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94346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试系统集成技术总结报告篇一:自动测试系统技术总结报告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自动测试系统多为不采用标准总线接口构成 的专用测试系统,不具有灵活组建的通用性。第二代的自动测试系统采用了标准化的通用可程控测 量仪器接口总线可程序控制的仪器和测控计算机,从而使得 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组建和使用都较容易。第三代自动测试系统:由微型计算机、通用硬件和应用 软件三部分组成。测试系统集成的主要内容:确定测试任务和需求分析选择主控机和零槽控制器及控制方式。选择/开发VXI仪器模块。选择主机箱开关及测试接口的选择与设计(6 )选择系统软件开发平台(7)测试应用软件开发1. 串行通信和并行

2、通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 行通讯。常见的串行标准是RS232/244/485。并行通信是在两个设备之间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它主 要用于近距离通信。仪器与计算机之间常用的并行通信标准 有 EPP、SPP 等。2. 有线通信和网络化测试技术In terne t在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高档测试仪器设备 远程实时调用,远程设备故障诊断等场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 的应用。利用现有Internet资源,而不需要建立专门的拓 扑网络。把TCP/IP协议嵌入现场智能仪器或传感器中,使 信号的传输通过TCP/IP进行,网络化仪器设备成为网络中 的独立节点,信息可通过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3、,使 实时、动态的在线测控成为现实。3. 无线通信技术有线的分布式网络测试系统,当设备多时连线十分复 杂,而且适用于系统相对固定;若系统移动至它处时,需要 重新连线;若添加新测试仪器,需要增加连接线,使用不方 便。无线通信网的测试系统,设备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设 备之间不需连线,组建系统十分方便。自动测试系统首先要解决互联设备在机械、电气、功能 上兼容,以保证各种命令和测试数据在互联设备间准确无误 地传递。可程控设备的标准接口总线解决了这一问题。标准 总线的优点:可以根据具体测试任务的需要,选用现成的标 准总线接口的仪器,组建自动测试系统,系统也可以随时改 建或重建。1. IEEE488 接

4、口总线由IEEE488接口总线组成的自动测试系统主要是由设 备、接口和总线三部分组成。设备分为讲者、听者、控者, 是一种外部总线,适用于一个实验室内相距20米以内的各 设备之间互连。2. VXI总线VXI总线直接源于工业微机的VME总线,并在此基础上 扩展了仪器需要的链式和星形两种触发总线、时钟和同步总 线、本地总线、模块识别线和模拟信号线,还补充了仪器需 要的几种供电电源。VXI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并行内总线的开 放式、标准化、模块化的仪器系统。主要包括测试计算机,测试仪器资源,标准接口、系列 适配器和被测设备或单元。上述各部分共同完成自动测试系 统的信号调理与采集功能,数据分析与处理功能,参数

5、设置 与结果表达。1测试软件的发展软件技术在测试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测试系 统已经成为以通用硬件为基础、以测试软件为核心的集成系 统。“软件就是仪器”的思想改变了传统测量仪器的观念, 许多过去在传统仪器由硬件完成的功能,可以由软件来实 现。2.测试软件的标准化在测试软件发展过程中,初期人们是通过测试编程语言 来编写仪器测试程序的。测试软件开发人员不仅要了解测试 系统中的接口标准、通信规范,熟悉仪器中的各种程控代码, 还必须掌握测试编程语言的编程方法。测试软件应具有开放 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随着测试仪器种类的不断增加以 及测试任务的日益复杂,使得测试软件的标准化成为发展的 必然趋势。

6、3. 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SCPI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SCPI是为解决可程控仪器编程标 准化,19xx年仪器制造商国际协会在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扩 充,而制定出的一个重要的程控仪器软件标准。SCPI全面定 义了标准化的仪器程控消息、响应消息以及数据和状态的报 告结构。SCPI标准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互换性。SCPI提出了 三种形式的相容性,即纵向相容性、横向相容性和功能相容 性。4. 虚拟仪器软件体系VISA就是用于仪器编程的标准I/O函数库及其相关规范 的总称,一般称这个I/O函数库为VISA库,是VPP仪器驱 动器中的软件I/O层。VISA对测试软件开发者来讲是一个可 直接调用的操作函数集、一个高层A

