第一句和第三句大家一起唱。看指挥学习用轮唱和齐唱(2)师:在打击乐杂技表演活动中,我们学了一种新的演奏本领,你还记得吗?(叠加)叠加是什么意思?(一组一组加进来)看指挥学习叠加唱和齐唱提醒幼儿:小眼睛看仔细了才能唱得更好听!三、学习默唱,体验歌唱的快乐1。教师分别划去每句歌词的后三个字、后一个字、后四个字进行默唱,鼓励幼儿在默唱时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示(拍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