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94440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5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至5页,第II卷6至10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2、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症(zhng)结 狭隘(i)确凿(zo)车载(zi)斗量B翘(qio)楚 绯闻(fi)按捺(n) 正当(dng)防卫C摈(bng)除 桀骜(ji)毗(p)邻 相形见绌(zhu)D眩晕(yn) 消弭(m)喟(ku)然 忍俊不禁(j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榷 瞻养 渡假村 偃旗息鼓B精髓 威慑 白内瘴 饮鸠止渴C宽宥 休憩 原生态 倍道兼程D斡旋 规距 暴冷门 夙兴夜寐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是一大批敢于率先冲破思想 的人们。(2)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

3、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便_了各行各业。(3)“木”与“树”在古代诗歌中是两个相同而又不同的意象。例如:“ 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传达出深厚的不平之意;“秋月照层岭,寒风扫 ”,则让人感觉单纯而空阔。A樊篱 颠倒 高木 高树B藩篱 颠倒 高树 高木C樊篱 颠覆 高树 高木D藩篱 颠覆 高木 高树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的费用。B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且直接聚焦于镜头。C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

4、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D新型激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二、(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国际热核计划”,俗称“人造太阳”计划,因为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由于原料取之不尽,以及不会危害环境,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国际热核计划采用的是可控热核聚变能,它的研究分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两种

5、途径。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磁约束是利用强磁场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这个特性,构造一个特殊的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20世纪下半叶,聚变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磁约速研究大大领先于其他途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类似于面包图形状的环形器,这种面包圈形状的装置被称作“托卡马克”。在这类装置上进行的物理实验取得了一个个令人鼓舞的进展,比如等离子体温度己达4.4亿摄氏度,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6兆瓦。这些成就表明:在这类装置上产生聚变能的可行性已被证实。为了点燃“人造太阳”,科学家将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一台规模庞

6、大的设备:一个直径28米、高30米、由1000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大型圆柱体设备。假如成功的话,核聚变能源将具备重要的、无与伦比的优势。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得超出人们的想象。形象地说,就是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4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不过,一些批评者却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其实并没有那么保险,还是存在放射性氢原子泄漏、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他们还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可以被怀有恶意的人滥用,用于生产核武器。支持者的反驳理由是核聚变发电站没有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不会生成长久的、也就是半衰期很长的核废料。不管怎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今后30到40年的时间内投入100亿欧元左右的资

7、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 2006年1 1月2 1日,参加热核计划的7方代表在法国总统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及相关文件,全面启动了世界瞩目的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在前两年,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为实验堆开辟地盘。按计划,2016年,热核实验反应堆将点燃它的第一把核聚变之火。随后,实验堆将运行15到20年。5下列各项中不是“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的理由的一项是A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B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C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核废料D核聚变原料氘和氚可从海水中提取6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相关概念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国际热核计划指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从海水中

8、提取的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B作为可控热核聚变能的一种方法,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C磁约束是指构造一个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的特殊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D“托卡马克”是指一种类似于面包圈形状的目前成就已证明可在其中进行核聚变反应的环形器装置。7下列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核聚变能研究途径不止一种,其中磁约束研究目前处手领先地位,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 6兆瓦的“托卡马克”。便是很好的证明。B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今后

9、30到40年的时间内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C目前,参加国际热核计划多方代表已正式签署了相关协定及文件;启动了这一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同时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准备点燃聚变之火。D如果利用科学家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的一台规模庞大的设备来点燃“人造太阳”,那么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四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三、(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醉书斋记 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

10、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

11、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紧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惝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科头:不戴帽子。瞷(jin):窥视。刺:名帖。刘伶断饮

12、:刘伶戒酒。晋书刘伶传记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甫晨起,即科头 甫:接近B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 间:机会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哄骗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竹床一,坐以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C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臣死且不避D余怅然久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他日忽自悔,谋

13、立誓戒之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ABC D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癫狂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D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第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3小题,共117分。四、(21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分)而事之紧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3分)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3分)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