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946177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 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 同志们: 根据此次县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要求,下面我就县“十一五”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作如下交流,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一是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万元(预计),完成规划数万元的%,较增加1682万元,年均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23元(预计),完成规划数1509元的149.97%,较增加1111元,年均增长199%。二是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2、。“十一五”期间,全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的33.7万亩调整并稳定在8万亩左右。2X年全县粮食总产达571万吨(预计),完成规划数.85万吨的14.3,较增427吨,年均增长18,农民人均有粮始终保持在40公斤以上。三是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共完成各类中低产田地改造2.160万亩,完成投资240.46万元;建成亩产达400公斤以上的高稳农田984万亩。四是科技推广应用成效明显。22X年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0,科技覆盖率达7%,分别较提高了5和7个百分点,科技推广的应用为稳粮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五是农业产业化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通过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

3、,202X年粮经比例为:9,粮经比例趋于合理,重点发展形成了以优质稻、香料烟、甘蔗、蔬菜、咖啡、马铃薯、草果等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群。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六是劳动者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共累计培训农民20万人(次),科技贡献率由“十五”时期的38上升到45%。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一是政策惠农。“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着实让农民从中得到了许多看得见、算得清、摸得着的实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项目强农。五年来,我县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有效解决了我县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4、,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三是科技兴农。全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不动摇,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机制不动摇,坚持“领导负责、部门协作、各业支持”的举措不动摇,坚持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不动摇,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四是依法护农。严格市场准入,常年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定期组织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净化农资市场,规范经营行为,依法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五是龙头壮农。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植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企业”的运作模式,在有

5、效地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产业化水平、农产品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升,拓宽了农民增收入渠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脆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任务艰巨,增收渠道不宽,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收入增长始终依赖传统的种养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性补贴和转移支付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劳务输出工资性收入增长等因素。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农业防灾避灾抗灾能力弱。四是规模效益不显著,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小生产

6、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根本缓解。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六是农业投入不足,难已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巩固和发展“十一五”农业发展成果,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农业发展思路,努力探索培育农民增收稳定、发展长远的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调结构、强基础、建支柱、育财源、促增收的目的。 (二)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根据“一体两翼”的地理格局和立体气侯特点,分别在高、中、低海拔三个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优产品结构,着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和产业化

7、龙头企业。既:在73m100m之间的低海拔沿江低热河谷带,以上江、六库、大兴地、称杆、古登、洛本卓为“一体”的六个乡镇,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巩固和发展壮大近年初具规模的各特色产业群,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扩大优质稻、香料烟、甘蔗、蔬菜、草果、马铃薯、咖啡、蚕桑等附加值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第2页 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4600m之间的中海拔半山区温凉带,以老窝、片马、鲁掌为“两翼”的三个乡镇(含一体中部分乡镇村组),重点抓好马铃薯产业开发,实现玉米良种化和加快科技应用水平;在6020m之间的高海拔山区冷带,利用丰富的林

8、地资源,重点抓好草果、重楼和云黄莲等中药材,建设中药材基地促产业发展。 (三)发展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村经济总收入7700元,年均递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期末农民人口数以1500人计)463元,比22年增加元,年均递增14.56%;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万亩,粮经比例由02X年的1:19调整为2X年78:22;粮食总产量达6299吨左右,比02X年增538吨,年均增长2%;水产品总产量吨,年均递增995;期末人平均水产品占有量为2.公斤;水果、蔬菜、茶叶总产量分别达到530吨、16599吨、895吨,年均分别递增38%、3.7、

9、4.0,期末人均占有量分别为7.87公斤、704公斤、.3公斤。 三、“十二五”农业工作重点 (一)大力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和油料、茶叶、中药材精深加工,扩大蔬菜、水果和蚕桑等产品的加工规模,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X县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使我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二)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

10、、各方支持,做大做强我县原有的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同时,进一步抓好中药材、水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到“十二五”末,力争建成8个省级龙头企业。同时建立蔬菜、中药材、茶叶等产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20个。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健全稳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能力。到202X年,累计完成技术技能培训500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万人(次),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22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90%以上。 (四)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

11、水平。按照“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思路,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XX县区有区域、乡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规模的产业格局。到0年,形成优质水稻、优质脱毒马铃薯、优质玉米等生产基地4个,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0%以上。形成优质水果、优质水产、优质蚕桑、优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8个。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稳定农村社会和谐。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的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途径、新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

12、各种资源要素,调节农民收入二次分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积极争取和组织实施好农民合作组织项目、集体经济项目,壮大农村经济。 (六)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及基础能力建设。以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动植物病虫灾害有效预防和快速扑灭能力为重点,实施“沃土工程”、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种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完善病害控制手段,减少病虫害发生,保障种子质量,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县“十一五”的农业发展规规划已全面完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认真总结经验,力争使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农业增长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以农业农村工作的新成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率先发展步伐。 内容总结(1)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 县农业局局长关于“十一五”总结与“十二五”展望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 同志们: 根据此次县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要求,下面我就县“十一五”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作如下交流,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