7、PI,通过调用底层的仪 器驱动器来控制仪器操作,实现了 I/O接口无关性。六.测试软件开发环境1. 基于文本模式的测试软件开发环境早期的测试软件采用的是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来开发, 如 BASIC、C 等。2. 基于WINDOWS图形模式的测试软件开发环境可视化编程软件在图形化的操作系统WINDOWS出现以后,可在计算机屏 幕上模拟真实仪器。常用的有Visual C+、Visual Basic 等有代表性的用于测试软件开发的可视化编程软件是 LabWindows/CVI图形化编程软件具有代表性的是LabVIEW和VEE最后,要感谢两位老师十周以来,对学生的悉心指导!篇二:直流系统技术总结报告 直

8、流系统在变电站中 主要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 源,当发生交流电源消失事故情况下为事故照明和继电保护 装路等提供直流电源。所以说直流系统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 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安全运行的保证。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直流系统的运 行维护方面我风电厂做出如下技术措施来改善和优化设备 的利用率与使用周期。直流系统接地:a)音响报警,“直流母线故障”信号出。b)绝缘监察仪上有报警信号。C)测量直流母线正、负极对地电压不平衡。a)复归音响。b)测量对地绝缘,判别接地极性及接地性质。c)询问是否有人在直流回路上工作,造成人为接地,接 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上工

9、作。d)询问是否有启、停设备的操作,如有则应重点检查。e)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和环境条件差的设备首先进行检查。f)使用绝缘监测仪检查出是哪一路接地,对故障支路 瞬时停电检查接地信号是否消失,必要时对直流各路负荷米 用倒负荷或瞬时停电的方法查找故障支路。g)倒直流负荷时,应遵行先室外,后室内;先动力,后控 制;先环状,后馈线的原则,并汇报值长。h)若经上述操作后接地信号仍未消失,则接地点可能 在整流器、蓄电池组。将两组直流母线并列运行,退出一组 整流器蓄电池组运行,若接地信号消失,则接地点在该组整 流器或蓄电池上。i)查找和处理必须由两人以上进行,处理时不得造成 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j)直流系统查

10、找接地要在值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如 涉及到调度管辖的设备,应得到值班调度的允许才能进行。k)找到接地点所在范围或回路后,由检修人员进一步查找、隔离并消除加强设备监视,着重对直流系统的绝缘状态、电压及电 流、信号报警、自动装路等相应指标项目进行定点巡视。并 且针对电压及电流监视方面,对于交流输入电压值、充电装 路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蓄电池组电压值、直流母线电压 值、浮充流值及绝缘电压值进行相应的巡视;同时对于直流 系统的各种信号灯、报警装路;检查自动调压装路、微机监 控装路工作状态也进行相应检查。在由于恶劣天气导致的接地方面,变电站运行人员主要 采取定期除尘、除潮等措施。从而避免和降低了由于恶

11、劣天气导 致的直流系统接地的故障出现。在控制柜布线检查与梳理方面,定期对继电保护装路后 柜布线进行检查;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导线裸露及绝缘层破 损等情况,及时发现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对于外露与破损部 分及时进行绝缘处理。从而避免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发生。查找直流接地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根据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判断可能接地的处 所,采取寻找、分段处理的方法,以先信号和照明部分后操 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部分的原则。在切断各专用直流 回路时,切断时间不超过3秒,不论回路接地与否均应合上。 当发现某一专用直流回路有接地时,应该及时查找接地点,尽快消除。 查找接地点禁止使用灯泡寻找的方法。

12、 用仪表检查时,所用仪表的内阻不低于20xxQ/V。 当直流发生接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上工作。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 查找和处理必须由两人同时进行。蓄电池也是电力电源系统中直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作为直流供电电源,主要担负着为电力系统中二次 系统负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确保继电保护、 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在放电过程 中能提供给负载的实际容量对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蓄电池组容量不足故障正常运行时,在进行核对性放电试验,蓄电池组容量均 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上,并在控制柜内发出报警声。2、单个蓄电池电压过高或过低当监控系统报蓄电池电压过高或过低时,应用万用表实 际测量告警蓄电池端电压,若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属误报信 息,测量值异常,应检查整个蓄电池组的运行情况。蓄电池组容量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和确保蓄电池组安全 稳定运行,我风电厂每年作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从而确保 在试验过程中蓄电池组容量均达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上,保 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蓄电池电压低:定期开展蓄电池测试工作,对于在测试 中发现的电压低的电池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电压 低的蓄电池采取均衡充电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加强了对于过充、过放、渗液、环境温度等隐患的定期 巡视和检查工作,确保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