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94596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步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学习重点:1、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学生自学一、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二、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三、再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自学检测一、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不要看课本!)分歧( )sh( )时 chi( )散( ) 各得q( )所 委屈( )

2、水波lnln( )( ) 嫩( )芽 你就背着我( ) 我背上的( )二、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圈画错误并积极发表意见。三、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为什么?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本文记叙了,表现了) 课堂导学一、人物分析:通过文章第 段 句的描写,我看出 (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二、环境描写的作用。(渲

3、染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三、精彩语句赏析我喜欢第 段 句话(或者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因为四、问题研究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课堂检测1、课文第一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 和 。2、第四段属于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第六段中的“强壮”和“高大”这两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交换吗?为什么?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我说:“走大路。”(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5、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拓展延伸:北风乍起时看完电视以后,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匆匆往深

4、圳打电话,直到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冷空气南下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儿子漫不经心地答道:“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马上就买。啰唆。”撂了电话。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你们那儿今天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嗨!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

5、气怎么样?”老人答:“还不是下雪。”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南国,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有时竟是这样地残酷?他想,在下次寒潮来临时,他仍会赶在北风之前,向深圳投去问候和叮嘱,可是他的第一个电话,应该是往哈尔滨去的。1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小说中这两种亲情的特点。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语句?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亲情应该是双向的、交互的,可小说中的亲情却严重失衡,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对此你有何想法,请写一段有观点有论析,言之成理的话。 。作业:同学们,你们一定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品尝过亲情的甜美

6、。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两件蕴含亲情的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份亲情。(400字左右)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注意“熬”字)(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

7、,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3) “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4)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

8、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答案:1父亲对儿子、母亲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关怀备至;儿子对父亲、儿子对母亲却“不耐烦”“忘了问”,漠不关心。2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气变冷时,自己过多地关心了儿子,却忘记了更需要关爱的母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作用是表达内心的自责,为主题的揭示张本。3表现手法: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晚辈对长辈的冷漠和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进行对比,表达了深深的自责,并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结构技巧:文章从特定的视角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截面,用简短的语言,巧妙地将“老王”给儿子打电话和他接听母亲打来的电话这两件事串联在一起,让读者在前后情节的对比中有所悟、有所得。4示例一:“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板上。”这句俗语的含义在故事中得到了形象的印证。“老王”因惦记北风尚未抵达处的儿子而声声叮嘱,却没给北风已起、雪花飘落处的老母亲一声问候,而他儿子恐怕连电话问候的念头都没有闪过。这种失衡的亲情表现了“慈爱”的过剩,“孝心”的缺失。示例二:人口数量的“倒金字塔”形,导致了亲情的失衡。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中,老人的数量超过了儿女,这就使人们慢慢把情感更多地倾向于关爱儿女,而忽视了孝敬老人。这是普遍的社会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和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