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测量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948827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建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房建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房建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房建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房建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建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建测量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合中心三期南区办公楼(办公楼H栋)工程测量方案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日 期: 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2.1 工程建设概况12.2 设计概况1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23.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23.2 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23.3 注意事项33.4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43.5 轴线控制网的竖向传递54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74.1 高程控制测量74.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74.3 高程的竖向传递85 基坑的复核95.1 平面位置的测设95.2 基坑底面高程的测设96 基础桩的复核96.1 桩基础平面位置的复核96.2 桩基础的高程复核97 各施工细部详细放样107.1 地下结构轴线投

2、测107.2 楼层轴线放样与复核117.3 高程测量117.4 各工序的详细测设118 使用仪器139 沉降观测131 编制依据表1.1 编制依据序号类别文件名称编号1国家行业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设计文件总图东合-施13(I)-总012 工程概况2.1 工程建设概况表2.1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工程名称武汉东合中心三期南侧办公楼(办公楼H栋)工程工程性质办公、商业建设规模地下2层,地上23层工程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7C1地块总占地面积2万总建筑面积85101.85建设单位武汉东合置业有限

3、公司项目承包范围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设计单位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分包工程主体结构及粗装修工程勘察单位湖北东景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合同要求质量楚天杯标准监理单位湖北大成监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期761天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全安全目标杜绝重伤、死亡、火灾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轻伤事故率低于1.5%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123层为商业和办公楼,地下室为车库。2.2 设计概况本工程建筑总面积为85101.85,地下室基坑南北长122m,东西宽89m。甲方提交的控制点位于现场之外东东侧和南侧道路上,需要布设控制网把控制点引测至场内。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3.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的布

4、设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应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用钢管进行围护,并做好测量标记。图3.1控制点保护示意图3.2 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两级测设。总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DHZX01:(515049.597,376394.087,25.906);DHZX02:(515200.330,376379.643,25.300);DHZX03:(515310.549,376521.043,24.638)为基准,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

5、轴线交点坐标,以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法进行点位布设。控制点布设完成后进行导线复核形成总控制网,达到精度要求后进行使用并于固定时间段进行检测 。轴线控制网以总控制网为基准对各栋轴线的控制点进行加密。以图纸为依据,根据总控制网控制点与建筑物轴线的关系在建筑物的平面位置上建立十字形或井字形轴线控制网。以此为依据放样图纸上细部轴线。组成平面测量坐标体系。全站仪导线测量允许偏差见下表表3.1 全站仪导线测量允许偏差轴线长度(L)允许偏差国家标准(mm)控制标准(mm)L30m5330mL90m10860mL90m1512L 90m

6、20183.3 注意事项1)、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业主提供控制网点施工现场总控制网进行校核。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根据总控制网与建筑物轴线的关系放出轴线控制网的位置。由于施工需挖土方,轴线控制网定位轴线与各轴线相交的中心点的标志要被挖掉,因此,在土方开挖之前把各轴线延长到基坑范围以外不受干扰的混凝土面上,加以保护,然后即可开土动工。图3.2 测量控制网示意图3.4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依据首级控制网建立轴线控制网,考虑到本工程地下室和塔楼的特征,布设“

7、井”字形轴线控制网,横向轴线选取1-C轴往南偏移1m和1-G轴往北偏移1m作为轴线控制线,纵向轴线选取1-1轴往东偏移1m和1-10轴往西偏移1m作为轴线控制线,详见下图。轴线控制线延长到基坑之外做永久标记,并以红色油漆标示。图3.3 轴线控制线示意图3.5 轴线控制网的竖向传递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就是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 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值不超限。待建筑物出地面后,在建筑物内0.000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控制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即定位轴线,定位轴线距控制轴线500800mm为宜,并在定位轴线交点或端点

8、处埋设标志即内控点。在各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预留200mm200 mm的传递孔,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永久控制点做法如下图:图3.4 永久点做法平面控制网的竖向投测可采用激光铅垂仪法或加弯管目镜经纬仪天顶观测法。每次投测时,铅垂仪或经纬仪必须仔细对中,严格整平。与此同时,在所测设层预留孔上放置绘有坐标格网的接受标靶(300mm*300mm有机玻璃板)。为清除仪器本身的缺陷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激光铅垂仪投测时应将仪器水平方向做360旋转,这是标靶上会出现圆斑移动的圆形轨迹(如果仪器没有缺陷圆斑将始终如一),这时候圆形的圆心即为竖向投测点;经纬仪投测时应采用4个对称位置分别向上投点,并取

9、四个点的平均位置作为最后的投测点。图3.5 平面控制网竖向投测示意图每段投测完后,可采用1mm钢丝,15kg铅锤人工投点进行对比校核。总垂直度校核,可采用经纬仪外投法把轴线引测至最高的结构层,与控制线进行校核。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见下表:表3.2 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每层3mm总高H(m)H305mm30H6010mm60H9015mm90H12020mm120H15025mm150H30mm4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DHZX02=25.300m,DHZX03=24.63

10、8m)在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布设高程控制点,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采用DS1型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控制网。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15m。4.1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仪器为水准仪。测站观测顺序为往返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4.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表4.1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闭合差(

11、mm)二等301.03.00.30.34高程控制网水准线路按环形闭合差计算,水准测量闭合差按下式计算:闭合差=4mm(L为路线长度)4.3 高程的竖向传递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在施工区加密高程控制点(水准点做法与控制点做法相同),再利用水准仪、塔尺、钢尺传递至底板来控制层高。各楼层标高控制时通过内控点上方预留洞纠正钢尺的倾斜度。图4.1 悬挂钢尺法高程传递时也可以采取全站仪天顶测距方法。图4.2 全站仪天顶距法在建筑物出地面后,在核心筒选一个用于做控制点的钢板,用水准仪精确测定,使钢板上的相对标高为0.00相当于绝对高程25.100m,设置为永久性标高点,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引测上去,并设置每层

12、永久性的楼层标高基准点 +0.50m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未经许可,不得覆盖或破坏。以后,每层用经纬仪在预留洞处沿核心筒的竖向方向引一条长直线。以消除钢尺的垂直误差。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见下表(单位mm):表4.2 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每层3mm总高H(m)H305mm30H6010mm60H9015mm90H12020mm120H15025mm150H30mm5 基坑的复核5.1 平面位置的测设根据控制点使用拓普康GPT3102全站仪和50m钢尺通过图纸建筑物角点坐标与控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对已完成的基坑底部进行测设,基坑底周边至建筑物轴线可用范围宽度应满足施工时工作面的要求,护坡要平直、牢固

13、。5.2 基坑底面高程的测设根据控制点的高程数据对基坑底部进行测设。并对已完成的基坑底部高程进行复核。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6 基础桩的复核6.1 桩基础平面位置的复核桩全部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计算出每根桩的坐标,并对桩进行编号,抗压桩编号格式为1-,抗拔桩编号格式为2-,抗压兼抗拔桩编号格式为3-,形成桩位编号图、桩位坐标表及桩顶标高表。作业队伍根据桩位坐标表进行现场放线,护筒埋好之后再用更好精度的全站仪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开始钻孔。6.2 桩基

14、础的高程复核根据高程控制点使用S3型水准仪对桩顶进行高程测量,得到的实际高程数据与设计桩顶高程进行比较,因为桩顶设计高程有所不同,内业计算时赋予其不同编号,分类汇总,并对桩顶预留部分的破除起指导作用。7 各施工细部详细放样各施工细部放样一次放到位,即“基础零控线”。“基础零控线”是将轴线、十字通线、规方线、分洞口线、砌筑/抹灰控制线” 及“水平标高控制线”等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的一系列施工控制线统一深化及放置,避免导致在不同分项施工过程中反复弹设施工控制线而出现的尺寸精度累积偏差。图7.1 基础零控线示意图7.1 地下结构轴线投测将全站仪架或经纬仪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一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详见下图,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